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接头胶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95020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97274.6

    申请日:2010-06-11

    Inventor: 冯元涛 李葆华

    Abstract: 一种电线接头胶,包括胶,掺入物,所述的胶风干后为软质,所述的掺入物为电致发光物质,掺杂在所述的胶中。该电线接头胶不仅可以密封保护电线接头,而且在接头断开的情况下会发光指示,免去了检查电网故障的麻烦。

    一种动态调光大面积场致发射背光源

    公开(公告)号:CN10183529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65818.0

    申请日:2010-05-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调光大面积场致发射背光源,其包括若干个场致发射背光单元,所述若干个场致发射背光单元相互独立设于一平面上并排列组合成为大面积场致发射背光源。本发明解决了采用CCFL作为背光源时存在的色域窄、亮度均匀度不够、寿命短、体积大、功耗高且含有对环境有害的金属汞的问题,还解决了采用LED作为大面积背光源存在的散热难,亮度不均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动态调光大面积场致发射背光源的背光区域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可根据对应部分的图像亮度进行独立调整,有效提高了被动式大面积显示器显示的对比度。

    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8944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4238.0

    申请日:2010-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无论有机EL元件以怎样的发光灰度发光,发光亮度都不会产生偏差。有机EL装置具备:有机EL元件,其以与驱动电流的大小对应的光量进行发光;和驱动晶体管,其栅极电连接于第1节点,并且该栅极及源极被电连接,将在漏极/源极间流动的电流作为所述驱动电流输出。而且,为了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间的电压成为与该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对应的补偿后电压(Vth+Va),控制机构向所述第1节点供给第1数据电位(Vdata),并且向该驱动晶体管供给电流,然后,控制机构向所述第1节点供给根据所述第1数据电位而确定的第2数据电位(Vdata+Voffset)。

    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0164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02821062.X

    申请日:2002-10-24

    Abstract: 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主体(1)和电致发光器件(20)。所述电致发光器件(20)包括膜(2)和电致发光装置(10),其共同形成一个整体。膜(2)面对电致发光装置(10)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的图形。电致发光装置(10)包括前电极(11)和背电极(12),它们之间设置有电介质(13)。前电极(11)设置有产生图形(9)的层,并且在该层的一个部分内加以实现。电源(15)布置在电致发光器件(20)的表面内,其与电致发光器件(20)的电极(11,12)相接触。

    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725910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081304.6

    申请日:2005-06-24

    Inventor: 若林淳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具备:第2电极,与电连接在象素驱动用信号线上并形成于每个象素的多个第1电极相对置;发光层,被夹持在第1电极及第2电极间;多条输入输出信号线,被配置在周边区域上,一端侧分别与象素驱动用信号线电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分别与外部电路连接;和第2电极用布线,在周边区域与第2电极电连接。在周边区域中,具有:按多条输入输出信号线至少一部分的布线间距从一端侧越朝向另一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输入输出信号线的区域、和未形成输入输出信号线的空出区域,至少在空出区域的一部分设置接触区域,第2电极用布线在配置于接触区域的接触部与第2电极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电光学装置的小型化并提高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