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润滑的斜置滚子离合器组件以及包括该组件的致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58985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104.8

    申请日:2010-04-06

    Applicant: 伊顿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3/28 F16D7/007 F16D2300/06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致动器中的滚子离合器组件(213),包括滚子保持架和至少一个滚子(217)。润滑介质至少部分地围绕滚子保持架(221)和滚子(217)。滚子保持架包括至少一个配置成使润滑介质朝向其靠近滚子(217)的作用位置移动的刮片(227)。还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飞行器操纵面的运动的飞行器致动器(10),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到操纵面的滚珠丝杠(98)和滚珠螺母(92)。单向滚子离合器(126)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到滚珠螺母(92)并基本阻止滚珠螺母(92)响应于施加在滚珠丝杠(98)上的压缩力而沿第一方向转动。根据本发明的滚子离合器组件(126)位于滚珠螺母(92)与单向滚子离合器(126)之间。

    一种应用于余度作动系统的力综合臂

    公开(公告)号:CN101695958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0643.8

    申请日:2009-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余度作动系统的力综合臂。针对应用于多电飞机关键操纵面上的余度功率电传作动器EHA的特点,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力综合臂结构,主要用来消除EHA末端采用两余度的机械执行机构时力综合臂上的力纷争现象。该设计将其中一个作动器通道的作动筒输出端通过球铰固接在力综合臂的一端,而另外一个作动器通道的输出端则通过球铰固定在一个滑块上,该滑块可在力综合臂的特定滑槽中进行滑动。当两个通道的作动器输出存在不一致时,通过滑块的滑动,能够有效地消除同步位移误差所导致的力纷争现象对力综合臂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综合臂的结构可靠性,从而减少了作动系统的定期维护费用。

    一种大型无人机襟翼作动器及其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025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199111.0

    申请日:2022-09-29

    Inventor: 游进 曾东 刘斯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无人机襟翼作动器及其安装结构。该作动器包括作动器壳体,作动器壳体内设有旋转的滚珠丝杠、丝杠螺母、涡轮和蜗杆,滚珠丝杠与丝杠螺母之间形成丝杠副,丝杠螺母与涡轮固定连接,涡轮与蜗杆啮合,滚珠丝杠的前端设有关节轴承,作动器壳体设在万向环机构上。该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大型无人机襟翼作动器,还包括机翼骨架和襟翼骨架,襟翼骨架沿机翼骨架上的襟翼滑轨滑动,万向环机构安装在机翼骨架上,襟翼作动器通过关节轴承与襟翼骨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能够输出更大的作动力;2.作动行程长;3.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轻;4.通过万向机构保证作动器传力路径直接;5.单传动链,传动可靠,作动精确;6.具有锁死功能。

    一种飞机无缝接入的应急操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47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248038.1

    申请日:2022-10-12

    Inventor: 王慧 刘波 张浩然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控系统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无缝接入的应急操纵系统。该飞机无缝接入的应急操纵系统包括驾驶员操纵装置、前端传动机构、无缝接入装置、后端传动机构、机电液作动器,驾驶员操纵装置通过前端传动机构与无缝接入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无缝接入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后端传动机构与机电液作动器相连,机电液作动器与舵面相连。本申请结构简单,功能完整,集成化成度高,重量轻。

    一种无极调节结构及无人机直线舵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99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61445.X

    申请日:2023-12-06

    Inventor: 杨洋 陆启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极调节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极调节结构及无人机直线舵机装置。包括:传动件、无级调节螺杆、支耳;无级调节螺杆具有第一圆柱部、夹持部及第二圆柱部,夹持部自第一圆柱部的左端延伸至第二圆柱部的右端,第一圆柱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圆柱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的旋转方向与第二外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支耳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传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盲孔。解决舵机不能自由调节输出轴长度,定向功能方面的局限性,以及无法实现在输出轴长度可调节的同时保证舵机两端支耳较高平行度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