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1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90472.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建隧道内有轨运输安全运行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在建隧道洞内的一侧侧墙上,且沿隧道走向铺设通信线缆;步骤二、在有轨运输编组上设置障碍检测装置、车载控制终端和车载基站;在隧道内轨道上需要变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道岔控制器和道岔;隧道内设置限速标识;轨道上设置轨道读卡器和轨道标识卡;施工人员佩戴人员标识卡,有轨运输机车上设置有轨运输机车标识卡;有轨运输车辆上设置有轨运输车辆标识卡;步骤三、当同一个轨道上的两列有轨运输编组接近时,通过两列有轨运输编组的定位信息,控制平台形成预警信息。采用该预警方法可实现有轨运输获得运行前方的隧道环境信息并发出安全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580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1183.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和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原施工隧道轨道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旨在应对高温高湿及传感器与照明设施不完善的极端环境;其方法包括在运送物资的列车端部设置超声波、短波红外及超光谱成像设备进行多模态数据采集,通过多尺度卷积与光谱融合提取几何与光谱特征;系统利用光谱‑几何特征协同优化和主动学习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更新,确保模型在环境变化中的自适应性和识别精度;最后,通过实时预测和强化学习模块实现路径优化,以保障轨道识别的精确度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在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检测准确性和系统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9904.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洪开荣 , 杨朝帅 , 王华 , 林春刚 , 牛富生 , 刘永胜 , 王光辉 , 宋妍 , 王百泉 , 胡杰 , 张丹枫 , 熊炎林 , 种玉配 , 陶志刚 , 李哲 , 谢韬 , 潘岳 , 张理蒙 , 王玥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常规三轴应力状态畸‑体能量比岩爆判据方法,适用于岩石实际应力状态满足#imgabs0#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在围压等于转化压力条件下的岩石临界破坏体变能密度Ws,c;步骤二、岩爆初判据;步骤三、求得在Ws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5895.2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围岩裂隙定位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围岩的掌子面图像;获取所述掌子面图像的灰度图像;对所述灰度图像增强得到增强图像;提取所述增强图像内的裂隙特征;选择知识库中与所述裂隙特征接近的至少两个所述标准模板的标准特征;评价所述裂隙特征与每个所述标准特征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小于一阈值的所述标准特征为所述裂隙特征的真实裂隙。本发明首先对掌子面的灰度图像进行增强,再利用增强后的灰度图像与标准模板进行相似度对比的方式,快速对掌子面的裂隙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73037.0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达强 , 杨朝帅 , 罗斌智 , 王华 , 费建波 , 林春刚 , 牛富生 , 邹翀 , 高广义 , 尹健昊 , 熊阳阳 , 王光辉 , 黄斐 , 张懿 , 郑若泓 , 卫心怡 , 周志彬 , 田洪义 , 侯京通 , 李嘉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涨壳式低预应力吸能锚杆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锥头、涨壳片,内杆和套杆,锥头的后端和内杆在轴向上相连接,其中:锥头由前到后包括轴向上相连接的圆锥段、圆台段和圆柱段;涨壳片,为圆柱形壳体,同轴套设于锥头外;在锥头朝向后端涨壳片方向移动时,圆台段的大直径部分向后进入涨壳片,涨壳片径向向外变形;内杆,为柱状杆体,其后段的上下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凸起,多个第一弧形凸起间隔设置;套杆,为柱状壳体状,在各半圆柱壳体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弧形凸起;套杆同轴套设于内杆外,第二弧形凸起和第一弧形凸相咬合。该锚杆锚固牢固,延伸性能优,可适用于软岩大变形或硬岩岩爆地层加固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7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613877.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马勤国 , 赵希望 , 牛富俊 , 蒋望涛 , 潘卫东 , 唐标 , 刘石磊 , 王栋 , 马国栋 , 吴元金 , 周川川 , 李治国 , 赵军喜 , 朱行迁 , 高华勇 , 蔡征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严寒地区高速铁路隧道的保温防冻结构,包括:初期支护,由混凝土喷射于所述开挖隧道围岩表面凝固而成。波纹钢管,为多根,各根波纹钢管均凹折为半圆形,且与初期支护的横断面的形状相一致;多根波纹钢管均紧贴于初期支护内壁,且沿隧道纵向并列排布;各根波纹钢管的两端均各位于隧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轻质混凝土层,由轻质混凝土喷射于各波纹钢管的内壁凝固而成;防水层,铺设覆盖于轻质混凝土层内壁面;二次衬砌,施作于防水层内壁,且与防水层紧密贴合;保温板,布设且覆盖于二次衬砌的内壁面。该保温防冻结构一种能够减少和缓解围岩及二衬冻胀变形,具有保温作用;且能防止保温板及隧道结构发生脱落而影响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97274.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计顺 , 黄小福 , 李际港 , 陈海军 , 王华 , 熊阳阳 , 黄斐 , 吴利军 , 种玉配 , 陈茜 , 高梦洋 , 李亚 , 陈芳娟 , 程敏 , 刘兆 , 张凡 , 姬祥 , 陈磊 , 王长栋 , 郭子龙 , 李资健
IPC: E21D9/14 , E21D11/10 , E21F17/103 ,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超大矩形顶管隧道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左线隧道内设有左右排布顶管隧道一和顶管隧道二;右线隧道内设有左右排布的顶管隧道三和顶管隧道四;步骤二、对各顶管隧道底部进行注射水泥浆基础加固;步骤三、对上部及下部土体加固;步骤四、沿顶管隧道的纵向长度走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钢支撑;步骤五、切割顶管隧道一和顶管隧道二间的中间侧墙,以及顶管隧道三和顶管隧道四间的中间侧墙;步骤六、分别在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内的环向一周绑扎钢筋笼,进行二衬浇筑;步骤七、割除竖向钢支撑。采用实现方法,施工期间的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的较少缝隙减少了灌水、结构安全等风险,保证了隧道施工环境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119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651217.X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7/26 , C04B7/24 , C04B7/153 , C04B7/14 , C04B16/06 , C04B20/02 , C04B12/04 , C04B22/06 , C04B111/76 , C04B111/3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冻融性能好的惰性壁后注浆材料,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组成:铁水脱硫渣超细粉6.5%~8%;减水剂0.3%~0.4%;改性碱性激发剂3.5%~5%;河砂45%~49%;水20%~23%;改性聚丙烯纤维0.1%~0.2%;碱性功能复合剂0.3%~0.4%;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矿渣微粉14%~16%;粉煤灰3%~4%;硅灰1%~2%;上述原料总含量为100%。该惰性壁后注浆材料抗冻融性能好,凝结时间短、抗压强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1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151547.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重构理论的巨跨蛏型地下洞库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如下:步骤一、原位测试确定待开挖洞库处的围岩应力σ0。步骤二、计算洞库岩壁的切向应力σθ。步骤三、根据切向应力σθ的取值,把洞库周向围岩分为四个解构应力场分区,分别为拱顶部位应力受拉区、拱肩部位非应力集中区、拱墙部位应力集中区和仰拱部位非应力集中区。该方法将超大跨度扁平蛏型断面地下洞库的开挖解构应力场划分为四个分区,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分区进行支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43617.7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6F30/27 , G06F30/10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岩石非线性本构关系的确定方法,其中,岩石压缩过程控制参数的选定方法,包括如下:根据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将岩石压缩过程的变形依次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在由第一阶段转变为第二阶段时,对应的应力值和应变值分别为σA和εA;在由第二阶段转变为第三阶段时,对应的应力值和应变值分别为σB和εB;第二阶段的变形模量为E;在由第三阶段转变为第四阶段时,对应的应力值和应变值分别为σC和εC,第四阶段结束时,对应的应力值和应变值分别为σD和εD;选定σA、εA、σC、εC、σD、εD和E中的至少三个数值作为控制参数,其中,数值中必须包括E。使用该方法可实现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计算量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