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6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08378.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数字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构建地铁车站出入口协同设计体系,地铁车站出入口协同设计体系包括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的协同设计;根据通用设计平台Revit,建立地铁车站出入口协同设计体系下的建筑专业‑结构专业间数据模型协同交互策略;基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间数据模型协同交互策略,进行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工具的开发;对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工具的功能组件进行定义,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工具的功能组件包括创建体量组件、创建模型组件、模型改动更新组件、结构开槽组件和设计出图组件。本发明满足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设计精度、效率及综合性能的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0773.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管片连接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转动连接在内管上,内管上连接有锁定件,锁定件的端部远离外管设置,外管两端内壁均设有螺纹部,内管两端侧壁各设有一个滑槽,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滑块安装在伸缩管端部的内壁上,伸缩管端部的螺纹与螺纹部螺纹连接,通过正转或反转外管,进而对伸缩管进行移动,最终调节机构的整体长度增加或减小,随后将机构一侧插设在安装槽内,锁定件对一个安装槽锁定,当两个管片端部相接触后机构插入另一个安装槽内,并对另一个安装槽锁定,调整过长度后的机构,极大地提高了对于不同深度与内径的安装槽的适应的能力,提高了机构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8896.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40/295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城轨领域大模型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作为输入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提高数据的质量;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添加标签,以便数据的关键特征被更好的理解以及学习;通过数据维护对标注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动态管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城轨领域大模型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的方法及系统,涵盖了数据采集、预处理、标注、维护和安全等多个方面。提升了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程度,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模型训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3891.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减振预应力盾构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预应力管环和预应力系统,预应力管环包括预应力减振块、预应力锚固块、预应力邻接块和预应力封顶块,预应力系统包括环向预应力系统和纵向预应力系统,预应力管环由多个管片分块拼装而成,通过预应力系统施加环向和纵向预应力,隧道洞通或盾构开挖一段距离后进行孔道压浆和锚固槽填充,以形成整体减振预应力盾构隧道结构,通过预留孔道后张拉与预留重复使用服务孔同孔位换索方法使隧道结构实现超长服役年限。该施工方法包括:预制管片分块;拼装预应力管环,并施加环向和纵向预应力;隧道洞通或盾构开挖一段距离后进行孔道压浆和锚固槽填充,最终形成整体减振预应力盾构隧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8723.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40/177 , G06F1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区间结构数据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线路数据表格,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的线路点数据,并构建二维与三维曲线;根据区间的开始里程以及跨距计算待布置结构在二维曲线上对应的二维坐标系;然后根据二维坐标系计算三维坐标系;根据点的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得到相应点的坐标变换矩阵,从而生成三维空间中心线;根据三维空间中心线生成区间结构BIM模型;并向区间结构BIM模型中添加区间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区间结构数据设计方法及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区间结构数据模型的设计精度以及生成效率,所含数据信息也能为后续智能建造提供完整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87973.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掘进过程中位姿调整边界求解方法,包括:确定盾构参数和管片几何尺寸参数;构建坐标系统,获取盾构当前位姿信息;根据盾构当前位姿信息,求解盾构位姿变换矩阵;明确盾构推进机构约束条件,并基于盾构参数和管片几何尺寸参数以及盾构当前位姿信息和盾构位姿变换矩阵,构建盾构位姿约束方程;根据盾构位姿约束方程,求解盾构位姿调整边界。本发明提供的求解方法,通过构建盾构位姿约束方程,求解盾构位姿调整边界,帮助盾构司机认清盾构当前位姿状态下的位姿调整边界,保障盾构掘进安全和推进机构安全,并可进一步直观形象地绘制出盾构机在给定位置或姿态下的位置调整边界或姿态调整边界,使得求解结果能够被可视化地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6421.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拱盖法隧道拱脚托梁临界宽度设计验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拱脚托梁下方岩体参数;获取拱盖法隧道断面设计参数;判断隧道属于深埋还是浅埋;计算对应隧道垂直压力荷载;计算作用在单侧托梁上竖直方向的荷载;分别获取塑性条件下的托梁临界宽度以及脆性条件下的托梁临界宽度,选用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托梁临界宽度b的取值。本发明提供的拱盖法隧道拱脚托梁临界宽度设计验算方法及系统,在本发明中不仅考虑了传统塑性破坏的可能性还考虑了脆性破坏的可能,进而实现了能实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能降低拱盖托梁法大跨暗挖车站的工程造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03889.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隧道加固密封结构及隧道加固密封方法。密封堵头包括:堵头本体,设在隧道加固体在隧道纵向上的至少一端,其具有沿隧道纵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隧道加固体连接固定,第二端紧邻隧道加固体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槽口正对隧道既有结构;柔性堵头,内嵌在限位凹槽内并与限位凹槽过盈配合,其具有沿隧道径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适于在非工作状态下自由变形,工作状态下第一面与隧道既有结构紧贴,使得柔性堵头封堵缝隙的口部。利用本发明的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能够有效封堵隧道加固体与隧道既有结构之间的缝隙,同时堵头可拆卸,使得堵头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及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3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2577.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受拉区定向纤维增强的隧道加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加固方法。隧道加固结构包括波纹复合材料板,波纹复合材料板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相邻外弧面单元之间形成外腔,相邻内弧面单元之间形成内腔,外腔中固定有外腔盖以封闭外腔;波纹复合材料板材料为碳纤维片状模塑料CF‑SMC,受拉区采用连续碳纤维SMC,并沿受拉方向定向分层铺设,受压区采用短切碳纤维SMC,纤维铺设方向不固定;并且波纹复合材料板适于设置在隧道内以支撑隧道,其底端与道床抵接,使得波纹复合材料板周向成环形成拱效应,以将荷载传递至道床。本发明提供的隧道加固结构对破损严重或收敛变形过大的隧道在隧道内部进行加固,考虑隧道收敛变形状态的影响,能够对不同收敛变形特征的隧道结构危险区域进行重点增强,加固方式工艺简单,加固结构刚度高,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77797.5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疏散设施布局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建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确定疏散设施布局的限制条件和布局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形式;基于启发式检索算法对所述布局优化问题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优设施布局和在所述最优设施布局下的疏散性能。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对现有地铁车站疏散设施布局进行全局优化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