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3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02011.0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F18/2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分布式光伏低压配电台区异常数据修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分布式光伏台区用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历史数据的聚类结果,得到对应的可行域矩阵,结合台区用户信息对台区异常用户进行定位;将异常用户待测数据和聚类中心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待测数据分配至对应类别;根据待测数据所在的类别对异常点进行重构,用于异常数据修复。本发明解决了对用户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依赖程度较高、异常检测及修复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9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842272.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T7/33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信息引导的跨域图像几何配准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针对两种图像构建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进行图像结构信息引导的特征提取,进行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训练形成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模型,将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送入训练好的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模型中,获得源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几何变换参数,根据几何变换参数对源图像进行几何变换和像素插值,实现源图像与目标图像处于同一坐标系下,从而完成跨域图像的全局配准;本发明利用图像对的结构信息来引导网络训练,以降低跨域图像特征差异的影响,提高跨域配准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86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111290437.X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41/14 , H04L41/147 , H04L41/149 , H04L41/0677 , H04L43/08 , H04L43/0817 , H04L43/0894 , H04L43/16 , H04L9/40
-
公开(公告)号:CN1107963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1018674.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EWT和ODBSCA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可解决单一的预测模型对于具有复杂变化及随机特性的负荷序列,预测难以获得理想的精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EWT和ODBSCAN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EWT分解负荷,得到不同的固有模态分量;其次,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各分量进行预测。其中,低频、中频分量采用IRF预测;高频分量具有不确定性,使用ODBSCAN根据气象因素温度和湿度聚类,再根据每类的样本特性选择处理方法。最后,叠加各个分量的预测结果,获取总的预测结果。根据某地市现场实测负荷数据进行实验,预测结果分别与EWT‑IRF、EWT‑RF、EMD‑IRF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体现实际负荷的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5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1026626.1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瓦斯继电器校验装置,解决了瓦斯继电器校验完成拆除后,测试管道内残留的油液流出会污染校验台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对瓦斯继电器校验完成之后,调节阀II全开,启动抽油泵,快速抽掉输油测试管道I和输油测试管道II内的油液,抽油泵关闭之后,打开调节阀III,启动气泵,向输油测试管道内注入气体,增压,把输油测试管道I、输油测试管道II,瓦斯继电器内的残存油液挤压入回油管内,此过程中通过硬质透明管I和硬质透明管I进行实时观测,残存油液的清理程度;清理完毕之后,关闭调节阀III,打开排气口,泄压之后关闭排气口,采用本发明,可以使得两个输油测试管道之内基本无残留的油液。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5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79652.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端口智能电力电子设备的虚拟惯性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交流母线系统控制策略提出直流母线系统控制策略;步骤2.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相关端口变流器工作稳定直流母线电压,通过母线电压变化率,判断端口变流器工作状态;步骤3.根据各端口变流器工作状态,系统运行不同工况。本发明可以全天候为直流系统补偿能量,对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03875.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柔性合环装置与台区信息互联互通的架构及方法,属于柔性配电网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提高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调控水平的问题;柔性合环装置部署在互联台区的线路末端连接多个配电台区,融合终端安装在台区配电变压器的出线侧;连接在各台区线路上的柔性合环装置与配有融合终端的台区建立通信,融合终端向通信单元传输台区柔性互联调控指令和本台区数据,通信单元将装置运行情况及其他台区运行数据沿同条通信线传至融合终端,融合终端之间通过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或进行各台区运行情况的边对边交互;本发明加快了柔性互联系统内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台区负载均衡和配电台区故障时的重要负荷快速转供,提高了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调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807.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H02J3/46 , H02J3/3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从环保性、高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并搭建各个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以数据预处理最优与一维评价下综合评价值最优为约束,考虑指标体系在二维评价下的综合评价,制定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策略。本发明给出了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评价的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从多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低碳发展水平,在保持一维评价值有效性最高的条件下,优化数据预处理与组合权重的系数,使二维评价下的低碳排序值更加合理,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低碳发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491794.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04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体继电器检测定位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气体继电器检测的电动定位装置,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气体继电器检测台;放置起吊组件,所述放置起吊组件包括处于放置台正上方的气体继电器主体,所述气体继电器主体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卷扬机装置一,且卷扬机装置一底部设置有防旋转钢丝绳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组定位板。本发明通过打开后侧电磁铁板,进而后侧电磁铁板带动后侧活动座移动,通过打开后侧驱动装置使得后侧传送带传动,进而使得气体继电器主体整体随着移动,使得气体继电器主体准确的定位至放置台顶部,不会出现偏移等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人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02062.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逆变器归一化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所述评估方法不仅对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进行评估,还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快速性能进行评估。具体步骤为:对滤波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并网逆变器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并进行化简,计算并网逆变器的控制闭环传递函数,求解归一化控制参数,控制并网逆变器、并计算并网逆变器归一化失稳评价指标Sinv和并网逆变器控制快速性归一化评价指标Ninv。本发明得到的并网逆变器控制快速性归一化评价指标,为并网逆变器接下来的参数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了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