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4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8833.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海参图像采集方法及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对水中的活体海参同时从顶面以及相邻两侧面进行拍摄;每隔1秒~20秒对所述活体海参拍摄一次;观察到所述活体海参自然舒展活动时停止拍摄;将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以顶面拍摄图像获取海参体长变化情况,保存所述活体海参体长最大时的图像。该方法避免了海参未到自然舒展状态就停止拍摄或者错过海参自然舒展的最佳时机,从而能够获取海参的真实自然状态,实现对海参体色、体长、体宽、棘刺数量等表型性状指标的精准测量,提高图像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5235.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6T7/60 , G06V40/2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鲆鲽鱼类生长判别系统及方法,利用高清摄影机多角度拍摄养殖鱼体,得到无遮挡、无重叠、高分辨率的养殖鱼体图像,建立YOLOv8分割模型,建立识别模块,识别模块基于所生成鱼体的掩码获得可量参数以及框架参数,完成数据修正后完成品种分析和识别,将品种信息输入至YOLOv8模型内,根据最终体厚、体长、体宽的生长情况判别养殖鱼体的生长情况。本发明通过建立YOLOv8分割模型完成养殖鱼体图像分割,在获得可量参数以及框架参数后,根据不同品种的体厚推导结果完成自动化生成判别,以提高养殖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养殖过程中的科学投喂、饲料优化、生长调控、疾病预警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046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04067.X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刺参出皮率的测算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每一个活体刺参历史的体壁重和总重;根据每一个活体刺参历史的体壁重和总重,确定每一个活体刺参历史的实际出皮率;测定每一个活体刺参的活体刺参体重和活体刺参体积;根据所述活体刺参体重、所述活体刺参体积和所述实际出皮率,确定刺参出皮率的预测公式;基于所述预测公式,根据每一个待检测活体刺参的实际体重、实际体积,确定每一个待检测活体刺参的刺参出皮率。可实现刺参在活体状态下进行刺参出皮率的无损伤准确测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512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13083.2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61K36/756 , A61K36/8905 , A61P1/1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治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地榆28~32份、黄芩28~32份、黄柏18~22份、山银花8~12份。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抑制该疾病主要致病原—副溶血弧菌的活性,提高对虾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此外还能修复患病对虾的肝胰腺和肠道组织,从而起到有效防治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121009.2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计数的鱼苗计数装置及其应用,包括集鱼桶、计数器和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包括若干个设置于集鱼桶的底板上的分流管以及与若干个分流管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分流槽;所述计数器设置于所述分流槽的出口端,所述分流管的进口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出口端的水平高度。所述分流槽包括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倾斜设置,所述计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部的出口端。此外,分流装置内还设置有隔板和分流隔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鱼苗进行两次分流、两次导流的装置,将鱼苗批量连续计数,同时能够提高鱼苗计数的准确性和计数效率;通过设置麻醉液添加装置,降低鱼苗的应急损伤和逆流引起的计数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8474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19806.1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23K10/26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105 , A23K50/80 , A01K61/10 , A01K6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降低深远海养殖鱼类应激反应的组合物及活体转运方法。在鱼类起捕运输前,首先将含有丁二酸、牡蛎壳粉、远志微粉和酸枣仁微粉的组合物添加到饲料中,连续投喂5~6天。运输前在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浸泡转运鱼类。之后,将鱼类转移至活鱼船转运池中加入适量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用吸鱼泵将鱼类转移至养殖网箱或养殖池中,停食1~2天,待鱼类恢复活力后,在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连续投喂4~5天后,即可恢复正常养殖。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可有效降低深远海养殖鱼类应激反应的活体转运方法,为深远海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5002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246937.8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海参精养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外架体上端用于悬挂,网衣围护于外架体的外周,且网衣内空间用于放置海参,外架体下端面开设有排污孔,排污袖网一端固定在排污孔处,排污袖网另一端固定有沉子,沉子与一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向外架体上远离排污孔的方向延伸,沉子能够带动排污袖网经排污孔向下伸出网衣,牵引绳能够带动排污袖网向上收回于网衣内,投饵机构的下端伸入外架体内,且投饵机构的上端向远离外架体的方向延伸,投饵机构的上端能够伸出水面,且投饵机构用于向网衣内投放饵料,排污袖网用于残饵和海参粪便的排出。本发明能够满足吊养模式下饵料的高效利用,投饵操作方便,且具有高效排污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0193036.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N1/12 , C12N1/36 , C02F3/32 , C12R1/89 , C02F103/0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异养微藻净化海水养殖尾水的方法,属于海水养殖尾水处理领域,所述微藻为蛋白核小球藻,将异养发酵培养的小球藻经离心、洗涤2次后,进行光自养转换和盐度驯化,光自养转换和盐度驯化后的微藻接种至养殖尾水中培养,接种密度为1×105‑106,使微藻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协同净化养殖排放废水;本发明采用异养发酵的蛋白核小球藻,进行光转化和盐度转化后,使异养蛋白核小球藻具有处理无机碳、氮、磷等营养盐的能力,能够应用于海水养殖尾水净化,避免了微藻光自养培养密度低、养殖情况不稳定、采收难度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93036.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C02F3/32 , C12N1/12 , C12N1/36 , C12R1/89 , C02F103/0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异养微藻净化海水养殖尾水的方法,属于海水养殖尾水处理领域,所述微藻为蛋白核小球藻,将异养发酵培养的小球藻经离心、洗涤2次后,进行光自养转换和盐度驯化,光自养转换和盐度驯化后的微藻接种至养殖尾水中培养,接种密度为1×105‑106,使微藻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协同净化养殖排放废水;本发明采用异养发酵的蛋白核小球藻,进行光转化和盐度转化后,使异养蛋白核小球藻具有处理无机碳、氮、磷等营养盐的能力,能够应用于海水养殖尾水净化,避免了微藻光自养培养密度低、养殖情况不稳定、采收难度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4696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042450.X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61K31/4375 , A61K36/855 , A23K10/30 , A23K20/10 , A23K20/163 , A23K20/24 , A23K50/80 , A61P31/04 , A61P1/00 , A61K31/1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深远海养殖鱼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组合物及应用,属于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的组成成份及质量份数为:鞣酸小檗碱20~30份,马鞭草乙醇提取物8~10份,200~300目的大黄超微粉15~20份,200~300目的小地柏超微粉10~15份,200~300目的三台花超微粉10~15份,k型卡拉胶10~15份,枸橼酸钙1~2份。利用所述组合物制备预防深远海养殖鱼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药饵,在夏秋季水温较高时应每隔15~20天投喂带所述药饵5~7天,能有效预防深远海养殖鱼类的细菌性肠道疾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