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459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478806.4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胚胎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对比的增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母体分离带有完整胎盘和卵黄膜的早期胚胎;(2)将该早期胚胎置于包括DMEM培养基、血清、青霉素、链霉素、非必须氨基酸和谷氨酸的胚胎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培养3‑8h,该胚胎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含有纳米金棒;(3)将步骤(2)培养后的早期胚胎剥离卵黄膜、胎盘和羊膜后,依次进行光学显微镜拍照、OCT成像获取二维图像和3D扫描获取三维图像。本发明通过金纳米棒作为光学造影剂,提高了传统SD‑OCT对早期胚胎成像的性能,改善了成像的质量,实现3D可视化的成像,对指导临床胚胎发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重要的实验数据参考和研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432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90306.7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声动力治疗效果的金属-卟啉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利用卟啉的磺酸根离子和铁离子(Fe3+)进行结合,并且通过自组装形成卟啉类金属有机纳米颗粒。该纳米结构具有更加优异的声动力治疗性能,并且具有分子影像监控示踪的性能。本发明中,制备了具有靶向肽修饰的Zn(II)-二甲基吡啶胺二聚体(Bis(DPA-Zn)-RGD)。进一步,应用纳米TPPS表面的磺酸根离子和Zn(II)-二甲基吡啶胺(DPA-Zn)能够结合的能力,在表面修饰具有肿瘤靶向能力的Bis(DPA-Zn)-RGD。通过表面修饰后的纳米结构通过和siRNA的磷酸根离子进行结合能够对siRNA进行装载。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78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28594.1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867 , A61K38/36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组织因子凝血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具有局部快速止血功能,并有伤口感染预防、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具有不同于传统局部凝血剂的复合效果。本发明体系制备简单,应用于术中散在或局部、已知或未知出血点及外伤导致的表皮或组织表层伤口的快速止血,抗菌及促伤口愈合,并且在肝脏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眼部损伤、糖尿病、血友病等情况的应用中更具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93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581667.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51 , G01N33/543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原体比色分析传感器。该二氧化锰纳米粒子表面利用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来改善水溶性并且表面利用EV71二抗进行标记。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银是4‑邻巯基苯甲酸和三聚氰胺共同修饰,并且该纳米银在锰离子存在下有着明显的螯合反应。在96‑微孔板上进行EV71一抗的修饰,通过层层免疫反应将纳米二氧化锰进行捕获。捕获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被维生素C还原同时锰离子释放,从而引起纳米银的团聚,达到EV71病原体高灵敏测试。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明显的降低测定检测线,另外该传感器还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以及检测迅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93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81667.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51 , G01N33/543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46 , G01N33/531 , G01N33/551 , G01N33/56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原体比色分析传感器。该二氧化锰纳米粒子表面利用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来改善水溶性并且表面利用EV71二抗进行标记。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银是4-邻巯基苯甲酸和三聚氰胺共同修饰,并且该纳米银在锰离子存在下有着明显的螯合反应。在96-微孔板上进行EV71一抗的修饰,通过层层免疫反应将纳米二氧化锰进行捕获。捕获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被维生素C还原同时锰离子释放,从而引起纳米银的团聚,达到EV71病原体高灵敏测试。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明显的降低测定检测线,另外该传感器还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以及检测迅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16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4615.7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离子纳米金棒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了一种超小的纳米金棒,其长度为6-14nm,宽度为2nm。进一步将巯基聚乙二醇及巯基聚乳酸-共-聚丙酸共聚物结合在了小金棒表面,从而制备了两亲性的纳米金棒。进一步利用乳液组装的方法,将该两亲性的金棒进一步组装得到了纳米金棒囊泡。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将石墨烯与水溶性药物分子溶解在水溶液中,可以制备石墨烯与药物包覆的超小纳米囊泡。该囊泡的粒径可以控制在40-120nm,并且粒径分布很窄。由于表面具有极高浓度的PEG,该囊泡可以分散在水,PBS等生物缓冲液中,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应用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24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1736.5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疾病标志物或病原体检测的超高灵敏度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探针基于多个金纳米颗粒聚集导致吸光值变化。该探针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生物功能化的磁珠纳米微球颗粒,其二为金纳米颗粒复合溶液,其特征为含有检测抗体(Ab2)或核酸适配体及具有生物酶活性物质表面修饰的磁珠纳米颗粒和可被上述酶催化的底物及金纳米颗粒。该超高灵敏度探针能与疾病生物标识物高效识别,附着于磁珠纳米微球颗粒表面的具有生物酶活性物质可以将其可催化的底物降解为带正电的产物,引起多个金纳米颗粒的聚集,从而导致金纳米颗粒溶液吸光值的变化。本发明方法大大提高了疾病生物标识物的检测灵敏度,并同时具有设备简易、操作简单、且能批量检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419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390154.2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态成型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兼具定型-增韧双功能的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制备双功能织物时,利用雾化喷涂工艺在其中一个表面附载热塑性树脂增韧剂和苯并噁嗪树脂辅助黏结剂,通过机械撒布的方式在另一个表面附载苯并噁嗪树脂预聚物粉末定型剂。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实施,增韧剂-辅助黏结剂及定型剂在纤维织物表面均匀分布且不进入到丝束内部,使纤维织物保持了对树脂基体良好的浸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286091.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513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氟尿嘧啶纯药溶解于溶剂中,获得药物溶液;S2,向反应器中通入以CO2至压力20‑28MPa,待温度稳定在60‑70℃和压力稳定在22‑28MPa后,将步骤S1所得的药物溶液以1.5‑3.0mL/min的速率通入反应器中反应1.5‑2h;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溶液以0.5‑2.0mL/min的速率喷入膨胀室内形成微滴,接着去除微滴中的溶剂,得到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7479.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泪腺炎的多功能仿生纳米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卟啉催化抗氧化剂AEOL‑10150溶液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溶液混合,超声,加入PVA溶液,搅拌均匀,超滤得到10150‑PLGA纳米颗粒;S2,将10150‑PLGA纳米颗粒冻干,用水溶解冻干的10150‑PLGA纳米颗粒,加入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膜MSC,随后包裹均匀,获得10150‑PLGA‑MSC纳米颗粒;S3,向10150‑PLGA‑MSC纳米颗粒加入蜂毒肽,孵育,离心洗涤,取沉淀重悬获得所述治疗泪腺炎的多功能仿生纳米药剂10150‑PLGA‑MSC‑MEL。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仿生纳米药剂实现了抗氧化、抗炎联合治疗的效果,同时兼具有缓释以及靶向的优势性,实现泪腺炎的抗炎抗氧化高效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