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83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409329.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E21B4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高碳酸盐型砂岩铀矿原地浸出开采方法,涉及采矿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注液孔向低渗透、高碳酸盐型砂岩铀矿的含矿含水层中注入二氧化碳进行预碳酸化,直至含矿含水层水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大于等于2.0g/L时,通过注液孔在持续注入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注入氧气,同时通过抽液孔将所得浸出液抽出;当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降至小于2.0g/L时,按照上述方法循环进行二氧化碳注入、氧气注入和浸出液抽出。本发明采用分阶段注入的原地浸出方法,能快速提高低渗透、高碳酸盐型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的抽注液量和铀浓度,降低注液压力,实现低渗透、高碳酸盐型砂岩铀矿高效、经济的地浸开采,并能缩短浸出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67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829103.8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G06F30/27 , E21B49/00 ,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3/049 , G06F17/18 , G06F17/13 , G06F17/11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铀浓度主控因子的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开采区的第一信息;根据预设的铀浓度预测模型基于期望梯度算法构建并训练得到铀浓度主控井位计算模型;将第一信息输入所述铀浓度主控井位计算模型,输出期望梯度数据,所述期望梯度数据包括所述待诊断铀浓度数据对各井位流量的期望梯度值以及所述待诊断铀浓度数据对各注水井酸度的期望梯度值;基于所述期望梯度数据和各井位的位置分布绘制流量期望梯度分布图和酸度期望梯度分布图,根据流量期望梯度分布图和酸度期望梯度分布图识别出待诊断铀浓度数据的铀浓度主控井位。本发明可实时判断开异常铀浓度的诱因,为地浸采铀异常诊断提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0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9807.7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盐型砂岩铀矿的回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分阶段高效回收方法,一方面,直接提高碳酸盐型砂岩铀矿采区浸采率15%以上;另一方面,本发明缩短碳酸盐型砂岩铀矿采区浸出周期3~5年。本发明根据碳酸盐型砂岩铀矿不同的浸出阶段,适时调整浸出方法,适应矿层岩性的变化,有效控制浸出各阶段的化学堵塞,解决了中性浸出条件下碳酸盐型砂岩铀矿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吃干榨尽”剩余铀,提高了浸出率,缩短了铀矿开发周期,实现铀的高效回收,尤其适合用于开采储层碳酸盐含量较高、原始矿层水中碳酸氢根浓度低于500mg/L的砂岩铀矿。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76815.6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铀、油气流态化合采系统及应用方法。所述煤、铀、油气流态化合采系统,包括地质单元、地面处理单元、流态化单元、控温单元、采油单元,基于地质单元概况依次钻设各类井筒和布置一系列存储运转设施,埋设管线连接各井筒与存储运转设施,其它单元配合运行,将煤炭区流态化处理,生成LNG(液化天然气)输送至LNG罐,生成的CO2气体作为溶浸液原料用于地浸采铀,生成的高温蒸汽被注入油气区驱替残余油气,既降低铀矿浸出成本,还提高了油气采收率,煤炭区流态化开采将煤、铀、油气开发统一转换为井筒抽采模式,避免了不同开采工艺造成的相互影响,还节约了开采成本和运输成本,实现了煤、铀、油气资源安全绿色精准协调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16242.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居石优溶渣强化浸出的方法,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两段浸出方式强化浸出:一段预浸出工序利用二段强化浸出产生浸出液余酸对优溶渣进行预浸,提高浸出液有价金属含量的同时降低余酸浓度,从而降低其它杂质元素溶出率,提升矿浆过滤性能;提高余酸利用率,降低整体酸耗;本发明一段预浸出无需加热,利用反应热给矿浆自然升温,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对设备和操作环境要求低;无需陈化或静置,操作连续,工艺流畅;二段强化浸出工序采用高酸对一段预浸渣进行强化浸出,有效提高有价金属浸出率;优溶渣经预浸回收部分元素后,在高酸条件下溶出物相对减少,矿浆浓度和粘度降低,固液分离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219004.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扩大砂岩铀矿原地浸出溶浸剂波及范围的方法,涉及砂岩铀矿地浸开采技术领域,根据岩心编录结果和测井曲线确定含铀矿含水层中强渗透性围岩和低渗透性矿层的分布位置,然后对于每一强渗透性围岩,切除强渗透性围岩的切割段中的套管和水泥环,并在切割段内放入内置过滤器,将暂堵剂注入到含铀矿含水层中,直至溶浸剂仅在低渗透性矿层流动,以降低强渗透性围岩的渗透性,最后在低渗透性矿层中进行基于水平井或者竖直井的爆破致裂,以提高低渗透性矿层的渗透性,从而减小砂岩铀矿含铀矿含水层整体的渗透性差异,提高溶浸剂的波及范围,能够使含铀矿含水层得到充分溶浸,提高砂岩铀矿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41277.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能气体致裂增渗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装置,涉及地浸采铀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在对目标采区的目标井筒组进行高能气体致裂之前,对目标井筒组执行地浸采铀循环抽液、注液和示踪,获取参照数据;暂停对目标井筒组的抽液、注液和示踪,对目标井筒组中的各井筒进行高能气体致裂;在对目标井筒组进行高能气体致裂之后,再次对目标井筒组执行地浸采铀循环抽液、注液和示踪,获取实验数据;根据参照数据以及实验数据,生成针对目标井筒组的高能气体致裂增渗效果的评价信息。应用本公开可以监测评价地浸采铀工艺中高能气体致裂的增渗效果,验证储层改造手段是否对地浸采铀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258063.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浸采铀井网布置、生产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采矿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浸采区的主渗透方向;根据主渗透方向对浸采区每一浸采单元采用反九点型井网进行布置;反九点型井网为四边形;反九点型井网的四个顶角的井为中孔径;四个顶角的井在生产阶段进行注液,并满足深井潜水泵抽水的井径要求;反九点型井网的四条边中间的井为小孔径;四条边中间的井为注液井;反九点型井网中心的井为大孔径;中心的井为抽液井;根据浸采区的生产阶段对反九点型井网进行抽注调控。本发明可在地浸采区开采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抽注井网布置方式,减少非均质砂岩铀资源开采时的溶浸死角,提高铀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897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9298.0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破碎树脂中铀的回收方法,涉及铀矿地浸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破碎树脂中铀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破碎树脂进行减水处理,得到预处理树脂;(2)将所述预处理树脂进行富氧碳化,得到烧结渣;(3)将所述烧结渣和细泥混合,进行研磨,得到固体混合粉末;(4)将所述固体混合粉末进行硫酸搅拌浸出,向所得浸出体系中加入石灰,调节pH为1.5~2,得到混合物;(5)将所述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上清液;(6)将所述上清液进行离子交换,回收铀。本发明能够实现破碎树脂中铀回收,有效避免资源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0069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84436.8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U型离子交换塔的塔内树脂移动量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铀矿地浸技术领域,装置中,U型离子交换塔的塔体上分别设置树脂入口、排空口、压缩空气入口、溢流口以及反冲口;树脂入口向塔体内通入树脂,以构成树脂床层;压缩空气入口向塔体内通入空气,以推动树脂床层向下移动;排空口对塔体环境进行泄压排气;反冲口向塔体内通入压缩空气和酸化水,以从下向上鼓动树脂床层;溢流口将塔体内的压缩空气和酸化水排出;光源视窗组件展示塔体内树脂‑水界面以及对应的树脂体积值;数据采集组件获取不同树脂‑水界面对应的树脂体积值,并基于树脂体积值,计算塔体树脂移动量。本发明对塔体树脂移动量实现精确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