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5959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61833.0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15 , B22D1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铸凝固末端的电磁搅拌器及其动态控制方法,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内筒内具有连铸坯,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直流电磁体,所述直流电磁体具有带凸极的环形铁芯及绕于所述环形铁芯的线圈,所述直流电磁体被传动装置驱动绕内筒旋转,在连铸坯内形成交变磁场,进而在铸坯内诱导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电磁力,驱动两相区的钢液流动,促进富集的溶质和枝晶的重新分布,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且通过动态控制方法,保证当前搅拌参数与最佳搅拌参数相当,以获得最佳的搅拌效果,稳定连铸坯内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73443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61977.X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22 , B22D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连铸过程中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基于浇铸钢种二冷各区出口的实测温度,提出一种同时适合板坯和方坯连铸的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利用一台计算机作为连铸过程服务器,并使该过程服务器与一台红外热成像仪相连,将各区出口实测温度作为其目标温度,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迭代求解铸坯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系数,以修正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确定不同拉速条件下的传热系数。本发明提出的钢连铸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得到的坯壳厚度和空冷区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能很好地吻合,即能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类型铸机的连铸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388054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06019.4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1C7/072
Abstract: 一种在线控制LF精炼过程钢水温度的系统及方法,属于冶金过程的生产与控制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加热判断模块、电极加热升温模块、钢包包衬散热模块、添加合金判断模块、合金热效应模块、添加渣料判断模块、渣料热效应模块、氩气吹开渣层判断模块、钢水辐射散热模块、氩气吸热模块、渣层散热模块、温度计算模块、温度校正判断模块、温度校正模块、温度预报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方法:在线控制LF精炼过程钢水温度是通过计算LF精炼过程的加热升温和散热降温过程所引起的钢水温度变化量后,获得钢水的实时温度,并通过调节加热时间控制加热过程,使钢水的实时温度达到钢水的目标温度,且控制在LF精炼现场允许的控制精度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773443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61977.X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22 , B22D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连铸过程中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基于浇铸钢种二冷各区出口的实测温度,提出一种同时适合板坯和方坯连铸的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利用一台计算机作为连铸过程服务器,并使该过程服务器与一台红外热成像仪相连,将各区出口实测温度作为其目标温度,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迭代求解铸坯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系数,以修正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确定不同拉速条件下的传热系数。本发明提出的钢连铸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得到的坯壳厚度和空冷区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能很好地吻合,即能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类型铸机的连铸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11336.3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94 , G06T7/62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缩孔的自动评级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包含待测评的连铸坯的低倍试样图像;利用训练好的分割模型一,对低倍试样图像进行前后景分割,得到连铸坯图像,并确定连铸坯像素面积;利用训练好的分割识别模型二,确定连铸坯图像是否存在缩孔,若是,则对缩孔进行分割,得到缩孔图像,并确定缩孔数量和缩孔群区域像素面积;基于连铸坯像素面积和缩孔群区域像素面积,确定缩孔群区域面积占比;以行业标准为基准,根据缩孔数量N和缩孔群区域面积占比对连铸坯低缩孔情况进行综合评级。本申请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连铸坯缩孔的高效自动识别和准确评级,提升了评估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11332.5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94 , G06T7/62 , G06V10/26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中心疏松的自动评级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包含待测评的连铸坯的低倍试样图像;利用训练好的分割模型一,对低倍试样图像进行前后景分割,得到连铸坯图像,并确定连铸坯像素面积;利用训练好的分割识别模型二,确定连铸坯图像是否存在中心疏松,若是,则对中心疏松进行分割,得到中心疏松图像,并确定有效中心疏松的数目N和疏松群区域像素面积S2;基于连铸坯像素面积S1和疏松群区域像素面积S2,确定中心疏松群区域面积占比P;以行业标准为基准,根据有效中心疏松的数目N、中心疏松群区域面积占比P对连铸坯低中心疏松情况进行综合评级。本申请提高了连铸坯中心疏松的识别效率及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1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52981.9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过程结晶器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结晶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铸坯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待预测结晶器进行反算,得到结晶器热流密度,并确定铸坯热流密度;将结晶器热流密度作为结晶器边界条件对结晶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得到结晶器温度场和结晶器应力应变场;基于铸坯边界条件对铸坯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得到铸坯温度场和铸坯应力应变场;基于结晶器温度场数据、结晶器应力应变场、铸坯温度场、铸坯应力应变场、结晶器三维有限元模型、铸坯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磨损模型对结晶器和铸坯之间进行摩擦磨损模拟;基于所述摩擦磨损结果,确定待预测结晶器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763410.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的yolov5x网络模型的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属于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识别技术领域。在连铸坯生产线上采集所需数量的高温连铸坯表面图像;对采集的高温连铸坯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每一幅图像中的缺陷进行标注,获得yolov5x网络模型的训练集;对yolov5x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包括 :在yolov5x网络模型中添加GhostBottleneck模块替换掉Bottleneck模块;使用所述训练集对改进的yolov5x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yolov5‑Ghost网络模型;利用所述yolov5‑Ghost网络模型对连铸坯生产线上的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进行实时检测。缩小了模型体积,建立了更加轻量化的yolov5‑Ghost网络模(56)对比文件于科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件缺陷检测研究.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第21期),全文.肖瑞雪等."结合高效特征融合的可变尺寸图像隐写分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066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2867.5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结晶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结晶器装置安装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结晶器铜板沿拉速方向上开设的多个测温孔以及设置在测温孔中的光纤传感器,多芯光缆、FC/APC光纤跳线以及光栅解调仪;测温孔中的光纤传感器包括多个光纤测温探头,每个光纤测温探头针对结晶器铜板形成一个测温点;光纤传感器的尾纤通过光纤熔接盒与多芯光缆连接在一起;多芯光缆与FC/APC光纤跳线进行熔接后与光栅解调仪连接。光栅解调仪将各光纤传感器的光纤测温探头采集的结晶器铜板温度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可视化处理。该装置能够准确全面获得结晶器铜板温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9444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68705.7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晶器液面瞬时异常波动的预测方法,涉及结晶器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实时采集不同工艺条件下板坯连铸结晶器的液面波动数据和生产工艺数据;并通过对液面波动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确定连铸生产中产生的鼓肚对结晶器液面瞬时异常波动是否存在明显影响;再通过对生产工艺数据的时频特征分析,确定塞棒位置与结晶器液面瞬时异常波动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挖掘塞棒位置高频区时频特征来预测结晶器瞬时液面异常波动的产生。该方法对结晶器液位波动数据和塞棒位置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明确二者关联并针对高频区特征进行深入挖掘,总结结晶器液位瞬时异常波动前的塞棒位置变化,以实现对结晶器液位异常波动的精准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