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内窥镜视觉导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662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24421.3

    申请日:2006-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内窥镜视觉导航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包括一台内窥镜、一台镜头偏摆机构和一台自动介入机构,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分别经一台采集图像控制器、一台镜头偏摆控制器和一台自动介入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内窥镜、镜头偏摆机构和自动介入机构,将采集的图像信号经处理后显示,并控制镜头偏摆和自动介入,还将调整后的肠道图像显示出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组成简单,自动手动多功能切换,便于使用;其操作方法,速度快,精度高,能满足实时性需要。

    可变径管内移动机器人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7578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24417.7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径管内移动机器人。它包括电机、机架和行走机构,所述的行走机构是由一根电机输出轴联接的蜗杆,径周向均布安装在机架上的三组行量齿轮传动机构,连接行走轮所构成。在直径不同的管道中,其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行星轮会发生摆动,从而机器人能自适应地改变自身径向尺寸,以适应管道直径变化。

    一种具有坐姿检测和肌肉疲劳缓解功能的座椅

    公开(公告)号:CN115836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720032.X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坐姿检测和肌肉疲劳缓解功能的座椅,包括靠背缓冲垫、座面缓冲垫、座面底面、靠背底面、靠背气囊组、座面气囊组,根据人体坐姿下的肌肉分布和受力,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脊柱保护的座面和靠背面形要求,所述靠背底面内部设置有靠背气囊组,所述座面底面内部设置有座面气囊组,靠背缓冲垫和座面缓冲垫覆盖在所述靠背气囊组和所述座面气囊组之上。为了实现气囊内部气压的自适应调整,所述座面底面下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气囊充气管和气囊连接管与所述靠背气囊组和所述座面气囊组连接,所述气囊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本发明可以检测坐姿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座椅多气囊垫的充气量来适应使用者的坐姿,起到对脊柱保护和缓解肌肉疲劳的作用。

    一种适应人体坐姿的座椅气囊路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310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1484348.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人体坐姿的座椅气囊调节系统及方法。该座椅气囊连接管路包括气囊、控制室、控制阀芯、控制弹簧、阀座、连接杆、换向室、换向阀芯、出气管、进气管、单向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应人体坐姿的座椅气囊连接管路及其自调节方法,能够根据气囊之间产生压差的变化自动调节气囊内的气体量以保持恒定的压差值,为一种新颖的适应使用者坐姿的座椅提供一种自调节方法。

    一种无外部动力输入的省力助步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259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01835.3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外部动力输入的省力助步器。它包括助步器本体、连接套件、棘轮机构、储能扭簧。该省力助步器可穿戴于使用者双脚,通过安装在其底端的储能扭簧的方式,将人体行走过程中做负功的能量储存,在做正功时释放,实现无外部动力输入式助力。同时,基于优化结构设计,降低了外骨骼自重,提高外骨骼的灵活性以及人的行走效率。而且,运用止逆棘轮机构实现了使用者在行进过程中的任意状态止动,从而使得该助步器在使用者静止时将能量锁定,达到了储能省力的设计目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操控性。该发明所设计的新型外骨骼穿戴方式,增强了该类产品的便携性与实用性。

    一种主动型髋关节离断假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238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70091.3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68 A61F2002/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型髋关节离断假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含姿态传感器、主蓝牙模块、从蓝牙模块、单片机、上肢电源、假肢电源、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假肢髋关节电机、假肢膝关节电机、假肢踝关节电机、髋角度传感器、膝角度传感器和踝角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是:姿态传感器采集人体上臂摆角信息并通过蓝牙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上臂摆角信息和人体上下肢运动协调关系计算出与上肢摆角时时对应的下肢各关节角度信息,然后利用下肢各关节角度信对髋关节离断假肢各关节进行运动控制。本发明可以使髋关节离断截肢者根据运动意图通过上肢的摆动对髋关节离断假肢进行运动控制,系统运行稳定且能够实现多种不同运动步态。

    光纤光栅曲线形状传感器的封装装置与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5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37778.0

    申请日:2016-05-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曲线形状传感器的封装装置与封装方法,其包括丝杠螺母平台收紧装置、拉力传感器、支撑装置、夹紧装置、标定块、基材光纤光栅封装体以及底座,光纤光栅曲线形状传感器包括镍钛记忆合金丝、光纤光栅固定套管、光纤光栅组,镍钛记忆合金丝上刻有四十段槽,光纤光栅组为四根刻有光栅点的光纤。本发明针对目前已有的细长柔性杆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在不改变检测原理的前提下对传感器进行标准化封装,同时对传感器内部的记忆合金丝以及固定管套部分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封装精度最优化。

    一种面向缝隙的管状搜救机器人的头部主动偏转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3402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73182.4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缝隙的管状搜救机器人的头部主动偏转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龙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龙骨上下左右偏转,实现管状搜救机器人头部偏转。本发明可用于直径Φ10-14mm的刚性或具有一定柔性的管状搜救机器人。该头部偏转机构可搭载霍尔传感器,检测管状搜救机器人头部偏转情况,实现机器人头部转向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延长探测距离,尤其适用于地震废墟缝隙搜救、探测等领域。

    用靶准直传感器对微小柱腔靶的位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741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051182.6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用靶准直传感器对微小柱腔靶的位姿检测方法。本方法检测时,采用三个正交布置的CCD图像传感器所构成的一个靶准直传感器,以三个CCD图像传感器的光轴交点作为靶放置的基准点,靶准直器从不同的视角采集微小柱腔靶的图像。综合三个CCD提取出的微小柱腔靶图像的特征值,由特征值计算微小柱腔靶的空间坐标和方位旋转矩阵,从而确定其在空间的六维位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微小柱腔靶的位置和姿态的检测方法,提高了对微小柱腔靶位置检测的重复性精度,尤其降低了对微小柱腔靶姿态检测的误差,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检测速度快。

    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64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7268.4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控制系统主要由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信号检测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主控计算机、运动控制设备、力矩控制设备、驱动设备和交互界面组成。此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象的上肢进行沿预定轨迹的被动训练、沿预定轨迹的主动训练和自由运动的主动训练,可以根据训练对象的上肢状况选择训练模式和设置相关参数来辅助上肢进行运动训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