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彩桂组培苗瓶内生根培养基配方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801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593844.6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珠彩桂组培苗瓶内生根培养基配方及应用,培养基组成成分包括1/2WPM培养基及吲哚丁酸,其中培养基中吲哚丁酸的终浓度为0.5‑4.0mg/L。将此培养基应用于促进珍珠彩桂生根中,可显著促进珍珠彩桂组培苗生根,在IBA终浓度为3.0mg L‑1时,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都达到最大,生根率达到89.5%,对珍珠彩桂组培苗具有显著促生根作用。

    一种日本红枫青龙组培苗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09526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93494.3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基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本红枫青龙组培苗继代培养基增殖配方。所述培养基包含成分和含量为:WPM+0.06 mg L-1 TDZ+0.3 mg L-1 IBA+琼脂6.5 g L-1+蔗糖30 g L-1。本发明所制成的培养基能使日本红枫青龙组培过程的增殖倍数增大,增殖系数高达4.8;培养基配方制作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极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本发明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日本红枫青龙增殖系数及扦插成活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率,从而满足继代增殖的需要,促进快繁体系的建立。

    一种珍珠彩桂组培苗瓶内生根培养基配方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80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93844.6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珠彩桂组培苗瓶内生根培养基配方及应用,培养基组成成分包括1/2WPM培养基及吲哚丁酸,其中培养基中吲哚丁酸的终浓度为0.5-4.0mg/L。将此培养基应用于促进珍珠彩桂生根中,可显著促进珍珠彩桂组培苗生根,在IBA终浓度为3.0mg L-1时,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都达到最大,生根率达到89.5%,对珍珠彩桂组培苗具有显著促生根作用。

    一种提取长根菇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53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02162.0

    申请日:2018-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长根菇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及方法。该剂盒的组成包括:(1)平衡液:1%Na2SiO3·9H2O,1%NaOH;(2)裂解液:5.0M盐酸胍,25%异丙醇和1%PVP K30;(3)洗涤液:20mM NaCl,20 mM Tris‑HCl,85%乙醇,pH7.5;(4)洗脱液:10mM Tris‑HCl,pH8.5;(5)DNA吸附柱。本发明提取长根菇基因组DNA的试剂无苯酚、氯仿等有毒物质,更安全;提取方法简便、高效,提取时间缩短至15min;提取产物纯度高、完整性好,能够直接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

    一种提取蜜环菌总DNA的试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984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99996.0

    申请日:2018-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蜜环菌总DNA的试剂及其应用,可从50 mg左右其菌丝体和子实体样品中,经过破碎裂解、DNA吸附、漂洗、洗脱等步骤,快速高效的提取总DNA,针对新鲜的干样品,同样也可提取到适用于ITS鉴定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总DNA。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该方法也可以在灵芝、金针菇、香菇等食药用菌上应用。本方法单个样品提取时间缩短至15 min,且所提取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可直接用于PCR、Real-Time PCR、分子标记等下游分子生物学试验。

    一种“巨菌草-草菇-菌肥”相互促生和转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296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50383.4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循环农业和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巨菌草?草菇?菌肥”相互促生和转化的方法。巨菌草为草菇生长提供遮阴,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促进草菇生长,把新鲜巨菌草转化为草菇;草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及其废菌料作为生物有机肥促进巨菌草生长;从而实现“巨菌草?草菇?菌肥”三者之间的相互促生和转化,形成“草?菌?肥”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与常规稻草栽培草菇相比,新鲜巨菌草栽培草菇生长周期缩短1?2天,生物学效率提高3?5%;以栽培草菇的废料作巨菌草的肥料,巨菌草产量提高6?8%,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菌草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13409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710009290.6

    申请日:2007-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采用巨菌草、芒、比特草等菌草作为主要原料和以麸皮为辅料的栽培鹿角灵芝的配方,同时根据鹿角灵芝生长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外部条件和经过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由于本发明经过科学的实验与优择,将鹿角灵芝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鹿角灵芝的中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接入菌种后,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采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进入鹿角灵芝管理。本发明与常规的灵芝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鹿角灵芝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点,其中灵芝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灵芝的2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