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61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99594.9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龚文兰 , 周柯 , 李小飞 , 王智慧 , 吴晓锐 , 林锐 , 肖静 , 卓浩泽 , 韩帅 , 陈绍南 , 莫宇鸿 , 侯莉婕 , 陈卫东 , 吴剑豪 , 郭小璇 , 郭敏 , 张龙飞 , 卢健斌 , 李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精准泊车辅助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检测到电动汽车进入停车场所后,筛选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相匹配的充电车位,接收到携带有目标充电车位信息的泊车指令,将目标充电车位信息位置以及目标充电车位的标准泊车位置处的目标中心点坐标和目标边缘位角点坐标发送至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驶入所述目标充电车位位置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电动汽车的当前边缘位角点坐标和当前中心点信息,确定电动汽车是否停放在目标充电车位的中间位置;若否,则调整所述电动汽车的转向角,以基于调整的转向角控制所述电动汽车进入所述目标充电车位的中间位置,最终实现精准泊车,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0973.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4 , B60L53/12 , H02J50/90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四线圈解耦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发射端包括四个发射子线圈和四个解耦子线圈,四个发射子线圈均为平面线圈并按2×2阵列分布,四个解耦子线圈均为螺旋线圈并分别绕制在一个中空矩形磁芯的一条边上,每一个发射子线圈与对应一个解耦子线圈串联后作为一个发射单元连接在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上,任意两个发射单元之间的总互感值为0,检测时通过接收线圈与发射子线圈之间位置变化,从而使其互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发射子线圈电流变化,通过发射子线圈中对角线圈的电流值可以判断出电动汽车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线圈,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1988.X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50/10 , H02J50/12 , H02J50/00 , H02J50/80 , H02J50/90 , B60L53/12 , B60L53/126 , B60L53/60 , B60L53/62 , B60L5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抗偏移型耦合机构及其控制方法,耦合机构中的发射线圈包括16个发射子线圈且按照4×4的阵列形式排列并划分为8个线圈模块,每个线圈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带短路开关的短路支路,每个线圈模块的两端设置有电流换向切换开关,在第一线圈模块至第四线圈模块中,多个发射子线圈相互并联,且在每一条并联支路上设置有对应的断路开关;耦合机构根据接收线圈的类型和位置控制对应的短路开关、断路开关和电流换向切换开关实现各个发射子线圈的电流控制。其效果是:在尽量少的开关元件下,实现不同线圈组合形式的接入控制,减少了系统的开关损耗;可适应不同形式接收线圈;提高耦合机构抗偏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33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99784.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晓锐 , 周柯 , 王智慧 , 李小飞 , 肖静 , 韩帅 , 林锐 , 卓浩泽 , 吴剑豪 , 莫宇鸿 , 龚文兰 , 陈卫东 , 侯莉婕 , 吴宁 , 陈绍南 , 郭敏 , 张龙飞 , 郭小璇 , 卢健斌 , 李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光路传感器的电动汽车泊车控制装置、系统及平台,包括左右后轮限位器,以便确定电动汽车的标准泊车位置;光路传感器,以便检测对象的距离,其中,光路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目标充电车位后实线的正上方,在地面的照射线平行于目标充电车位的前实线且超出前实线预设距离;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到对象的进入,确定是否对象是目标电动汽车,若是,则在所述电动汽车驶入所述目标充电车位位置的过程中,保持所述光路传感器运行;检测所述目标电动汽车的倒车轨迹是否超出所述左后轮限位器和右后轮限位器,若超出左右后轮限位器的任意一个,则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反向倒车提醒,最终实现精准泊车,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851041.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B60L53/12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EV‑DWPT(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螺线管型EV‑DWPT系统及其参数优化方法,该系统设有磁耦合机构,磁耦合机构包括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发射机构包括多个沿着道路方向等距离排布的双螺线管型发射导轨,每个双螺线管型发射导轨包括垂直于路面的方形管状磁芯,以及分别螺线式绕制在方形管状磁芯的内壁和外壁上的内能量发射螺线管和外能量发射螺线管,内能量发射螺线管和外能量发射螺线管使用同一根利兹线绕制,但绕向相反。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螺线管结构的磁耦合机构,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系统电能传输拓扑的分析和电气参数设计,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系统导轨切换域的功率波动,提高了系统的抗偏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868691.1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变阻抗网络的单桩双车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在逆变器和两个无线能量发射模块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可变阻抗网络,当只需要一个无线能量发射模块发出能量时,对应可变阻抗网络的等效电感值调节至最小设定值,另外一个可变阻抗网络的等效电感值调节至最大设定值,使得逆变器以预设的第一功率输出等级为单个无线能量发射模块提供能量;当需要两个无线能量发射模块同时发出能量时,两个可变阻抗网络的等效电感值均调节至中间设定值,使得逆变器以预设的第二功率输出等级为两个无线能量发射模块同时提供能量。其效果是: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节约硬件成本和安装维护成本,能够实现不同的功率分配,满足不同充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4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53044.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龚文兰 , 袁文杰 , 唐春森 , 肖静 , 尹立群 , 王智慧 , 吴晓锐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张龙飞 , 李小飞 , 左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额外耦合通道的无线充电汽车副边电压反馈系统,在能量接收线圈中绕制有信号发射线圈,在能量发射线圈中绕制有信号接收线圈,能量发射线圈与能量接收线圈均设置成Q型线圈,二者相互耦合且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信号发射线圈和信号接收线圈均设置成“8”字型线圈,二者相互耦合且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能量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连接,能量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连接,信号发射线圈与副边电压采样电路连接,信号接收线圈与反馈电压提取电路连接。其效果是:既能实现原边向副边的功率传输,又能实现副边向原边的信号反馈,两条通道互不影响,可快速实现无线充电汽车副边电压反馈,便于本地闭环控制,稳定系统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3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59017.7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车位无线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考虑到充电桩使用效率问题,在第一逆变器和第一原边谐振网络之间设置第一开关模块,在第二逆变器和第二原边谐振网络之间设置第二开关模块,还设置了3根导线,通过控制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在三根导线的连接下,可以同时给两辆车按最大功率充电,当只有一辆车有充电需求时,设计的无线充电桩通过两个逆变器串联驱动,可以实现大功率输出,从而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基础上扩充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功率,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并且提升了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2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64077.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次谐波分量的无线充电异物检测系统和方法,包括S1:构建发射端和接收端,在发射端构建发射基频和发射三阶频率的双频信道;S2:构建发射端双频信道的谐振参数,实现双频信号传输;S3:在接收端构建接收基频和接收三阶频率的双频信道:接收基频信道用于实现功率传输;接收三阶频率信道用于阻断来自发射线圈的三阶谐波分量;S4:在上位机中构建阻抗检测模型,用于实时检测发射端中发射线圈的阻抗;S5:系统开始工作,上位机将实时阻抗和预设的阻抗进行比较,当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报警。本发明通过在发射端设置第一三次谐波滤波电路,并通过检测发射线圈的阻抗变化辨别是否有异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6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64024.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肖静 , 李小飞 , 唐春森 , 龚文兰 , 吴晓锐 , 郑帆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姚知洋 , 阮诗雅 , 王智慧 , 左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LCC‑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包括信号传输电路;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用于实现信号的传输;所述信号发射端包括输入电压、补偿电感、第二发射线圈:输入电压与补偿电感的一端连接,补偿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射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发射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补偿电容的一端连接;信号接收端包括第二接收线圈、第二调谐电容和第二负载:第二接收线圈的一端、第二调谐电容的一端并连后与第二负载的一端连接;第二接收线圈的另一端、第二调谐电容的另一端并连后与第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利用其原边的补偿电感构筑信号传输电路大大简化了系统的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