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SP伺服控制系统的胚芽鞘切割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059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93488.6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P伺服控制系统的胚芽鞘切割系统及方法,它包括机械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和视觉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机械手(1)和传送带(3),机械手(1)安装在传送带(3)上,视觉系统(2)的硬件部分安装在传送带(3)上;传送带(3)上安装的光电传感器(4)和编码器分别与DSP控制器导线连接;DSP系统与上位机连接;解决了目前胚芽鞘切割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解决目前胚芽鞘识别过程靠人工、识别效率低下的问题;解决目前胚芽鞘切割过程靠人工、切割机械化和自动化不高的问题。

    一种利用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加工红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5791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91417.7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加工红茶的方法,包括发酵箱体、设置在该箱体内腔中的多层回转式传输带,以及用于控制发酵设备工作的控制器,在多层回转式传输带的层间具有间隙腔,在间隙腔内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分层供氧气及氧气浓度监控装置、分层雾化加湿及湿度监控装置、分层加热及红外线温度监控装置、分层视觉颜色监测装置、香气气味监测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茶叶整个发酵过程各层发酵叶温度、发酵环境湿度、发酵环境氧气浓度、发酵叶颜色变化、发酵叶香气气味、传输带传输速度分别实时监测和控制,具有时间短、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真正实现红茶发酵智能化加工。

    一种提升夏秋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1575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53916.9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夏秋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茶青——夏秋季节一芽一叶或一芽二、三叶;步骤2.将步骤1中茶青在自然环境或常规温度、湿度环境下进行摊放处理;步骤3.将步骤2处理过的摊放叶进行微波杀青处理;步骤4.将步骤3处理后的杀青叶摊放处理使之回潮;步骤5.将步骤4处理过的杀青叶进行揉捻处理;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揉捻茶叶进行微波真空干燥处理;步骤7.将步骤6处理后的茶叶进行微波提香处理。使用本发明使夏秋茶外形完整、色泽翠绿、芳香类物质增加、香气清爽、防止茶叶氧化,绿茶品质明显提高,解决了利用传统的绿茶加工工艺来加工夏秋绿茶,夏秋绿茶中茶多酚含量高、味苦涩、香气低沉等问题。

    一种用微波真空干燥加工茶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8036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52575.3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微波真空干燥加工茶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茶青——一芽一叶或一芽二、三叶,步骤2:将步骤1中茶青在自然环境或常规温度、湿度环境下进行摊放处理,步骤3:将步骤2处理过的摊放叶进行微波杀青处理,步骤4:将步骤3处理后的杀青叶摊放处理使之回潮;步骤5:将步骤4处理过的杀青叶进行揉捻处理,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揉捻茶叶进行微波真空干燥处理;解决了传统的茶叶干燥加工工艺中普遍存在干燥时间长,能耗大且生产效率低,干燥质量和卫生条件无法保证,茶叶的外形、色泽、汤色、滋味和叶底等茶叶品质差等问题。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0727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610200693.4

    申请日:2006-07-1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nventor: 何林 闫建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它是以钢纤维12%~25%、芳纶纤维1%~6%、针状硅灰石7%~16%和纤维状坡缕石5%~12%组成的混杂纤维作为增强纤维,再加以粘结剂17%和填料45%制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善了钢纤维、芳纶纤维以及矿物纤维各自存在的诸多缺点,所制得的摩擦材料的耐磨性、热衰退性、冲击强度等指标均符合并优于国家标准,并且摩擦系数稳定、磨损率小、硬度适中、价格较低,使完全替代石棉摩擦材料成为可能。

    一种夹取切割机构、果实采摘机器手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8113365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721916822.X

    申请日:2017-12-3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取切割机构、果实采摘机器手及机器人,包括具有执行敞口腔的外壳,在执行敞口腔内壁不同高度同向设置有夹取双向丝杆和切割双向丝杆,其中,在夹取双向丝杆上配合连接有两个夹取螺母,两个夹取螺母的侧端面分别与一夹紧辊连接,当夹取双向丝杆正反转时,夹取丝杆可带动两夹取螺母移动并作相互靠近或远离动作;在切割双向丝杆上配合连接有两个切割螺母,两个切割螺母的侧端面分别与一切刀连接,当切割双向丝杆正反转时,切割丝杆可带动两切割螺母移动并作相互靠近或远离动作;所述切刀的切口、夹紧辊的夹持部延伸出执行敞口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果实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复杂,较难控制和通用型低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牵引式膜上萝卜精量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21454555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513772.0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式膜上萝卜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拉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插销杆,至少两根所述插销杆间隔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转动主轴,可转动地设置于两根所述插销杆之间;播种轮,安装在所述转动主轴上;其中,可通过所述拉杆牵引所述机架,进而带动所述播种轮的行走。播种时,可通过拉杆牵引机架,进而带动播种轮的行走,播种轮在行走的同时播种,本装置可一次对多个垄体同步进行播种,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萝卜种植存在的播种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环绕多方位刺梨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043242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2220066.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绕多方位刺梨检测系统,包括:基座;转动环绕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水平移动装置,其Y轴驱动电机带动Y轴丝杠正反转动时,Y轴移动台沿Y轴丝杠前后移动;竖直移动装置,其Z轴丝杠Z轴驱动电机带动Z轴丝杠正反转动时,Z轴移动块沿Z轴丝杠升降移动;在Z轴移动块上设置有电动云台;工业相机,用于测量刺梨的水平位置坐标;双目立体视觉相机,用于测量刺梨距相机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的工况,在多种复杂空间位置中对刺梨图像进行采集,可准确测量刺梨的位置,为刺梨的自动化采摘提供依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DSP伺服控制系统的胚芽鞘切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771925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1911565.0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DSP伺服控制系统的胚芽鞘切割系统,它包括机械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和视觉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机械手(1)和传送带(3),机械手(1)安装在传送带(3)上,视觉系统(2)的硬件部分安装在传送带(3)上;传送带(3)上安装的光电传感器(4)和编码器分别与DSP控制器导线连接;DSP系统与上位机连接;解决了目前胚芽鞘切割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解决目前胚芽鞘识别过程靠人工、识别效率低下的问题;解决目前胚芽鞘切割过程靠人工、切割机械化和自动化不高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自动调压杠杆式茶叶揉捻机

    公开(公告)号:CN201878703U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20650946.X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压杠杆式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揉捻盘及揉桶,揉桶处于揉捻盘上方,在机架的顶部设有杠杆支座,在杠杆支座的顶部设有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杠杆,在杠杆的内部设有丝杆,在杠杆上设有移动重块,丝杆与移动重块连接,在丝杆的端头连接有步进电机,在步进电机上连接有PLC;在杠杆上连接有立柱,在立柱的底部连接有揉捻盖,揉捻盖处于揉桶上方。该结构实现了调压过程的程序化、连续化、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并且操作方便,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茶叶揉捻效率,保证了茶叶揉捻的高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