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553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31869.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锌离子及组氨酸的POSS-水杨醛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领域。本发明制备POSS-水杨醛主要过程为:取POSS-NH3Cl溶解在甲醇中,过阴离子树脂柱,得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再取水杨醛加入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反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结束后采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掉,得到黄色粉末,即为POSS-水杨醛。该荧光探针对锌离子和组氨酸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环保无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7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097622.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锰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锰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55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597672.4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13/8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4‑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1)取HOBT和4‑吡啶甲酸或2‑甲基‑4‑吡啶甲酸或2,6‑二氯‑4‑吡啶甲酸,用乙酸乙酯溶解,0℃搅拌0.5h;加入DCC,0℃反应2.5h;2)取脱氢枞胺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至步骤1)反应体系,室温反应8h;冰浴搅拌半小时,使得DCU充分析出;3)过滤除去DCU,稀释滤液,用5%NaHCO3、10%柠檬酸分别洗涤2‑3遍,最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h;3)过滤,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得黄色固体产物。本发明的N‑4‑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抗毒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5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597221.0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13/82 , A61K31/45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3‑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1)取HOBT,3‑吡啶甲酸或6‑甲基3‑吡啶甲酸,用乙酸乙酯溶解,0℃搅拌0.5h;加入DCC,0℃反应2.5h;2)取脱氢枞胺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至步骤1)反应体系,室温反应8h;冰浴搅拌半小时,使得DCU充分析出;3)过滤除去DCU,稀释滤液,用5%NaHCO3、10%柠檬酸分别洗涤2‑3遍,最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h;3)过滤,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得黄色固体产物。本发明的N‑3‑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纯度高,得率高,生物活性试验证实,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抗毒活性,同时对正常细胞具有很低的毒性,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541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428324.4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1/423 , C07D263/5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2‑芳基乙烯基苯并噁唑类衍生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2‑甲基苯并噁唑及不同取代基芳醛为原料,在无水无氧条件,并在叔丁醇钾的作用下一步反应生成2‑芳基乙烯基苯并噁唑类杂环化合物。该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时间短、选择性较好等优点。另外还提供了抗肿瘤作用的应用研究,化合物1、2、3、4体外抑制HepG2细胞增殖均显示出一定生物活性。其中,化合物1化合物在100μM浓度下对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达到了85.4%,化合物4在100μM浓度下对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高达93.4%。
-
公开(公告)号:CN1087071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56423.2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的酮硼氢化反应方法,在手套箱中,在核磁管中依次加入酮与频哪醇硼烷,然后移出手套箱进行反应,在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既可以实现酮硼氢化反应。本发明的酮硼氢化反应,是在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进行,为全新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所需物品毒性小,安全环保,产物得率高,且在室温下可以储存。该反应活性高,产率高,底物普适性宽,特别适用于酮的硼氢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501309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780366.9
申请日:2017-09-01
IPC: C07F5/00 , B01J31/22 , C07C29/14 , C07C29/143 , C07C33/20 , C07C33/22 , C07C33/24 , C07C33/32 , C07C33/34 , C07C33/48 , C07C31/135 , C07C35/08 , C07C33/18 , C07C33/46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201/12 , C07C205/19 , C07C213/00 , C07C215/68 , C07C253/30 , C07C255/53 , C07D33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希夫碱稀土镱碘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希夫碱稀土镱碘化物为N‑(4‑异丙基‑2,6‑二(二苯甲基)苯基)‑3,5‑二叔丁基‑2‑氧希夫碱稀土镱碘化物,其制备方法为:无水无氧条件下,N‑(4‑异丙基‑2,6‑二(二苯甲基)苯基)‑3,5‑二叔丁基‑2‑羟基苯甲醛亚胺和氢化钾反应得到相应钾盐,再与碘化镱反应,得到黄色晶体,即为N‑(4‑异丙基‑2,6‑二(二苯甲基)苯基)‑3,5‑二叔丁基‑2‑氧希夫碱稀土镱碘化物。本发明的希夫碱稀土镱碘化物的合成简单,分离提纯方便,结构明确,且收率高;其作为催化剂催化醛或者酮与频哪醇硼烷反应的活性高,底物普适性宽。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7598.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2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铁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铁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7599.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铜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铜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9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597298.8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13/81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2-吡啶酰基-脱氢枞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1)取2-吡啶甲酸和HOBT,用乙酸乙酯溶解,0℃搅拌0.5h;加入DCC,0℃反应2.5h;2)取脱氢枞胺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至步骤1)反应体系,室温反应8h;冰浴搅拌半小时,使得DCU充分析出;3)过滤除去DCU,稀释滤液,用5%NaHCO3、10%柠檬酸分别洗涤2-3遍,最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h;3)过滤,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得黄色固体产物。本发明的N-2-吡啶酰基-脱氢枞胺,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纯度高,得率高,生物活性试验证实,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抗毒活性,同时对正常细胞具有很低的毒性,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