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动弹簧的通风波纹管、气动弹簧以及气动弹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6989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21548.9

    申请日:2011-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052 F16F9/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弹簧(10)的空气波纹管(14),尤其是商用车辆的空气波纹管,包括:车轴侧区域(18)和轴身侧区域(16),其中所述车轴侧区域(18)能够设置在柱塞(50)上并且能够通过在第一压缩位置与第二伸出位置之间的压缩或伸出运动而移动,所述空气波纹管还包括内部空间(11),所述内部空间能够经由与压缩空气管线(13)连接的压缩空气开口(12)而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空气波纹管(14)还包括阀门(20),所述阀门与大气相通以使所述内部空间(11)通风,其中所述阀门能够通过向所述阀门施加存在于所述内部空间(11)中的压缩空气而移动到关闭位置。

    空气弹簧
    8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88080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80002181.5

    申请日:2013-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05 B61F5/02 F16F9/04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弹簧,其包括上表面板,下表面板以及将上表面板和下表面板连接起来的隔膜(50)。隔膜(50)具有内周侧带有开口的环形形状。在隔膜(50)中,上表面板接触部分(52)是限定了开口并且与上表面板接触的区域,上表面板接触部分(52)包括变形部分(56),变形部分(56)通过与支撑板(11)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以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侧突出。变形部分(56)与当从变形部分(56)观察时位于下表面板侧的所述滑动部件(12)接触。

    铁道车辆用轴弹簧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94925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010143175.X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进行锐意研究开发提供进行了改进而不会引起乘坐舒适性恶化地可提高耐久性的铁道车辆用轴弹簧。该铁道车辆用轴弹簧在主轴(1)和与该主轴具有相互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轴心(P)的外筒(2)之间夹装积层橡胶结构的弹性部(3)而成,该积层橡胶结构的弹性部(3)在与轴心(P)同心或大体同心的状态下在径向内外方向交替层积多个橡胶层(4A、4B、4C)和一个或多个硬质隔壁(5),其中,在多个橡胶层(4A、4B、4C)之中,外侧橡胶层(4C)由弹簧常数高的橡胶材料构成,中间橡胶层(4B)由弹簧常数中等的橡胶材料构成,内侧橡胶层(4A)由弹簧常数低的橡胶材料构成。

    空气弹簧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7545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029926.9

    申请日:2013-01-25

    Inventor: 泽隆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其能够通过有效地发挥止动部件的弹性而提高放气时的缓冲性。空气弹簧(1)具有外筒(11)、下面板(12)、隔膜(13)、橡胶下板(15)、内置止动部件(16)、止动部件金属件(17)。在下面板(12)的与外筒(11)相对的第2相对面(12a)上形成有引导部(12b),该引导部(12b)在沿主载荷方向的方向上凸出,在与主载荷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止动部件金属件(17)相对。止动部件金属件(17)的与引导部(12b)相对的止动部件外表面(17a)及引导部(12b)的与止动部件金属件(17)相对的引导部内表面(12c)中的至少一个面,成为动摩擦系数减小的面。

    一种并联空气弹簧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4423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94568.3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空气弹簧,主要由上气腔、下气腔、位于两者之间的浮动活塞以及并联气腔固定架构成,其中,上气腔的上边缘、下气腔的下边缘与并联气腔固定架固定连接,上气腔的下边缘、下气腔的上边缘与浮动活塞固定连接,并联气腔固定架与固定基座连接,浮动活塞与需要隔震和缓冲的装置连接,进而实现本发明的隔震和缓冲作用。所述的上气腔和下气腔的单独刚度可通过变截面、不同体积及不同的充气压力等进行改变,可以根据隔震和缓冲的不同刚度需求进行选择,进而得到多种不同的可变的整体刚度。

    空气弹簧及其制造方法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1023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80054594.9

    申请日:2011-03-28

    Inventor: 安永裕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0454 F16F1/44 F16F1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结构变复杂且能够确保气密性的空气弹簧。具体而言,该空气弹簧具备上面板(1)、下面板(2)、安装在上面板(1)和下面板(2)之间的筒状可挠性构件(3)、安装在下面板(2)的弹性限位器(4)。其中,下面板(2)和弹性限位器(4)一体粘接,更详细地讲,下面板(2)具有用于与可挠性构件下端部的胎圈部(3b)嵌合的胎圈承受部(8)、和形成在比胎圈承受部(8)更靠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部(9),在凸缘部(9)设置有避免凸缘部(9)与可挠部(3c)进行接触的橡胶垫(18),橡胶垫(18)硫化粘接于凸缘部(9)。

    空气弹簧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3358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38860.X

    申请日:2013-01-31

    Inventor: 泽隆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其能够维持放气时的良好的缓冲性,并抑制车体的下沉量及止动部件的耐久性降低。空气弹簧(1)具有:外筒(11)、下面板(12)、隔膜(13)、外部止动部件(14)、橡胶支撑板(15)、内置止动部件(16)、限制金属件(17)。在限制金属件(17)上形成有弯曲部(17a),其以向第2相对面(12a)侧接近的方式而凸出。在第2相对面(12a)上形成有密封部(22b),其在放气时,在与主载荷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弯曲部(17a)相对。弯曲部(17a)及密封部(22b)形成为,在放气时,弯曲面(17b)和密封部内壁面(12c)在主载荷方向上彼此沿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