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9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69405.8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发的单网络和双冗余网络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配置文件中加载配置;加载两个主题文件,两个主题文件分别指定单网口侧到双网口侧的主题表和双网口侧到单网口侧的主题表;解析主题文件并生成主题表;根据主题表分别在单网口侧和双网口侧创建域参与者、主题、数据写者和数据读者实体,数据读者和数据写者分别隶属于各自网口侧的域参与者;域参与者、数据写者和数据读者基于主题完成单网络和双冗余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本发明采用“以主题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模型,完成数据在标准以太网和双冗余网络间的高速、实时分发,解决了数据在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高速、实时传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8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232201.9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PC: H04L41/0654 , H04L41/0681 , H04L41/0695 , H04L49/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嵌入式平台节点故障恢复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节点管理器、节点控制器、调度器和应用管理器;每个节点上均设置有节点管理器;节点管理器生成节点的心跳信息,并将心跳信息发送给节点控制器;节点管理器根据接收的应用文件和调度算法进行应用启动或故障恢复;所述节点控制器,负责实时接收节点管理器的心跳模块发送的心跳信息并判断节点是否故障。本发明提供了节点管理器、支持多种异构平台的应用执行和周期性心跳上报,发送节拍可配置,默认为1秒;支持分布式系统资源的按需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03700.0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现有的雷达信息处理软件,主要以硬件为中心、采用传统“瀑布式”的软件研发模式。该种方式,处理资源分立、软件和硬件绑定、功能之间紧耦合,导致整个软件开发周期长、升级迭代困难、资源无法共享等。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雷达信息处理架构及实现方法,采用容器、容器编排、微服务等技术,实现雷达信息软件开发和运行管理,支持处理资源动态共享、应用安全隔离、功能灵活重构。将云原生技术应用于雷达信息处理,解决现有雷达信息处理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实现装备功能快速重构和灵活切换,增强战场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1554.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PC: G01R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芯片功耗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包括芯片测试板、上位机和安装在芯片测试板上的测量电路,测量电路包括电源模块、DC/DC变换器、n个精密电阻和n个功率监控模块、待测芯片、管理控制模块BMC;电源DC/DC变换器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待测芯片所需要的电压;精密电阻的一端与DC/DC变换器连接,另一端与待测芯片的连接;功率监控模块与精密电阻并联,功率监控模块通过I2C与管理控制模块BMC互联;管理控制模块BMC与上位机互联,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命令读取功率监控模块内部的电压、电流和功耗参数并上报至串口软件进行实时打印;优点:本发明测量功耗方法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视化程度高,能够随时随地读取待测芯片的每路电源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960149.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图匹配的面向嵌入式异构硬件的资源调度方法,包括调度信息生成和应用组件调度,上位机程序编排应用功能组件,组合通信数据流较大的组件,生成编排后各新组件的拓扑关系和相应的计算资源需求,获取用户所占用CPU的ID、所占用插箱的ID和所占用插箱的互连关系,生成插箱拓扑关系和插箱内CPU的状态数据结构,根据编排后各新组件的拓扑关系和相应的计算资源需求,采用遍历剪枝的子图匹配方法,在用户当前拥有的计算节点中,搜索可行的调度方案,对同一插箱中核数相同的计算节点的对称性进行搜索空间剪枝,减少调度耗时,编排应用组件、组合关联组件,既满足对组件部署的特殊组合需求,又缩小调度组件的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596701.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PC: H03H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宽带滤波器模块,包括输入输出端口和子模块,输入输出端口包括:控制参数输入端口、N0个数据输入端口、N0个数据输出端口;子模块包括工作参数配置模块、数据分配模块、滤波器系数分配模块、N0个滤波器组,每个滤波器组包括:N0个延迟器模块、N0个子滤波器和并行相加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宽带滤波器模块的实现方法。本发明的滤波器结构简单,具备通用型,可参数化配置实现满足不同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的滤波器带宽进行配置,从而实现任意带宽的滤波器,解决了传统的基于FPGA的滤波器性能无法高于FPGA运行时钟的问题,满足了雷达宽带滤波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57136.4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bypass电路提升loop分支预测算法准确率的方法,三个分别进入流水线的pc,在if0阶段取到的pc1进入混合分支预测器,pc1在loop中发生命中,用寄存器对pc1进行寄存;if1阶段得到分支预测信息,if2阶段在混合分支预测器中经过比较得到预测结果,把if2阶段预测结果寄存,同理pc2和pc1;pc3进入到if1阶段后和pc1、pc2寄存的PC值比较,等于pc1则通过bypass电路把pc1预测结果旁路到if1使用;等于pc2则通过bypass电路把pc2预测结果旁路到if1使用;都不相等且在loop中命中则把pc2预测结果覆盖pc1预测结果,pc3预测结果覆盖pc2预测结果并把pc2覆盖pc1、pc3覆盖pc2。
-
公开(公告)号:CN1134343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77372.8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件化雷达信息处理软件的监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设置多维度监测数据结构,覆盖软件化雷达信息处理软件的组件、构件、数据流状态以及运行结果的多维度监测参数;通过后端监测进程实时采集所述多维度监测参数的监测信息,传送到前端UI界面分类显示;结合所述前端UI界面的分类显示,通过后端监测进程采集的所述多维度监测参数的监测信息和设置的监测桩,在信息处理软件发生故障后定位到故障位置。采用本发明能够实时采集软件化雷达信息处理软件的参数和系统状态,辅助故障快速定位,从而提高软件化雷达信息处理软件的集成、调试、排除故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66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2631.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嵌CPU的通道管理模块,包括:光纤接口,接收组件下行光纤数据;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多根输入光纤数据的解析,并以中断的形式打包发送至内嵌CPU;内嵌CPU,根据中断指令,接收FPGA传输过来的数据,依据系统工作模式完成相应的处理;网络接口,依据系统工作模式,分别完成通道校准结果、组件BIT的网络发送;内嵌CPU软件,根据中断指令,接收FPGA传输过来的数据,完成数据解析,进行系统工作模式判断。本发明利用FPGA接口能力强、CPU处理灵活的特点,完成了通道管理的功能要求,涵盖组件BIT打包外发、通道校准处理等任务,满足各类相控阵天线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33960.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数字阵列通道快速监测模块,包括:定时与数据分离模块、参数管理模块、通道数据抽取模块和通道数据打包输出模块,首先设计帧结构,监测各通道,通道监测数据发送给定时与数据分离模块,定时与数据分离模块从中将需要的数据分离出来送给通道数据抽取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用于参数的配置和管理,通道数据抽取模块接收参数管理模块发送的配置参数,对输入的每个通道数据进行抽取并发送给通道数据打包输出模块,通道数据打包输出模块对抽取的多通道数据进行缓存和打包输出。本发明可提升阵列通道监测效率数十倍,可将大规模数字阵列全阵通道监测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数分钟内,满足产品调试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