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0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6416.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轴流泵内失速流场的翼形导流罩优化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卧式轴流泵站的三维水体模型,选取翼形导流罩优化参数并采集样本数据,绘制装配有翼形导流罩的前导叶的三维水体模型进行分析;构建目标函数,计算各组参数样本数据的目标函数值;通过PSO‑BP神经网络算法对翼形导流罩的优化变量与目标函数进行回归优化,获得最佳的优化参数组合;基于得到的最佳的参数组合方案,构建翼形导流罩,安装于卧式轴流泵前导叶上。本发明构造的翼形导流罩可以有效消除叶轮进口附近的不良流态,改善水泵的进水条件,并拓宽卧式轴流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2051.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流泵的叶片及制造方法,属于轴流泵技术领域,包括叶片主体,所述叶片主体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翼刀条和第二翼刀条;第一翼刀条和第二翼刀条分别固定在叶片主体的相同叶高处;第一翼刀条和第二翼刀条均与叶片主体对应的叶高处弦长相等。本发明通过第一翼刀条和第二翼刀条,能够在流量减少时,通过物理拦截的方式,减弱叶轮出口处的轮毂侧形成的二次回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1259.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诗怡 , 黎东洲 , 顾昊 , 陈靓 , 梁云辉 , 范子武 , 刘国庆 , 刘建龙 , 冯俊 , 乌景秀 , 刘思恩 , 杨帆 , 杨光 , 马剑波 , 杨奕 , 吴皓明 , 王波 , 巢予恬
IPC: G06Q50/26 ,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生命线内涝风险评估快速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关键数据;基于关键数据构建包含地表层、地下管网层与生命线设施层的多层叠置网格模型;以多层叠置网格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先计算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积水深度分布数据,利用预计算的方法插值得到实况降雨强度下的积水深度值;将积水深度值与生命线设施进行叠加,计算生命线设施的受淹风险程度;对积水深度分布数据以及受淹风险程度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实现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积水深度分布的预计算与实时插值,在实况降雨条件下,无需进行复杂的实时计算即可快速获得精确的积水深度分布,大幅缩短了模拟时间,为城市内涝应急响应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3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370499.X
申请日:2022-04-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鹰隼翼型叶片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及发电装置和控制方法,该水轮机包括壳体、转轴和多个叶片;叶片为仿生鹰隼翼型,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为弧形,厚度方向的顶部流线为弧形,底部为平面;沿其长度方向,叶片宽度由窄变宽再变窄,叶片厚度由薄变厚再变薄;所述叶片末梢端翻折形成小翼,小翼的长度为叶片整体长度的5‑10%。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的叶片参考鹰隼翼型,叶片厚度方向的顶部流线为仿生鹰翼流线,从而提高装置获能效率,叶片一侧的边缘呈锯齿状,降低运转噪音。通过在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上设置电机,根据潮流的流速和方向,调节叶片的偏转角度,减少阻力,从而使水轮机提高获能效率,同时能减少力对整个水电机组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605262.0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节叶片数量的轴伸贯流泵用导流装置及控制方法,导流装置包括导流主体、调节机构、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流量传感器设置于轴伸贯流泵前导叶区进口处;导流主体包括导流叶片和导流轮毂,导流叶片包括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的形状相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相邻的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之间的夹角,流量传感器和调节机构的电器组件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在轴伸贯流泵出水流道弯管段内增设导流装置,导流叶片是基于平面渐开线沿导流轮毂中心轴线轴向拉伸,在空间上与轮毂中心轴线平行,这使得导流叶片能够有效对流道内水流进行引导,消除流道内旋涡。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3719.4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G06Q10/0635 , G08B21/18 , H04L67/12 , G06N20/0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模型的水利安全预警系统,涉及水利工程预警技术领域,包括水利环境数据监测模块和预警模块,所述水利环境数据监测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本系统还包括AI学习分析模组。本发明AI学习分析模组依靠主模型生成模块生成水利模型,并依靠模型模拟模块进行水利模型运行,预判在实时条件下是否会发生险情,并且AI学习分析模组依靠检索引擎从网络上检索水利相关信息,并根据数据筛分模块将对应数据筛分出来,然后根据实时相关网络数据调整生成的模型以及模型运行的设定参数,以便于更加精准预判可能发生的险情,即依靠AI主动学习建模,避免仅依靠固定规则进行评判,影响风险识别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83018.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湖泊生态监测管理方法与系统,该管理方法包括获取被监测湖泊的湖泊特征以及多个维度的监测数据;基于湖泊特征以及多个维度的监测数据,确定被监测湖泊的多个风险值;基于多个风险值,生成预警信息,并向用户发出提示以及执行人工干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267864.0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南京禹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H04L9/40 , H04W12/033 , H04W12/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本用于水利工程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接收暂储;S2:数据加密处理;S3:数据链路建立;S4:数据安全传输;S5:数据传输反馈,本发明在前端以及接收端之间建立传输链路,该链路建立在区块链以及5G网络的基础上,且对5G网络进行终端侧加密、RAN加密、承载加密和核心网加密,设置不同的加密算法,从而在保证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不需对5G网络进行整体加密,减少了数据成本同时得到更具有针对性的数据保护机制,以此保证了水利工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且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其传输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77660.8
申请日:2022-09-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F03D9/11 , F03D1/06 , F03D13/25 , F03D7/02 , F03D17/00 , F03B13/26 , F03B3/12 , F03B11/00 , F03B15/00 , C25B1/04 , C25B9/65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36 , H02J15/00 , C02F1/04 , E02B9/00 , E02B9/02 , E02B9/04 , E02B7/52 , E02B7/50 , H01M8/0656 , B63B35/44 , B63J1/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口的海洋能耦合发电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与内河的交汇口处的浮式平台,浮式平台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潮流能水轮发电机构、制氢储能机构、控制器和锚固组件;制氢储能机构包括蓄电池、海水淡化装置、氢气电解装置、氢气液化装置以及储氢装置。本发明中,通过将水轮机装置与抗压耐腐的闸门发电装置有效排布与结合,实现了潮流能的二次发电;通过闸门抗压面板与水轮机消能作用有效缓解闸门冲刷。通过将风力发电机组和潮流能发电机组结合在一起,同时集聚了风能和潮流能;通过加设制氢储能装置,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引发的弃风弃电等电网消纳问题;在原有叶片基础上设计了仿生叶片、优化了变桨系统,提高了获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1288.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G06F30/20 , G06N3/12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惯容减振系统的野外作业平台动力学建模及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S1:建立表示地基土与明置圆盘基础之间垂直相互作用的锥体模型,计算地基土与野外作业平台支腿底盘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阻抗;S2:建立考虑SSI效应的含惯容减振系统的野外作业平台模型的运动控制方程,推导振幅放大因子的解析表达式;S3:以作业平台位移振幅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以作业平台位移振幅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得到三种惯容减振系统的最优刚度、最优阻尼的数值解,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适用于工程的经验公式。本发明可为野外作业平台的减振设计提供设计方法,提高其施工作业的动力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