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53A
公开(公告)日:1998-05-27
申请号:CN97123102.8
申请日:1997-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12 , B60Q2300/112 , B60Q2300/136 , B60Q2300/322
Abstract: 由含主光轴的主光线分布区21、位于该主光线分布区21上方且比其较暗的弱光区24、位于弱光区24的上方且比其亮的强光区22,23构成光线分布屏。机动两轮车转弯时能够照亮拐角,在可以提高拐角处的目视性的同时,在机动两轮车直行时也不会对对面来车造成晃眼。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18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80017613.3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13/00 , B62M7/02 , F01N3/20 , F01N3/24 , F01N13/08 , F01N13/18 , F02B61/02 , F02B67/00 , F0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能够进行催化剂装置的劣化检测的两个氧传感器配设于合适的位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20)具有通过发动机(E)的下方而将排出气体向车身后方引导并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管部分(19)和与管部分(19)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26),且在管部分(19)配设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氧传感器(U)和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氧传感器(D)。在管部分(19)设置有为了收纳催化剂装置(C)而大径化了的扩径部(61)。将下游侧氧传感器(D)配设于扩径部(61)。使上游侧氧传感器(U)及下游侧氧传感器(D)在车身侧视下位于比扩径部(61)的中心线(Oc)靠车身上方的位置。扩径部(61)位于发动机(E)的气缸体(43)的下方且曲轴箱(52)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59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80017684.3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能够进行催化剂装置的劣化检测的两个氧传感器配设于合适的位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20)具有通过发动机(E)的下方而将排出气体向车身后方引导并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管部分(19)和与管部分(19)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26),且具备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氧传感器(U)和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氧传感器(D)。将下游侧氧传感器(D)配置于在对机动二轮车(1)进行支承的主停车架(22)的收纳时与主停车架(22)在车身仰视下重叠的位置,或者配置于与停车架承接部(90)在车身仰视下重叠的位置,所述停车架承接部(90)在主停车架(22)的收纳时与主停车架(22)抵接。在管部分(19)设置有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扩径部(61)。扩径部(61)位于发动机(E)的气缸体(43)的下方且曲轴箱(52)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5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7684.3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能够进行催化剂装置的劣化检测的两个氧传感器配设于合适的位置的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20)具有通过发动机(E)的下方而将排出气体向车身后方引导并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管部分(19)和与管部分(19)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26),且具备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氧传感器(U)和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氧传感器(D)。将下游侧氧传感器(D)配置于在对机动二轮车(1)进行支承的主停车架(22)的收纳时与主停车架(22)在车身仰视下重叠的位置,或者配置于与停车架承接部(90)在车身仰视下重叠的位置,所述停车架承接部(90)在主停车架(22)的收纳时与主停车架(22)抵接。在管部分(19)设置有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扩径部(61)。扩径部(61)位于发动机(E)的气缸体(43)的下方且曲轴箱(52)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64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086992.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怠速停止车辆的发电控制装置,其能够不改变现有的电线束,无论蓄电池的充电残量如何都始终供给适当的充电电压。在时刻(t1),开始增加滞后角量(θx)的发电量的增量控制。在时刻(t2),在滞后角量(θx)超过切换阈值(θref)并且持续规定的升压判断时间(△)时,在时刻(t3),开始升压控制,该升压控制以增加率(△V)逐渐单调地增加目标调整电压(Vt)。之后,在时刻(t6),开始减少滞后角量(θx)的发电量的减量控制。在时刻(t8),在滞后角量(θx)低于切换阈值(θref)并且持续降压判断时间(△)时,在时刻(t10),开始降压控制,该降压控制以减少率(△V)逐渐单调地减少目标调整电压(Vt)。
-
公开(公告)号:CN10203205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10287836.6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内燃机具备向吸气通路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向吸气通路放出蒸发气体地总是与吸气通路连通地在燃料箱及吸气通路之间设置的过滤罐、检测在排气通路流通的排气中的残余氧浓度的氧传感器和进行学习控制从而控制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的控制单元,上述学习控制用于使根据氧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得到的空燃比接近目标空燃比;其中,该内燃机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利用避免成本增加的简单结构,降低由蒸发气体流入到吸气通路而给空燃比带来的影响。控制单元(C),在预测从过滤罐(24)向吸气通路(17)放出蒸发气体期间,对用学习控制确定的燃料喷射量的减少量施加规定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31274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184694.5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其基于节气门开度来确定用于将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基本燃料喷射量,并进行燃料喷射控制,使得成为利用根据氧传感器的检测值学习到的学习值修正基本燃料喷射量而得到的燃料喷射量,其中,该车辆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即使在打开用于控制流过旁路通道的进气量的旁通阀以增加进气量时也能够得到适当的空燃比,所述旁路通道绕开节气门。控制单元对于通过节气门而流过进气通道的进气的部分,采用受节气门开度的影响的第1学习值进行喷射量修正,并且对于流过旁路通道的进气的部分,采用与节气门开度无关的第2学习值进行喷射量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290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010264113.4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8/10 , B60Y2200/12 , G01C9/06 , G01C9/10 , G01C2009/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电气装置,对供给传感器的电压变动谋求对策。车辆的电气装置(50)例如由检测车辆倾斜状态的倾斜传感器(30);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51);向该燃料喷射装置供给燃料的燃料泵(52);利用供给的燃料进行发动机点火的点火装置(53);根据倾斜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燃料泵及点火装置的动作的控制部(54);向倾斜传感器、燃料喷射装置、燃料泵、点火装置及控制部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55)构成。电气装置备有在点火装置进行点火时无视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的控制部。当施加给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低于动作保证电压时会产生误检测,控制部可无视与该误检测有关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971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031016.5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即使在O2反馈区域以外的区域中也进行基于燃料喷射的空燃比控制,该燃料喷射反映内燃机的时效变化。控制单元在O2反馈区域以外的负载区域中,使用与该负载区域相邻的O2反馈区域的学习值来控制燃料喷射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970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026865.1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内燃机构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即使车辆行驶的路面的高度突然变化也能够进行与其相应的适当的空燃比控制。控制单元(C)预先存储根据高度决定学习补正系数的按每个机构负载的基准值的多个模式,在从学习值改变指示机构(41)获得指示时,控制单元(C)将多个模式的一个基准值置换为当前为止的学习补正系数的学习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