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918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0220.8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14 , C04B35/5833 , C04B35/583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BN-MAS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氮化硼基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氮化硼陶瓷材料生产中烧结温度过高、烧结压力过大导致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一种BN-MAS陶瓷复合材料由MgO粉末、Al2O3粉末、非晶SiO2粉末和六方BN粉末制成。制备方法为:一、称量;二、球磨制浆;三、干燥制粉;四、装模预压;五、烧结处理,即得BN-MAS陶瓷复合材料。本发明的BN-MAS陶瓷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9.4%,抗弯强度为213.2MPa±24.8MPa,介电常数为5.81,介电损耗角正切值为6.57×10-3。本发明应用于BN-MAS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95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89785.4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18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超低热膨胀系数的堇青石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堇青石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堇青石陶瓷材料制备过程复杂,制备的堇青石陶瓷材料中α型堇青石含量低,弯曲强度低,热膨胀系数高的技术问题。一种超低热膨胀系数的堇青石陶瓷材料由氧化镁粉末、纳米氧化铝粉末和非晶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制成。制备方法为:一、称量;二、球磨制浆;三、干燥制粉;四、烧结处理,即得堇青石陶瓷材料。本发明的堇青石陶瓷材料的致密度达99.9%,抗弯强度可达到220.5~332.7MPa,介电常数达到4.81~6.75,热膨胀系数为0.5×10-6~1.8×10-6℃-1。本发明应用于堇青石陶瓷材料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3226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5823.0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84 , C04B35/583
Abstract: 一种具有球形气孔结构的BN/Si3N4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多孔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陶瓷材料由于气孔重叠和气孔形状不规整而导致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方法为:一、制备混合粉体;二、制备浆料;三、制备干燥后的生坯;四、将干燥后的生坯在空气炉中进行脱脂和脱除造孔剂处理,然后进行烧结,即得到具有球形气孔结构的多孔BN/Si3N4复合陶瓷。本发明适用于航空航天和机械工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14511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6226.5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1/00
Abstract: 一种BN-Si2N2O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氮化硼基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氮化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存在制备成本高、效率低和难于制备大尺寸氮化硼基陶瓷构件的问题。一种BN-Si2N2O复合陶瓷由非晶态纳米二氧化硅、氮化硅粉末和六方氮化硼粉末制成;方法:一、称量;二、球磨制浆料;三、干燥制粉;四、预压成型;五、冷等静压处理;六、烧结处理,即得到BN-Si2N2O复合陶瓷。本发明优点:降低了制备成本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制备大尺寸氮化硼基陶瓷构件的难度。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BN-Si2N2O复合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1434488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209685.5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6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磷酸盐为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复合陶瓷及制备方法,它是一种将磷酸盐引入氮化硅,并通过冷压后无压烧结的方法得到的氮化硅基复合陶瓷,包括氮化硅粉体和磷酸盐粉体,磷酸盐粉体包括磷酸钙或磷酸铝,其质量占总质量的10~20%,原料的纯度均在99%以上,粒径在1~20μm。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氮化硅粉体和磷酸盐粉体按照质量比8∶2~9∶1配比混合,原料的纯度均在99%以上,粒径在1~20μm,其次是混合粉末的预压成型和冷等静压处理,最后对其进行无压烧结,其中,磷酸盐粉体为磷酸钙或磷酸铝,其质量占总质量的10~20%。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制成效率高等优点,而且还具有可以制备复杂形状构件的特点,适于制造航天防热等核心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67103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73010.7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3/14
Abstract: 常压干燥制备纤维强韧SiO 2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纤维强韧SiO 2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大尺寸纤维增强SiO 2 气凝胶对设备条件要求过高的问题。本发明纤维强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经溶胶凝胶、老化、溶剂置换、表面修饰、清洗以及干燥处理后得到纤维强韧SiO 2 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好等特点。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强韧化SiO 2 气凝胶复合材料可根据纤维预制体的形式和特性制成柔性和刚性复合材料,块体完整、憎水、热导率低。本发明纤维强韧SiO 2 气凝胶复合材料在保温隔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80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307688.7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33 , C04B35/645
Abstract: 氮化硼基复合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陶瓷透波材料的耐热性、抗热冲击性和介电性能不足的问题。氮化硼基复合陶瓷透波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5%~15%非晶态SiO 2 粉末、0~10%AlN粉末和75%~95%六方氮化硼粉末制成。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用非晶态SiO 2 粉末、AlN粉末和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浆料;二、烘干,研碎后过筛,得到混料;三、装入石墨模具中,预压;四、热压烧结,然后随炉冷却,获得氮化硼基复合陶瓷透波材料。本发明氮化硼基复合陶瓷透波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介电性能均达到天线罩材料的要求。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735099.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5 , C04B35/645 , C04B35/626 , C04B35/628
Abstract: 一种具有PDCs‑SiBCN三维网络包覆结构的亚稳态SiBCN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陶瓷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无法制备大尺寸致密SiBCN亚稳态陶瓷的问题。方法:一、非晶MA‑SiBCN纳米粉体制备;二、包覆粉体的制备;三、包覆粉体的温压‑裂解‑烧结三段式烧结工艺。本发明用于具有PDCs‑SiBCN三维网络包覆结构的亚稳态SiBCN陶瓷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697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38210.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直写式3D打印技术制备复相陶瓷的方法,它属于陶瓷材料增材制造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陶瓷前驱体直写打印后,坯体从聚合物至陶瓷的热解过程存在构件线性收缩率及孔隙率高,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方法:一、称取;二、制备陶瓷浆料;三、3D打印;四、固化及热解。本发明通过改变针头直径大小即可实现形状复杂、不同分辨率且低收缩、高陶瓷产率、良好的力学及介电性能的立体陶瓷构件一体化成型。本发明用于利用直写式3D打印技术制备复相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655234.0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581 , C04B35/583 , C04B35/584 , C04B35/593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陶瓷材料,包括如下原料:AlN与氮化物,所述氮化物选自VN、TiN、ZrN、CrN、BN、Si3N4中的至少3种;或者,AlN与单质,所述单质选自V、Ti、Zr、Cr、Ni、B、Si中的至少3种;或者,AlN与氧化物,所述氧化物选自VO2、TiO2、ZrO2、Cr2O3、B2O3、SiO2中的至少3种;或者,AlN、氧化物和单质,所述氧化物和单质至少含有3种不同原料,所述氧化物选自上述氧化物中的至少1种,所述单质选自上述单质中的至少1种。通过上述粉体的相互掺杂,制备的陶瓷材料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具有热导率正温度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