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氢钨青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008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0052389.8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稳定氢钨青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H0.33WO3的化学计量比及制备量,称取WO3‑x(0.05≤x≤1),配制成WO3‑x与分散剂质量比为1/10~1/2的分散液,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2)球磨步骤(1)得到的分散液0.5~12小时;(3)洗涤和过滤步骤(2)得到的产物;(4)配制好水和乙醇的混合液,将步骤(3)的产物按照质量比为1~15%加入其中,紫外线辐照1~12小时;(5)步骤(4)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后,即得氢钨青铜纳米片。本发明以还原态氧化钨为原料,经球磨超细化和紫外光辐照处制备钨氢青铜纳米片,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绿色环保的特点。

    一种负载氧化锡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482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399685.0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负载氧化锡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负载氧化锡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制备适量的花状氢氧化镁模板,并配制适当体积的浓度为0.01~0.2 mol/L且pH值为5~7的锡盐溶液,然后将制备的花状氢氧化镁加入配制的锡盐溶液中,在10~90℃条件下,搅拌20~120分钟,过滤、洗涤,在60~100℃下,干燥60~240分钟,最后将干燥产物在400~1000℃下,煅烧30~240分钟,即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合成时间短,实施简单,成本低廉,产物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纳米片组成的三维花状结构,特别是负载氧化物粒子能均匀、牢固、可控地附着在花状氧化镁纳米片上。

    一种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7967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10592272.X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制备适量的花状氢氧化镁模板,并配制适当体积的浓度为0.01~0.2 mol/L且pH值为5~7的过渡金属盐溶液,然后将制备的花状氢氧化镁加入配制的过渡金属盐溶液中,在10~90℃条件下,搅拌20~120分钟,过滤、洗涤,在60~100℃下,干燥60~240分钟,最后将干燥产物在400~1000℃下,煅烧30~240分钟,即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合成时间短,实施简单,成本低廉,产物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纳米片组成的三维花状结构,特别是负载氧化物粒子能均匀、牢固、可控地附着在花状氧化镁纳米片上,具有广泛工业化的应用前景。

    一种氧化铽和氧化钇共稳定氧化锆纳米荧光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35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473271.4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铽和氧化钇共稳定氧化锆纳米荧光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Tb4O7)x(Y2O3)y(ZrO2)1-4x-2y(其中0.010≤x+y≤0.150,0.002≤x≤0.040)中各金属化学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八水合氯氧化锆、铽原料和钇原料,将铽原料和钇原料溶解转化成相应硝酸盐的混合溶液,并将八水合氯氧化锆完全溶入其中;(2)向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盐和有机燃料,加热溶解,继续加热至接近粘稠状态,放入400℃~1000℃的加热炉腔内引燃;(3)步骤(3)得到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本发明制备的粉体颗粒为球形,大小均匀,分散性好,晶体的粒度在3~7nm,比表面积可达269m2·g-1;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设备要求低,合成时间短,一步成相,能耗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5199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074309.0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0.01~1.00mol/L的硝酸钴和有机燃料的混合溶液,其中有机燃料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是0.9~2;(2)配制浓度为0.1~1.0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3)按照设计产物中四氧化三钴和石墨烯的质量比及所需的制备量,计算出所需的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体积,两者超声混合,得到用于雾化的分散液;(4)将步骤(3)得到的分散液装入到超声雾化装置中雾化,产生的雾化液滴由流速0.3~1.2L/min的氩气或氮气载入温度为500~1100℃的管式炉中,引发溶液燃烧反应;(5)收集固体产反应物。本发明缩短了工艺流程、合成设备简单、制备过程连续化,一步直接得到最终粉体产物,易于实现工业化制备。

    一种硫化物/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3370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074228.0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硫化物/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金属盐和硫源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其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01~1mol/L,硫源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4;(2)配制浓度为0.1~1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3)按照设计产物中硫化物和石墨烯的质量比及所需的制备量,计算出所需的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体积,两者超声混合,得到用于雾化的分散液;(4)将步骤(3)得到的分散液装入带有冷却系统的超声雾化装置中雾化,再由流速为0.3~1.2L/min的氩气或氮气载入500~1100℃的管式炉中,引发热分解反应;(5)收集固体反应产物。本发明缩短了工艺流程、合成设备简单、制备过程连续化,一步直接得到最终粉体产物,易于实现工业化制备。

    乙二醇溶胶-凝胶法合成类球形纳米钇铈掺杂氧化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1281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531935.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乙二醇溶胶-凝胶法合成类球形纳米钇铈掺杂氧化锆,以硝酸锆、硝酸钇、硝酸铈和氯化钠为原料,采用乙二醇溶胶-凝胶法制备钇铈部分稳定氧化锆纳米晶的具体方法。先按化学计量比96∶3∶1配制含硝酸锆、硝酸钇、硝酸铈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再按乙二醇与金属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之比0.8-8.6加入乙二醇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回流反应1-12小时至形成溶胶,使金属离子与乙二醇反应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配位聚合体;再在110-130℃下干燥6-50小时,得到固体凝胶。将凝胶中的氯化钠用少量水和乙醇洗去后置于马佛炉中在400-800℃下煅烧3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主晶相为四方相的类球形纳米钇铈掺杂氧化锆,其颗粒大小为60纳米左右。

    一种微波诱导溶液燃烧合成的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8976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299467.7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诱导溶液燃烧合成的反应装置,由微波炉,反应容器腔体上部、反应容器腔体下部、固定装置、升降支撑平台以及反应容器组成;微波炉腔体上部中间开口,后面设有微波源,前面设有开关的门,升降支撑平台置于微波炉腔体内底部;反应容器腔体上部的上部分呈颈状,其大小与微波炉腔体上部中间开口相适应,且有一个向上敞开的开口,其穿过微波炉腔体上部中间开口卡入微波炉腔体上部,并由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微波炉的上部中间开口处;反应容器腔体下部置于升降支撑平台上,反应容器置于反应容器腔体下部腔体内。本发明避免了燃烧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对微波炉腔体等的腐蚀,延长了微波炉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反应装置。

    一种高比表面积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四方相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4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3256.X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比表面积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四方相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制备目标产物的量,按照(Y2O3)x(ZrO2)1-2x(0.005≤x≤0.150)中锆和钇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八水合氯氧化锆和钇原料,钇原料经溶解转化成硝酸钇溶液,再将八水合氯氧化锆完全溶入;(2)向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可溶性盐和有机燃料,加热溶解,继续加热浓缩至粘稠状,放入温度为400~1000℃的加热炉腔内引燃,燃烧完成后,取出粉体;(3)对步骤(2)得到的粉体经洗涤、过滤,干燥。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溶液燃烧合成锆基氧化物过程中粒子烧结团聚严重、比表面积小的难题,其比表面积高达378m2•g-1,颗粒粒径在2.8nm左右,且原料更易得,价格更低廉,有利于工业化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