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与地下工程模型试验交通动荷载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393866.6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岩土与地下工程模型试验交通动荷载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首先,在模型箱内制备岩土体模型,再分别布置加载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从而完成模拟装置的组建。其次,启动模拟装置,对模型箱内的岩土体模型施加荷载;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岩土体模型所受载荷数据以及施加荷载对岩土体模型的影响。本发明采用基础荷载加载单元和动荷载加载单元对岩土体模型施加荷载,使岩土体模型受力能够反映原型情况。本发明的加载系统采用PLC控制换向阀来实现动荷载的加载,应用范围较广,成本低,加载能力强,可以多组同时加载,对交通动荷载作用下岩土与地下工程模型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便捷式地下工程不同断面变形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094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56830.0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式地下工程不同断面变形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内圆盘与外圆环,外圆环转动套设在内圆盘外围;内圆盘上设置有角度保持机构,角度保持机构连接在内圆盘上远离圆心的位置,角度保持机构用于保持内圆盘不发生自转;测试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外圆环上,另一端铰接在地下工程的内壁上;内圆盘上设置有刻度盘,当外圆环相对内圆盘发生转动时,通过刻度盘读取连接杆转动的角度值。该测试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更加便于携带,通过增设限位绳,以及设置伸缩杆,能够实现对地下工程两个维度上变形的测量,提高了该测试装置的测量能力;抱箍的固定大小可调,从而能够提供该测试装置的适应性。

    一种非规则岩体剪切试验装置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93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86117.1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规则岩体剪切试验装置,属于岩土工程剪切试验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内分别设置具有流动性的传力件,上剪切盒顶部设置有法向加压结构,下剪切盒下方设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下剪切盒,上剪切盒一侧设置有水平加压结构,下剪切盒一侧设置有支撑测力结构,水平加压结构与支撑测力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水平加压结构与支撑测力结构用于给待测试样施加水平方向的剪切力,水平加压结构与支撑测力结构可分别绕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周向转动以对待测试样进行多方向施力;主要用于方便开展对非规则岩体的待测试样进行剪切破坏试验。

    一种机械破岩模型实验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3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0127.9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械破岩模型实验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岩样内部受力检测系统、岩样表面扫描系统、超声监控系统、岩样表面受力监测系统。岩样内部受力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纤传感器、测力变送器;光纤传感器安装于岩样内部,通过光纤一端与光源相连接,另一端与测力变送器相连接;光纤传感器在岩样内部至少呈三层布置,每一层光纤传感器距岩样上表面垂直距离分别间隔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根据压力变化输出不同的光信号,测力变送器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的光信号生成对应的压力信号获得岩样内部受力;岩样表面扫描系统用于监测岩样表面状态;超声监控系统用于分析岩样损伤位置信息;岩样表面受力监测系统用于采集岩样表面三维压力。

    一种煤矿软岩巷道或硐室底板分阶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007109.4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软岩巷道或硐室底板分阶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底板数值模型,得到底板围岩位移分布规律;步骤2,根据底板围岩位移分布规律,定量划分零点位移曲线和拉应变范围;根据零点位移曲线和拉应变范围确定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为硐室底板爆破泄压支护阶段的爆破参数与锚固参数;步骤3,监测底板围岩的变形程度与支护构件受力大小,得到底板与构件的监测数据;步骤4,根据步骤3中的底板与构件的监测数据,确定第二阶段的支护参数,第二阶段为锚注二次支护阶段。该底板分阶段控制方法主动对底板进行泄压支护,使得巷道或硐室底板的形变得到良好的控制,使得底板变形得到良好的控制,避免了底鼓现象的发生。

    一种煤矿软岩巷道底板返修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008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005500.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软岩巷道底板返修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巷道数值模型,2,在巷道中选择多个断面,在每个断面处采集底板表面位移数值,利用钻孔探测仪得到底板松动破坏范围;3,确定底鼓范围影响率与底板破坏扩展率;4,得到杆体强度使用率;利用点荷载仪获取岩体单轴强度,以确定岩体强度稳定率;5,根据底鼓范围影响率、底板破坏扩展率、杆体强度使用率、岩体强度稳定率,按比例分配权重系数后得到底板返修分区综合指标;6,定量划分出底板分区标准S,确定不同分区的底板返修方案;7,不同的分区范围,选择锚注加固支护T1、爆破卸压支护T2与拱架封闭支护T3中的一种或多种支护方式组合进行返修。

    厚表土薄基岩煤矿立井井筒偏斜量的预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494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384926.7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表土薄基岩煤矿立井井筒偏斜量的预计方法,所述预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煤层开采引发地层水平移动的预计模型;2)建立底部含水层疏水固结引发地层水平移动的预计模型;3)获得所述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引发地层水平移动量的预计模型;4)通过所述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引发地层水平移动量预计模型计算所述煤矿立井井筒偏斜量。该预计方法竖直方向将研究视角延伸到深部承压含水地层疏水固结过程中的水土耦合作用,水平方向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工业广场与底部含水层非对称疏水范围,探究厚表土薄基岩开采与底含非对称疏水固结沉降共同作用下的立井井筒偏斜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其偏斜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