-
公开(公告)号:CN10451521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310459600.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节流元件,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以及室外换热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室外机还包括运转切换机构以及相互串联的电磁阀和蓄热装置,蓄热装置一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另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室内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管路连接,运转切换机构分别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以及蓄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系统运行时,蓄热装置与运转切换机构相互配合进行制冷剂流路的切换,实现连续制热化霜。其克服了压缩机废热等传统蓄热形式蓄热量在低温情况下不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51531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462113.9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组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室外换热器组件包括室外换热器;第二电磁阀串联在室内换热器与节流元件之间,串联后的室内换热器、第二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并联,或者串联后的室内换热器、第二电磁阀、节流元件与第一电磁阀并联;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节流元件,第二阀口连通压缩机的排气端,第三阀口分别连通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一电磁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第四阀口连通压缩机的吸气端。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使热泵式空调机可快速对室外换热器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7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8433.1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41/04 , F25B47/02 , F25B49/02 , F25B2313/02741 , F25B240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点连通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节点连通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节点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本发明在运行制热时可实现连续制热储存在蓄热装置中;化霜时将蓄热装置中储存的热量释放,不会产生间断式的制热模式和温差变化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户感觉舒适,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515210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59600.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3 , F24F1/06 , F24F5/001 , F24F11/30 , F24F11/41 , F24F11/83 , F24F1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节流元件,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以及室外换热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室外机还包括运转切换机构以及相互串联的电磁阀和蓄热装置,蓄热装置一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另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室内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管路连接,运转切换机构分别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以及蓄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系统运行时,蓄热装置与运转切换机构相互配合进行制冷剂流路的切换,实现连续制热化霜。其克服了压缩机废热等传统蓄热形式蓄热量在低温情况下不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139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464336.7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室内换热器包括制冷换热器和制热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总管连通,该总管被三通阀A分支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支管与制热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由制热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引出的制热换热器支管与第一支管连通,由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引出的第二总管被三通阀B分支为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第三支管与制冷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由制冷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引出的制冷换热器支管与第四支管连通并汇合为第三总管,该总管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本发明可快速实现制冷制热模式的转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汽车热泵空调总成以及汽车热泵空调总成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3079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924798.7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除湿系统、汽车。该空气调节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第一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内换热器依次管路连接形成闭式循环,以使所述压缩机运转时,第一内换热器对预设空间进行加热,而第二内换热器对预设空间进行除湿。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空气调节除湿系统、汽车,无需采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外循环进行除湿除雾,保证车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性,消除车辆行驶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0696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9952.4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过滤器脏堵自动检测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空调运行后,通过实时检测获得蒸发温度数据和排气压力数据,通过分析蒸发温度数据和排气压力数据判断过滤网是否存在脏堵情况。本发明利用新增的逻辑算法自检汽车空调过滤网的情况,在系统检测频率和风档下,蒸发温度过低,同时排气压力低于正常运行范围,即可判断为过滤网出现脏堵,这种情况下及时通知用户进行清理,可以延长过滤网使用寿命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49555.7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热泵空调器包括:由压缩机(23)、中间冷凝器(24)、中间蒸发器(26)和节流装置(25)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室内换热器(27),能够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且所述室内换热器(27)能够通过通有水的水循环回路与所述中间蒸发器(26)或与所述中间冷凝器(24)之间进行换热。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冷剂管路接到室内而会发生制冷剂泄漏的情况,有效地杜绝了对车内或室内人员健康危害的情况发生,提高热泵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采用水循环回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有效地减小了耐高压、高温、腐蚀的电磁阀、换向阀等阀件,开发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故障概率也有效降低,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96049.3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自动状态下出风模式的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该控制方法在空调自动状态下,检测并判定气流方式。当判定气流方式为双通道出风模式时,判定出风温度Tm与w的关系以及Tm与y的关系;当判定气流方式为吹面模式时,判定出风温度Tm与z的关系以及Tm与x的关系;当判定气流方式为除雾模式时,判定出风温度Tm与z的关系以及Tm与y的关系;当判定气流方式为吹脚模式时,判定出风温度Tm与w的关系。其中,出风温度的预设值w>x>y>z。本发明仅利用现有的温度传感器,节省布置出风温度传感器成本;通过对空调自动模式下出风模式的控制,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22845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394371.1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热泵装置及风箱,风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排风口;风箱换热器置于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的风道内,排风口置于风箱换热器的背风侧;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风门;排风风门打开时,风箱换热器的背风侧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关闭。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通过打开排风风门将化霜过程中产生的冷气直接排出室外,可以避免化霜过程中对车内温度的冲击,从而减小化霜过程中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化霜结束后,通过切换四通阀将热泵装置转换为制热模式,此时,通过风箱换热器产生的高湿度的热空气可直接从排风口排出,避免化霜过程中造成的前挡风玻璃结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