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人员分配的复杂产品数字孪生装配车间动态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1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4360.2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调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考虑人员分配的复杂产品数字孪生装配车间动态调度方法,建立考虑人员分配的混合流水车间动态调度问题整数规划模型,实现对物理车间动态事件的实时监控,建立人员和任务动态参数模型,必要时触发重调度,相应调整任务处理顺序和团队组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进化算法(IMOEA),以最大完成时间作为生产效率指标,以重调度前后的时间偏差作为生产稳定性指标。设计三个新的种群初始化规则,并确定了这些规则的最佳参数组合,此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搜索策略。通过试验比对,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IGD值分别改进39.01%和49.90%,HV指标值分别改进13.11%和30.57%。最后通过车间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验证了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SEGLCT时频分析的ISAR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99523.1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EGLCT时频分析的ISAR成像方法,包括:对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和平动补偿,将同一散射点的能量集中到相同的距离单元;初始化距离单元编号,并采用同步提取广义线性Chirplet变换方法对所述距离单元进行时频分析,获取对应的时频图像;更新距离单元编号,逐次对每个距离单元进行时频分析,直至遍历所有距离单元;基于距离‑时间顺序对所有的时频分析结果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在不同时刻的ISAR成像序列组合;沿时间维度取切片,获取对应时刻的ISAR图像。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ISAR图像的分辨率和聚焦度,且在低信噪比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一种高通量筛选sgRNA骨架活性突变体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7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63389.7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筛选sgRNA骨架(sgRNAscaffold)活性突变体序列的系统和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体系包含Cas蛋白表达载体和sgRNA骨架突变体筛选载体;所述Cas蛋白表达载体上包含以下表达元件:Cas蛋白编码基因、质粒复制子、以及第一抗性筛选标签表达盒;所述sgRNA骨架突变体筛选载体包含以下表达元件:复制子、第二抗性筛选标签表达盒、第三筛选标记表达盒、用于表达sgRNA骨架序列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应用于CRISPR基因编辑系统sgRNA骨架元件的筛选,利用本方法,能够得到序列多样的sgRNA骨架,进而应用于多靶点基因编辑、多基因转录调控、菌株库构建等领域,拓展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应用领域和编辑效率。

    一种用于一体化负压成型的坩埚底座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2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3010.9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体化负压成型的坩埚底座及其加工方法,涉及合金铸造技术领域。该坩埚底座的环形基座与多个瓣体连接为一体结构,相邻瓣体之间具有缝隙;环形基座内部设有进水汇流腔和回水汇流腔,外周面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瓣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水水道、冷却水腔和回水水道;进水水道与进水汇流腔连通;回水水道与回水汇流腔连通;多个瓣体围绕形成贯穿轴向中心的上侧通孔与下侧锥形孔;在下侧锥形孔内的坩埚塞外周侧缠绕有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用于加热坩埚塞内金属熔液以防止其冷却凝固。上述坩埚底座有效提高了金属熔液流动性,避免了浇铸缺陷多的问题,有助于实现高熔点、高活性、流动性差的金属材料的吸铸成形。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凶者追溯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70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3696.0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凶者追溯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在真实刀刺场景下的冲击损伤图像;基于两段式冲击损伤预测模型,对冲击损伤图像进行预测,获取穿刺关键参数;其中,两段式冲击损伤预测模型通过数据集训练获得,数据集包括:刀具在不同初始速度下对样品的穿刺关键参数和样品在不同动态穿刺测试条件下的冲击损伤图像;两段式冲击损伤预测模型包括:第一段TraceNet网络和第二段浅层CNN网络;将穿刺关键参数输入分类器,进行行凶者追溯。本发明可以实现依据穿刺损伤对穿刺行凶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快速准确检测,并基于关键参数追溯行凶者的行为特征,为反侦察等军事行为中追捕行凶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基于改进LMD与LSTM的陀螺阵列融合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8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7889.3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改进LMD与LSTM的陀螺阵列融合系统与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模块、原始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分解重构模块及融合模型处理模块;原始数据采集模块在预设温度范围内采集获取原始角速度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每路所述原始角速度数据进行校正,得到校正角速度数据;分解重构模块对所述校正角速度数据进行分解,根据分解后数据的信息熵确定的属性权重进行重构,得到重构角速度数据;融合模型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重构角速度数据,依托Xavier初始化调整的LSTM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到预测输出的融合角速度信号。应用本发明可以基于低精度陀螺仪达到满足复杂高精度导航和稳定性控制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