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360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93511.2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菱沸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菱沸石结构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包括制备有机磷模板剂;将有机磷模板剂加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硅源、铝源,搅拌后获得复合凝胶;将复合凝胶转移至密闭反应釜内进行晶化反应,对产物进行固液分离,滤饼洗涤后,干燥焙烧得到菱沸石结构分子筛,上述菱沸石结构分子筛可直接用于汽车后处理催化剂的载体,在上述菱沸石结构分子筛合成体系中,加入金属有机胺络合物,可以直接合成菱沸石结构分子筛基催化剂,避免了传统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分子筛载体的铵交换、活性金属离子交换等工序,简化了制备工艺,适宜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18965.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433 ,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燃料电池性能衰减预测方法和系统,基于大数据平台中燃料电池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数据来进行燃料电池性能衰减分析与预测,其相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台架测试中性能衰减情况,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在苛刻实际道路工况下的燃料电池性能变化情况,对于实际产品开发指导意义更强。该方法无需开展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耐久性试验,而是基于大数据平台中车辆实际行驶数据来进行性能衰减分析与预测,大幅节约了试验周期与人力成本。该方法能够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在预设运行工况区间中相应性能指标的衰减分析与预测,能够随着车辆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持续更新,并且操作简便,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1074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76917.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1J23/89 , B01J21/04 , B01J23/10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46 , B01J23/63 , B01J23/83 , B01J27/224 , B01J35/04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2/00 , B01D53/94 , B01D53/56 , B01D53/62 , B01D53/72 , F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一种三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三效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涂覆于载体上的涂层,涂层包括顺次设置的进气段涂层和出气段涂层,进气段涂层的长度与出气段涂层的长度的比为3:7至7:3;进气段涂层包括改性氧化铝及负载于改性氧化铝上的钯;和/或,铈锆固溶体及负载于铈锆固溶体上的铂;出气段涂层包括钙钛矿和/或改性铈锆固溶体及负载于钙钛矿和/或改性铈锆固溶体上的铑;铂和钯的总负载量为20 g/ft3至70 g/ft3,铑的负载量为1 g/ft3至10 g/ft3。采用该三效催化剂处理车辆尾气不需额外使用氨氧化催化剂,不会产生氮氧化物,可以有效提高氮气选择性,大大降低氨气生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7463.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假人颈部静态标定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安全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基座、假人头颈总成和推杆组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平面坐标系;设置假人头颈总成额头上一点为参考点;获取推杆组件未作用时参考点的第一坐标;控制推杆组件将假人头颈总成的颈部弯折至多个位置,获得多个第二坐标和多个第一压力值;根据第一坐标和两个第二坐标计算假人头颈总成颈部弯折中心点的基准坐标;根据第一坐标、基准坐标和一个第二坐标计算第一角度;获取包括多个第一角度值和与每个第一角度值对应的第一压力值的第一数据库。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碰撞假人颈部静态标定方法具有方便对假人进行静态标定,判断假人是否满足测试要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33718.8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B01J29/76 , B01J29/14 , B01J29/46 , B01J29/56 , B01J37/08 , B01J37/10 , C01B39/04 , C01B39/20 , B01D53/94 ,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一种尾气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在结构引导剂水溶液中加入硅源形成混合物,搅拌至硅源完全水解且混合物变成透明状,得到分子筛基体液;将可溶性活性金属盐溶解于络合剂溶液中,得到金属络合物溶液;将金属络合物溶液滴加至分子筛基体液中,搅拌至目视无沉淀,继续加入疏水化合物,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晶化、离心,将离心后得到的固体干燥、焙烧,得到尾气处理催化剂;所述尾气处理催化剂包括疏水性分子筛及嵌入所述疏水性分子筛内部的金属络合物。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兼具高温活性和高温水热稳定性,非常适用于净化温度高且水蒸气含量较高的尾气,催化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0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76917.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1J23/89 , B01J21/04 , B01J23/10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46 , B01J23/63 , B01J23/83 , B01J27/224 , B01J35/04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2/00 , B01D53/94 , B01D53/56 , B01D53/62 , B01D53/72 , F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一种三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三效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涂覆于载体上的涂层,涂层包括顺次设置的进气段涂层和出气段涂层,进气段涂层的长度与出气段涂层的长度的比为3:7至7:3;进气段涂层包括改性氧化铝及负载于改性氧化铝上的钯;和/或,铈锆固溶体及负载于铈锆固溶体上的铂;出气段涂层包括钙钛矿和/或改性铈锆固溶体及负载于钙钛矿和/或改性铈锆固溶体上的铑;铂和钯的总负载量为20 g/ft3至70 g/ft3,铑的负载量为1 g/ft3至10 g/ft3。采用该三效催化剂处理车辆尾气不需额外使用氨氧化催化剂,不会产生氮氧化物,可以有效提高氮气选择性,大大降低氨气生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38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07962.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碰撞假人领域,公开了一种碰撞假人胸部皮肤标定设备、标定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标定设备包括:支撑装置、胸部皮肤固定装置、摆锤卡位装置、摆锤控制装置以及活动摆锤;其中,胸部皮肤固定装置用于将碰撞假人胸部皮肤固定到标定设备的目标位置;摆锤卡位装置与活动摆锤配合,用于在活动摆锤第一次撞击碰撞假人胸部皮肤后对活动摆锤的运动进行限制,防止活动摆锤对碰撞假人胸部皮肤进行第二次撞击;摆锤控制装置用于对活动摆锤撞击碰撞假人胸部皮肤位置进行调整。本实施例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胸部马甲皮肤的标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不同假人胸部总成被撞击时响应的一致性,进而提高碰撞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32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49441.9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头部模型的特征点筛选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针对预设头部模型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图像,所述预设头部模型用于汽车碰撞假人;基于目标图像确定头部基准面和基准线;结合头部基准面和基准线,按照三停五部的比例关系进行面部区域划分,获得多个面部子区域;按照预设选取条件从所述多个面部子区域中确定初始特征点;至少结合预设头部模型缺失的面部部位对初始特征点进行筛选,获得多个特征点集,不同的特征点集用于描述头面部不同部位的特征。本实施例能够快速得到测量所需要的头部特征点,为设计面貌与尺寸符合中国人特征的仿生假人头部模型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29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00875.5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 G01B11/00 , G06T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碰撞测试中假人运动响应的测量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碰撞测试的过程中通过摄像机获取测量标识的图像,测量标识固定在假人的待测部位,假人与预设平台关联设置;确定测量标识在图像中的第一坐标位置;根据预设换算关系确定第一坐标位置在静坐标系中对应的第二坐标位置,静坐标系的X轴与预设平台的运动方向平行,静坐标系的Y轴与预设平台的运动方向垂直,图像的像素单元格的一条边与X轴平行,与一条边相交的另一条边与Y轴平行;根据待测部位的初始位置以及第二坐标位置确定待测部位的运动响应轨迹。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假人任意部位的运动响应进行较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640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118163.8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专用短程通信的动态识别算法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以台架柜台为参考系,将行人检测或车辆检测简化为相对地平面的平面运动,建立运动路径函数;录制行人过街场景视频,行人按照所述运动路径函数运动;在摄像头检测范围内通过一台媒体播放器播放视频;台架摄像头通过网线将新捕捉的视频画面实时传送给后台处理终端,后台处理终端运行所述待检测的动态识别算法判断是否是有行人通过路口;对运行的动态识别算法识别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利用多个指标对动态识别算法进行评价,数据准确、效率高,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