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25629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417117.X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造影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KMnF3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该造影剂具有极高的弛豫效率(23.15mM.S‑1)和低的r2/r1比值(3.23),用其制备的胶体溶液进行初步的动物核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该造影剂可用于小鼠脑部的对比增强成像。同时具有适合的体内保留时间,可成为新的医用核磁共振造影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97747.9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4/08 , G01N33/577
Abstract: 一种基于顺磁纳米Co探针间接富集的NMR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液体样品中致病菌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利用1抗捕获目标菌,利用1抗的抗体即2抗包被制备的顺磁纳米Co探针对目标菌进行富集、分离,利用纳米Co的顺磁特性对核磁共振衰减信号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检测出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菌。不同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为:顺磁纳米Co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线性关系,即纳米Co含量大,样品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1值越小,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品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11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97597.1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4/08 , G01N33/577
Abstract: 一种基于顺磁纳米Ni探针的NMR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致病菌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利用顺磁纳米Ni探针的顺磁特性对核磁共振衰减信号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菌。不同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为:顺磁纳米Ni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线性关系,即纳米Ni含量大,样品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值越小,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44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97634.9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4/08 , G01N33/577
Abstract: 一种基于顺磁纳米Fe探针的NMR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样品中致病菌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利用顺磁纳米Fe探针的顺磁特性对核磁共振衰减信号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检测出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致病菌。不同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为:顺磁纳米Fe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线性关系,即纳米Fe含量大,样品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值越小,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品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52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083581.5
申请日:2013-03-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21/31
Abstract: 一种基于γ-Fe2O3纳米粒子间接富集免疫磁分离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液体样本中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利用1抗特异性结合目标菌,利用γ-Fe2O3纳米粒子材料制备2抗免疫磁珠针对性地富集1抗标记的目标菌株,通过分离捕获了目标菌的纳米磁珠,再硝化反应使之转化为铁离子,检验铁离子从而间接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铁离子的量与目标菌显示出线性关系,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4306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68026.9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K4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肿瘤医学成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聚糖包覆AMnF3纳米晶作为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本发明提供正常组织细胞容易内吞,而病变组织细胞不易吞噬造,从而提高病变组织影像对比度的磁共振造影剂。所述造影剂为纳米核壳结构。还提供了造影剂的合成方法与体外理化性能表征,细胞与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血液保留时间。在原发性肝癌和结肠癌转移肝模型中,葡聚糖包覆AMnF3纳米晶增强的磁共振成像可以明显提高肝部肿瘤的可视度,最小辨别尺寸达到0.4mm。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281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531935.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乙二醇溶胶-凝胶法合成类球形纳米钇铈掺杂氧化锆,以硝酸锆、硝酸钇、硝酸铈和氯化钠为原料,采用乙二醇溶胶-凝胶法制备钇铈部分稳定氧化锆纳米晶的具体方法。先按化学计量比96∶3∶1配制含硝酸锆、硝酸钇、硝酸铈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再按乙二醇与金属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之比0.8-8.6加入乙二醇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回流反应1-12小时至形成溶胶,使金属离子与乙二醇反应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配位聚合体;再在110-130℃下干燥6-50小时,得到固体凝胶。将凝胶中的氯化钠用少量水和乙醇洗去后置于马佛炉中在400-800℃下煅烧3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主晶相为四方相的类球形纳米钇铈掺杂氧化锆,其颗粒大小为60纳米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3364428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19014.3
申请日:2013-01-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4/08 , G01N33/577
Abstract: 一种基于γ-Fe2O3的NMR纳米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液体样本中致病菌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利用γ晶型Fe2O3纳米材料制备免疫磁珠针对性的富集目标菌株,利用γ晶型Fe2O3的超顺磁特性对核磁共振衰减信号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致病菌。不同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为:超顺磁免疫磁珠,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线性关系,即免疫磁珠含量大,样品的T2/T1值越小,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530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98318.3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24/08
Abstract: 一种基于顺磁纳米Fe-Co合金探针间接富集的NMR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液体样本中致病菌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利用第1抗体捕获目标菌,利用第1抗体的抗体即2抗包被制备的顺磁纳米Fe-Co合金探针对目标菌进行富集、分离,利用纳米Fe-Co合金的顺磁特性对核磁共振衰减信号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致病菌。不同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为:顺磁纳米Fe-Co合金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线性关系,即纳米Fe-Co合金含量大,样品的T2/T1值越小,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45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97675.8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4/08 , G01N33/577
Abstract: 一种基于顺磁纳米Fe-Ni-Co合金探针的NMR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赖于建立的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致病菌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利用顺磁纳米Fe-Ni-Co合金探针的顺磁特性对核磁共振衰减信号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致病菌。不同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为:顺磁纳米Fe-Ni-Co合金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线性关系,即纳米Fe-Ni-Co合金含量大,样品的T2/T1值越小,在一定范围能够定量检测目标菌。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样本中有害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从而可以作为大批待检样品的快速筛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