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周期模式的冷轧产品边缘降反馈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23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18394.3

    申请日:2014-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4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可变周期模式的冷轧产品边缘降反馈控制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由测速仪测得钢板在相应出口处的输出速度;根据轧机运行速度与控制周期相乘所得决定于轧机实际设备布置条件常数算得对应于该速度下的反馈控制系统周期:计算机控制装置的计算逻辑模块根据n个机架的前m个机架工作辊轴向移位位置反馈修正量的计算值控制输出周期;根据计算出的控制周期进行反馈控制:如大于5秒,则按照5秒设定下一个反馈控制周期;如计算出的周期小于5秒,则按照所计算周期进行下一次反馈控制;在反馈控制周期期间根据轧机速度计算下一次反馈周期。本发明显著提高了边缘降反馈控制系统的反馈效率,降低了原有固定周期延时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热轧来料凸度及楔形异常波动预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2340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18408.1

    申请日:2014-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热轧来料凸度及楔形异常波动预警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热轧来料凸度及楔形数据;若所述差值与系统内设定的报警阈值对比后,均在报警阈值范围内,则在头尾段进行前馈控制程序,其余长度进行原反馈控制程序控制;若差值超出报警阈值则:在人工调节模式当系统监测到相应凸度及楔形异常波动时,提示报警信息;在自动调节模式当系统监测到相应凸度及楔形异常波动时,将从反馈控制模式切换至前馈控制模式,以根据实际所测量数据提前调整轧辊窜动量;以及应急程序模式将终止并切换回原反馈及前馈控制系统模式。本发明可减小热轧来料凸度及楔形异常波动给冷连轧过程带来的影响,提高冷轧产品的边缘降控制总体水平并避免起筋缺陷的发生。

    常化硅钢喷丸氧化铁皮的用途及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64356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010551921.9

    申请日:201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化硅钢喷丸氧化铁皮的用途,将其用于制备三氧化二铁粉,从而将废弃的常化硅钢喷丸氧化铁皮变为可用于工业生产的三氧化二铁粉。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常化硅钢喷丸氧化铁皮的再利用方法,其通过将常化硅钢喷丸氧化铁皮水洗,然后向其中添加盐酸,使得氧化铁皮溶解于盐酸中,并通过添加氨水,使得溶液中生成呈溶胶状的氢氧化铁,呈溶胶状的氢氧化铁吸附混合溶液中的杂质,生成沉淀,得到氯化铁溶液清液,然后将氯化铁溶液制成三氧化二铁粉。

    磁性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990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19963.1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冶炼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装炉冶炼→转炉出钢→改质处理→深脱碳处理→脱氧合金化处理→钙处理→精炼脱气→浇注成坯→热轧→酸洗→冷轧→退火→涂层,其中改质处理控制了出钢顶渣的化学成分,并在工艺中添加钙处理工序。采用本冶炼方法可在不经过常化或罩式炉中间退火的情况下,通过添加钙处理剂对钢液进行钙处理并控制其化学成分、添加数量、方式、粒度等参数,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避免了在RH精炼过程中由于钙处理时间较长而出现二次氧化现象,另一方面可以获得纯净度较高的钢液,改善成品钢板的磁感,提高成品钢板的质量,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控制,成本降低及生产稳定的特点。

    提高边降控制能力的工作辊

    公开(公告)号:CN102335675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228610.9

    申请日:2010-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辊端部辊形。一种提高边降控制能力的工作辊端部辊形,该工作辊的端部辊形为函数曲线,函数为多项式幂函数,其特征是:以该工作辊辊身的延长线与端线延长线的交点为原点,工作辊的轴向为横坐标,工作辊的径向为纵坐标;所述辊形端部曲线的函数方程为。本发明提高边降控制能力的工作辊端部辊形采用渐变锥度式的曲线过渡形式,很好的提高工作辊在一定窜动量下对带钢边部的边降控制能力;同时本发明对辊面接触应力具有较好的均匀化作用,从而降低了工作辊以及中间辊的辊面磨损速度,提高了轧辊的服役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1367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910197639.2

    申请日:2009-10-23

    Abstract: 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薄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冶炼出温度和成分满足要求的钢水,浇铸到一对高速旋转水冷结晶辊形成的熔池内,经过后续二次冷却、热轧、三次冷却、卷取、冷却到室温、酸洗、冷轧、最终退火,获得高磁感低铁损的冷轧无取向硅钢薄板。本发明采用薄带连铸工艺可以省略传统工艺中热轧减薄工序,避免因热轧工艺不当引起的质量缺陷,同时减少了设备损耗,降低了设备维护检修成本;通过控制凝固过程,提高铸带中等轴晶比例,从而改善产品冷轧过程中的瓦楞状缺陷;通过薄带连铸快速凝固的特点,放宽了无取向硅钢冶炼的成分范围,降低了冶炼成本。本发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制造方法简单、节能降耗明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