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91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3441.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19/60 , C12P7/6436 , C07H17/065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色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豆皮花色苷油酸酰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将黑豆皮花色苷用助溶剂溶解,与酰基供体加入到干燥后的反应介质中,连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脂肪酶,再加入#imgabs0#分子筛,并将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氛围置换为氮气,反应后得到黑豆皮花色苷酰化反应原液;反应原液经过抽滤除酶、液液萃取和正相硅胶柱层析提纯进行分离、干燥,即可得油溶性黑豆皮花色苷油酸酰化产物。本发明将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作为酰基供体,采用低纯度花色苷提取物为原料进行酰基化反应,反应利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抑制油酸的氧化,通过筛选合适的反应溶剂和条件,反应转化率大大提高,并提高了花色苷的亲脂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927901.5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391/00 , B01J19/00 , B01J1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锌、铁还原制备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方法以及装置。以硒代胱氨酸为原料,采用锌或铁还原生成硒代半胱氨酸,然后加碘甲烷乙醇溶液甲基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无水乙醇,析出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固体。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产率较高,没有有害物质残留,产品更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946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199370.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包水乳液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甾醇稳定的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植物甾醇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热溶解得到植物甾醇的乙醇溶液,然后与水混合再除去乙醇,得到植物甾醇颗粒的水分散液,将水分散液与油相混合均质即得到油包水Pickering乳液;或者将水分散液干燥得到植物甾醇粉末,将植物甾醇粉末分散于油相中,再与水混合,通过均质得到油包水Pickering乳液。该方法与传统的油包水型颗粒稳定剂制备方法比较,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或化学修饰即生产出稳定性好的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8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546476.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21/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丙烯醛探针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醛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丙烯醛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14H9NO4S或C15H11NO4S。所述丙烯醛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和甘氨酸、三乙胺在溶剂a中混合后加热回流反应得到N‑乙酸基‑4‑溴‑1,8‑萘酰亚胺;N‑乙酸基‑4‑溴‑1,8‑萘酰亚胺和硫化钠在溶剂b中混合反应得到C14H9NO4S;C14H9NO4S和对甲苯磺酸在溶剂c中加热回流反应得到C15H11NO4S;本发明丙烯醛探针实现了对水环境或食品样品中丙烯醛的特异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实现了对活细胞中丙烯醛的荧光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6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27930.1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391/00 , C07C227/16 , C07C22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转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硒代蛋氨酸的合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具体为将高丝氨酸、二氯亚砜、乙酸、盐酸(或氢溴酸)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然后过滤收集滤渣为氯代高丝氨酸盐酸盐;将滤渣加入由硒粉、强碱性物质、吊白块混合后反应生成的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过滤后获得中间产物二硒代高丝氨酸;将中间产物溶于强碱溶液中,加入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碘甲烷反应,再加入无水乙醇,析出固体即为硒代蛋氨酸。本发明反应温和,安全可靠,且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89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5441.2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11/70 , G01N3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中,将丙烯醛与丝氨酸进行恒温加热反应,后续处理,获得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所述丙烯醛与丝氨酸的摩尔比为1∶(1~3)。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获得产物产率高,纯度高。所述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28475.6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39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廉价吊白块为还原剂温和制备硒代胱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硒粉、强碱性物质、吊白块装入反应器,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在一定温度搅拌一定时间;步骤二,将3‑氯‑L‑丙氨酸配制成pH=6‑10的水溶液,然后加入步骤一的反应器中,继续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经加酸、过滤后回收过量硒粉用于下次反应,加碱至pH=6‑8,静置后,过滤得滤渣为硒代胱氨酸,滤液蒸发处理,收集固体废弃物。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反应过程温和可控,并且使硒代胱氨酸的合成成本大幅下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1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856967.2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9B61/00 , C09B67/54 ,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色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属于天然色素提取及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善了干燥方式,并通过深晶低共熔溶剂及微波萃取联合超声波辅助对果渣中花色苷进行提取,建立有效、系统的花色苷提取、分离、提纯的工艺,克服传统天然花色苷提取方法效率低、产品有机溶剂残留、安全性低的缺陷。同时,对果渣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将果渣变废为宝,减轻果汁加工企业处理副产物的负担,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115563.0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溶性黑豆皮花色苷酰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天然色素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分子筛将反应介质干燥,将酰基供体和黑豆皮花色苷用助溶剂溶解后,按照1‑15:1的摩尔比加入干燥后的反应介质中,连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脂肪酶,最后加入分子筛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反应得到黑豆皮花色苷酰化反应原液;反应原液经过前处理,然后通过液液萃取和层析进行分离,干燥,即可得到棕褐色粉末状的油溶性黑豆皮花色苷酰化产物。本发明利用酶法修饰花色苷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花色苷的油溶性,水溶性花色苷经本方法酰化后可溶于油相,扩展了天然花色苷的应用范围;同时提高了花色苷的稳定性,提高了花色苷修饰后的纯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23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106575.5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5‑羟甲基糠醛‑半胱氨酸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检测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5‑羟甲基糠醛与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5~1:15置于水溶液中,避光加热反应,得到5‑羟甲基糠醛‑半胱氨酸加合物。本发明方法合成得到5‑羟甲基糠醛‑半胱氨酸加合物,通过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以及C18反相硅胶树脂层析法,无需结晶操作,即可得到高达99%高纯度的目标加合物,具有方法简单高效,产品纯度高的特点,可应用于食品中加合物检测,以此为标准品,检测食品中加合物的含量;可为食品中加合物的检测分析提供标准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加合物在检测食品加合物中的检测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