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5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88667.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扦插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扦插池冬季保温装置及其施用方法,包括扦插池,所述扦插池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挤塑板,所述挤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上方均匀铺设有地热线,所述挤塑板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地热线的卡扣,所述反射膜上方设置有基质层;利用该装置扦插繁殖的方法,包括S1、通过地热线对基质层进行加温;S2、预处理扦插枝条以提升其生根率;S3、将S2处理得到的扦插枝条插入基质层后,压实基质层;S4、扦插后遮光率控制在50%,并使用自动喷雾装置对扦插枝条进行喷洒;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插穗愈合,从而影响插穗的生根速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8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034005.2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资源多源矢量数据融合方法,选取自然资源多源矢量数据中的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进行空间拓扑检查和图斑合理性检查,然后将两者图形边界拟合和图形几何特征匹配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对第一融合数据进行图斑合理性检查后剔除基础数据中的不合理图斑,对筛选后的不合理图斑进行图形几何调整得到第二融合数据;将第二融合数据的基础数据属性和专题数据属性进行融合得到对应的融合数据属性;最后将第二融合数据中属性相似的相邻图斑进行合并,得到第三融合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几何特征融合结果与属性特征融合结果的联动调整,并且针对不合理图斑分别进行调整,有效的减少了融合结果中的数据冗余。
-
公开(公告)号:CN1112599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051514.5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IPC: G06F18/2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域植被指标的驱动因素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域的植被指标数据和植被指标的至少两种驱动因素数据;对植被指标数据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得到包含有多种聚类类型的分析结果;按照预设的组合规则,将不同的聚类类型进行组合以获取至少一种组合聚类类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属于至少一种组合聚类类型中每种组合聚类类型的植被指标的驱动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定,重新组合后的部分组合聚类类型能够提高驱动因素的分析精度,从而满足了精度要求,并实现了从总体中提炼出特定、重要聚类类型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8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34005.2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 ,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资源多源矢量数据融合方法,选取自然资源多源矢量数据中的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进行空间拓扑检查和图斑合理性检查,然后将两者图形边界拟合和图形几何特征匹配得到第一融合数据;对第一融合数据进行图斑合理性检查后剔除基础数据中的不合理图斑,对筛选后的不合理图斑进行图形几何调整得到第二融合数据;将第二融合数据的基础数据属性和专题数据属性进行融合得到对应的融合数据属性;最后将第二融合数据中属性相似的相邻图斑进行合并,得到第三融合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几何特征融合结果与属性特征融合结果的联动调整,并且针对不合理图斑分别进行调整,有效的减少了融合结果中的数据冗余。
-
公开(公告)号:CN111259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51514.5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域植被指标的驱动因素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域的植被指标数据和植被指标的至少两种驱动因素数据;对植被指标数据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得到包含有多种聚类类型的分析结果;按照预设的组合规则,将不同的聚类类型进行组合以获取至少一种组合聚类类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属于至少一种组合聚类类型中每种组合聚类类型的植被指标的驱动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定,重新组合后的部分组合聚类类型能够提高驱动因素的分析精度,从而满足了精度要求,并实现了从总体中提炼出特定、重要聚类类型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30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19939.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林地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属于土壤改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药剂喷洒器和翻土组件,翻土组件包括转轴和沿转轴轴向螺旋固定在转轴上的螺旋刀片,转轴底端具有钻头;在螺旋刀片的顶端上方还设有呈球壳状的破碎罩,破碎罩的内壁具有螺旋形的凸棱,破碎罩同步地转动安装在转轴上,以使得被螺旋刀片朝上输送出来的土壤与破碎罩挤压碾碎后,分散在破碎罩的下方周围;药剂喷洒器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破碎罩的下方边缘的周围。本发明的林地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林地土壤改造,即便林地深层的土壤也可以得以改良,效果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21177.6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IPC: G06T17/00 , G06V20/64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T7/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雷达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森林树冠结构参数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设置若干的地基激光雷达和背包激光雷达至样本地内,并在地基激光雷达底部设置用于地基激光雷达采集高度的驱动模块;步骤二,数据处理:构建森林的三维结构信息;步骤三,单木匹配:对单木信息进行匹配和识别;步骤四,树冠参数提取:提取采集的3个不同高度群值和11个变量进行树冠参数的预估和提取;步骤五,模型建立:以样本中获取的不同高度的树冠参数为基础,并建立树冠的生物量模型。本方法简单易操作,利于激光雷达技术对森林树冠采集数据并输出对应模型,能够实现后续对树冠参数的快速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57101.9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马尾松扦插生根的外源激素配方,涉及植物扦插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算的40%IBA、40%NAA和20%D‑异VC组分;称取0.4g IBA、0.4g NAA、0.2g D‑异VC,溶于50ml纯乙醇,20min彻底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制得母液;所述母液在使用时需要进行稀释,通过按照母液:蒸馏水为1:4的比例稀释得到配制溶液;所述配制溶液的使用流程为将马尾松半木质化穗条洗脱处理后,下端在配制溶液中浸泡15min后进行扦插。本发明能够高效解决马尾松扦插生根率低的问题,同时促进马尾松无性繁殖,有效保持和利用亲本的优良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88303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19939.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林地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属于土壤改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药剂喷洒器和翻土组件,翻土组件包括转轴和沿转轴轴向螺旋固定在转轴上的螺旋刀片,转轴底端具有钻头;在螺旋刀片的顶端上方还设有呈球壳状的破碎罩,破碎罩的内壁具有螺旋形的凸棱,破碎罩同步地转动安装在转轴上,以使得被螺旋刀片朝上输送出来的土壤与破碎罩挤压碾碎后,分散在破碎罩的下方周围;药剂喷洒器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破碎罩的下方边缘的周围。本发明的林地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林地土壤改造,即便林地深层的土壤也可以得以改良,效果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55020.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贵州省第一测绘院(贵州省北斗导航位置服务中心)
IPC: G06F18/25 , G06F18/2433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与国土变更矢量数据融合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预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展示输出模块、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以及地理空间分层管理模块,具体包括: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从各数据来源收集林业和国土变更的矢量数据;所述预处理模块: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格式转换和规范化处理,该模块采用自适应算法以适应不同数据源的接入需求;所述数据融合模块:负责将收集到的林业和国土变更数据进行融合、关联与综合分析;所述地理空间分层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层管理。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和准确性,允许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