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的提取方法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8422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1146456.3

    申请日:2018-09-29

    Inventor: 邵增明 张存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环保高效提取系统及提取方法,通过破碎系统、气流对喷剥离‑分级系统、第一磁选系统、筛分系统;第二磁选系统、反应釜、金刚石清洗装置;进行处理、提取得到纯净的金刚石。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方法简单,破碎后合成柱以小块为主,采用气流对喷和气流分级的方式可实现金刚石和金属壳、石墨粉的快速剥离,然后经磁选后清洗便得到金刚石纯净颗粒,该方法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酸碱使用,节约了成本;而且收集到的石墨粉、金属壳均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金刚石微粉的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14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050165.X

    申请日:2017-10-31

    Inventor: 杨华 黄家剑 陈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微粉的纯化方法,其中,包括步骤:将待纯化的金刚石微粉置于酸溶液中,密封并在80~220℃下动态处理,取固体、干燥,得到酸处理金刚石微粉;将酸处理金刚石微粉进行氯化焙烧,得到纯化的金刚石微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刚石微粉中的杂质无法有效去除的问题。

    一种提高CVD钻石特定区域氮原子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8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56294.X

    申请日:2020-04-02

    Inventor: 赵芬霞 刘宏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CVD钻石特定区域氮原子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预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用于对CVD钻石进行固定的装置,将需要用于注入的氮原子材料放置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内,用于预备使用,并启动透射电子显微镜氮原子进行预加工,检验设备是否出现问题,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需要注入的氮原子材料进行预加热;步骤二:固定材料的准备工作:对CVD钻石晶片进行加热,并采用氮原子测定专用的高精度机器,对CVD钻石晶片内的氮原子浓度进行测定,单位需要精确到个位。该提高CVD钻石特定区域氮原子浓度的方法,解决了氮原子在CVD钻石内部分布不受人工条件控制的问题。

    一种石墨烯改性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03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339243.2

    申请日:2018-11-12

    Inventor: 郭宏 张震 张习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封装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1)金刚石/石墨粉体的制备,(2)金刚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3)金刚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4)石墨烯改性金刚石预制体的制备,(5)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首先在金刚石表面制备石墨烯,再利用其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利用改良的Hummers法与原位生成技术相结合,将金刚石表面包裹的石墨微粉直接转化为石墨烯,增加反应面积,提升反应速率与石墨烯产率,将新生的氧化化石墨烯直接生长在金刚石表面,同时解决了二者结合效率低下与结合力不佳的问题。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纳米金刚石中高亮度硅空位色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9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84872.7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刚石色心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金刚石中高亮度硅空位色心的制备方法。基于气体掺杂方式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引入四甲基硅烷气体,在衬底上生长硅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金刚石晶粒尺寸小于100nm,采用机械剥离或者湿法刻蚀方法将衬底去掉,得到自支撑薄膜并研磨处理得到纳米金刚石粉体,将纳米金刚石粉体进行550~650℃空气气氛下退火5~10min,获得硅空位色心在室温激发条件下其738nm荧光峰与金刚石拉曼峰强度比值大于10。从而,在纳米金刚石中可控掺杂硅原子获得硅空位色心,并实现硅空位色心在室温条件下高亮度发光的颗粒制备。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刚石具有非常强的SiV发光性能,可以用于生物荧光标记,高精度温度磁性测量等领域。

    纳米金刚石胶体的制备方法及纳米金刚石二次分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227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058353.1

    申请日:2018-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金刚石胶体的制备方法及纳米金刚石二次分散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将纳米金刚石原料酸化处理后分散在正辛烷中进行机械研磨,得到澄清透明的黑色胶体溶液;将所得的胶体溶液进行干燥,得到纳米金刚石质量百分比为60%‑70%的膏状物;将该膏状物溶在正辛烷中能重新得到澄清透明的黑色胶体溶液,进而实现纳米金刚石的二次分散。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刚石胶体溶液可应用于精密研磨、抛光加工、复合材料、润滑油等领域,同时本发明实现了纳米金刚石的二次分散,使分散好的纳米金刚石在运输上更加方便,实用性增强。

    一种金刚石的优化方法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7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60821.3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陈玉琦

    Inventor: 陈玉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的优化方法,具体为:1.将金刚石埋入介质材料中,然后于500-800℃预热8-20分钟;2.先升温至1900-2300℃后温度维持不变,升温过程中3秒内加压至10GPa,保温保压10-15分钟,接着在30秒内将压力降至2GPa,保温保压8-16分钟,然后在3秒内加压至10GPa,保温保压12-18分钟;3.降温降压,降至300-400℃,保温1-2分钟后继续降温;4.降至常温常压后进行表面处理。该方法能优化金刚石,将金属杂质含量降至80ppm以下,氮夹杂降至50ppm以下,金刚石颜色为无色,Raman peak为1331.75cm-1~1332.68cm-1。

    超纳米金刚石表面上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265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1146672.3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纳米金刚石表面上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超纳米金刚石膜进行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表面应力;在经过所述预处理后的超纳米金刚石膜的形核面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为镍层和所述镍层上表面的铜层或所述金属层为铜镍合金层;将已生长所述金属层的超纳米金刚石膜进行高温退火处理,自组织形成单层石墨烯。本发明直接在超纳米金刚石膜上生长单层石墨烯,无需二次转移工艺,有效的避免了二次转移过程中引入杂质和晶格缺陷,并且,生长的单层石墨烯具有较小的晶格失配和表面变化。

    一种废弃金刚石工具回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3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0146.1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金刚石工具回收的方法,先将废弃金刚石工具置于第一浸出剂中,浸泡,浸泡后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浸出液和固体颗粒,将固体颗粒用水洗涤,烘干;然后将固体颗粒置于第二浸出剂中,浸泡,浸泡后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浸出液和金刚石粗颗粒,将金刚石粗颗粒用水洗涤,烘干;最后将金刚石粗颗粒与碱性剂混合,加热反应,反应物用水冲洗,得到金刚石粉末。本发明的回收处理工艺可最大限度的回收废弃金刚石工具中的金刚石粉料,得到的金刚石粉料纯度高、回收率高,且回收工艺简单、成本低。

    无排放金刚石回收装置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94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1161268.3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王世军

    Inventor: 王世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排放金刚石回收装置,它是在反应釜(15)上增设了气液混合喷射循环装置、控压报警装置、氯气供给装置。所述气液混合喷射循环装置是由泵(8)、变频器(9)、气液混合喷射器(3)、高温置换池(11)、低温置换池(10)和换热管(14)组成;所述控压报警装置是主要由缓冲釜(22)、报警器(5)、液位指示管(19)、气体循环阀(7)和管道组成;所述氯气供给装置是由设置在反应釜(15)一侧的放置氯气钢瓶的计量秤(17)、反应釜(15)上部相连的带氯气阀(18)的管道和氯气分布管(16)组成。上述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难溶气体,不产生水,也没有酸液带入的水,所以不存在排放大量废气和废水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