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65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711113239.X

    申请日:2017-11-10

    Inventor: 叶敏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的电池,其包括:负极罐体,其在侧壁具有三级阶梯结构,从末端起包括内径依次递减的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嵌套在所述负极罐体内;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负极罐体的侧壁和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侧壁之间并隔离所述负极罐体和所述正极集流体使其不接触而发生短路;其中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负极罐体的第二级阶梯紧密贴合,形成电池的密封部;所述第一级阶梯的端部向内弯曲而与所述密封圈贴合,形成封口位;并且所述密封圈的下部抵靠在所述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之间的连接部上,从而获得支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可充电的电池的方法。

    电池和具有电池的机动车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691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876359.5

    申请日:2021-07-28

    Inventor: M·采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14),其具有多个布置在电池壳体(16)中的电池模块(18)。每个电池模块(18)具有电池单体(28),电池单体被各自的电池模块(18)的模块壳体(34)至少部分地包围并且在模块壳体(34)的顶侧(36b)上具有两个连接极(39)。为了沿着预先确定的排气路径引导从所述电池模块(18)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28)中排出的气流(44),每个电池模块(18)的模块壳体(34)在垂直于模块壳体(34)的顶侧(36b)布置的端侧(38a)上具有第一排气开口(50),电池壳体(16)具有第二排气开口(68)。

    电池结构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83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80006104.7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曾朝勇

    Abstract: 一种电池结构,包括外壳、电芯模组、热缩膜、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和胶层。外壳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连接上盖和下盖的侧板,上盖、下盖及侧板围设形成容置腔,且下盖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泄压槽。电芯模组收容于容置腔内;热缩膜包覆电芯模组,且热缩膜对应泄压槽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下盖之间,且所述第一缓冲层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泄压槽。第二缓冲层环绕所述电芯模组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侧板之间。胶层灌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上述电池结构有利于拆解和排气,从而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70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71306.X

    申请日:2021-06-17

    Inventor: 臧世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锂离子电池顶部的电池盖板内设有安全塞,安全塞内设有若干泄压腔,泄压腔内设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的一端固定于泄压腔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泄压腔上侧的第一通道后设于安全塞的安全孔处,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弹性薄膜处于拉紧状态并与第一通道内壁的一侧紧贴,弹性薄膜分隔泄压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通过其下侧的第二通道与锂离子电池内部连通,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道与锂离子电池的外部连通。本发明避免锂离子电池因内部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爆炸危险,同时在非泄压状态时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密封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01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98050.6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壳体的侧板具有间隔开的排出流道;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池模组具有用于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热失控时排出气火流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排出流道连通;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通。由此,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还可以通过冷却液对侧板以及排出流道进行快速冷却,不仅可以形成扰流,有效地对气火流进行消焰,避免电池包外产生明火或二次燃烧,还可以避免侧板周围的部件受热变形,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一种带泄气通道的防延烧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635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22992.3

    申请日:2020-12-30

    Inventor: 陈阿文 夏建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泄气通道的防延烧电池,包括设置在电芯组件上下两端的通道盖板组件,及电芯组件最外层设置的上盖组件、下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内均设有与电芯组件内电芯正极相对设置的泄气通道;所述通道盖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耐高温隔热垫、钣金、耐温易脆膜;所述耐高温隔热垫与电芯端面相对设置,耐高温隔热垫上设有若干与电芯正极相对的开口;所述开口所对位置的钣金上设有透气孔;所述下盖组件上设有防爆透气阀。本发明单独为每颗电芯设置了泄气通道并通过泄气口统一流向防爆泄气阀,有效的保证了电池内部气体压力的平衡,提高了安全系数。网状筋条既充当了泄气通道同时又可以增加上盖与下盖的结构强度,提高电池的强度。

    电池和具有电池的机动车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69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876359.5

    申请日:2021-07-28

    Inventor: M·采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14),其具有多个布置在电池壳体(16)中的电池模块(18)。每个电池模块(18)具有电池单体(28),电池单体被各自的电池模块(18)的模块壳体(34)至少部分地包围并且在模块壳体(34)的顶侧(36b)上具有两个连接极(39)。为了沿着预先确定的排气路径引导从所述电池模块(18)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28)中排出的气流(44),每个电池模块(18)的模块壳体(34)在垂直于模块壳体(34)的顶侧(36b)布置的端侧(38a)上具有第一排气开口(50),电池壳体(16)具有第二排气开口(68)。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8454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778016.4

    申请日:2023-06-28

    Inventor: 李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池包,包括:外壳,内部形成容纳空间;防爆阀,设置于外壳的侧面;极组,位于容纳空间内;支撑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支撑件位于外壳设置有防爆阀的侧面与极组之间;支撑件包括环形主体和限位部,限位部沿环形主体的宽度方向支撑于环形主体内圈的两侧。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件,支撑于外壳的侧面和极组之间,使外壳与极组之间预留出排气空间,减小气体传输阻力,便于电池内部的气体迅速排出,保证电池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限位部,在环形主体的内部对环形主体的两侧进行支撑,避免支撑件在宽度方向产生凹陷变形,便于支撑件的装配,并且保证环形主体中心孔的排气效果。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05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80056117.9

    申请日:2023-12-22

    Inventor: 徐星源 李仁济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电芯;以及电池组壳体,所述电池组壳体用于容纳多个电池电芯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电池组壳体包括:侧框架,所述侧框架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所述侧框架中具有气体通道,并且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邻的表面上具有允许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一个或更多个窗口;以及底框架,所述底框架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并且具有用于收集从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所述电池电芯排放的颗粒的一个或更多个凹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