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52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828012.3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 , B60R21/0136 , B60R21/015 , B60R2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乘员约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汽车乘员约束系统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乘员约束系统不能同时对不同体型不同位置的乘员都起到良好保护效果的问题。本自适应乘员约束系统包括乘员识别模块、约束系统控制模块、安全气囊系统及安全带系统。其中乘员识别模块能够识别乘员的体型和坐姿,并将信息输入给约束系统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内部乘员信息匹配算法算法为乘员选择相匹配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参数。当车辆发生实际碰撞时,约束系统控制模块结合碰撞强度和乘员信息自动选择保护效果最佳的方式点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针对不同情况的乘员来调节乘员约束系统的起爆性能参数,更好的保护乘员。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32414.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 , B60R21/013 , B60R21/0136 , B60R25/01 , B60R25/20 , E05B7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系统及解锁方法。解锁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微型气体发生器解锁模块和车门锁;所述微型气体发生器解锁模块设置在车门锁上;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检测到碰撞事故发生后,对外发出碰撞信号,将点火电流通过点火电流信号传输线束直接传输至车门锁上的微型气体发生器解锁模块,气体发生器点爆后驱动门锁完成解锁。本发明在车门锁内增加了微型气体发生器解锁结构,利用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直接传输点火电流信号对其进行点爆,驱动门锁执行解锁动作,该系统可在事故发生后快速解锁,且不受低压蓄电池断电影响,提升解锁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50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45464.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R21/203 , B60R21/2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气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及方法;其中气囊套置在基柱右端,基柱外部的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单元;基柱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有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第二凹槽内部固定有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电爆管,第二凹槽内放置有气体产生粉;安全气囊控制单元ACU能够准确接收汽车碰撞信号并及时发出点火信号驱动安全气囊瞬间展开,避免了时钟弹簧失效或是安全气囊点火回路线路故障导致的安全气囊作用失效风险;能够保证在车辆碰撞发生时气囊可以稳定的展开,有效保护驾驶员。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7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39286.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R21/207 , B60R21/233 , B60R22/26 , B60R2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展开式的安全气囊总成,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座椅靠背及安全气囊总成;所述安全气囊总成包括线束总成、由线束总成连接的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分别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侧面钣金骨架上,所述线束总成卡入座椅靠背的后泡棉槽中,上面覆盖座椅蒙皮;线束总成的气囊接头与车身线束连接。本发明的安全气囊总成与电动预紧安全带配合使用,气囊总成布置在座椅靠背两侧,不论车内各个座椅如何朝向,车辆控制系统探测到碰撞不可避免时,电动预紧安全带将乘员紧紧束缚在座椅上,从座椅靠背两侧弹出气囊,将乘员环形包围,避免乘员与车辆内饰的二次碰撞,可以在将来L4、L5级自动驾驶情景下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838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83195.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中保护驾驶员安全的方法、系统及车辆,其中,方法包括采集体重信息、座椅当前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安全气囊控制器接收所述体重信息以及车速信息,生成驾驶员座椅的座椅目标位置信息;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座椅目标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移信息;收到碰撞信号时,安全气囊控制器根据碰撞信号以及第一位移信息生成座椅移动指令;将座椅移动指令发送至座椅驱动机构,以驱动座椅从座椅当前位置移动到座椅目标位置;本发明可在碰撞后自动将驾驶员移动到碰撞最优位置,有效保护了驾驶员的安全,仪表板在碰撞后自动向内回收,为驾驶员提供更大的移动空间,减小驾驶员伤害;根据驾驶员的体重调整座椅位置,主动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62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15863.1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R21/34 , B60R21/01 , B60R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运行方法及车辆;包括多功能摄像头、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前保险杠横梁、小腿支撑梁、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汽车吸能盒;多功能摄像头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连接,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与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连接,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与前保险杠横梁连接,前保险杠横梁与车辆吸能盒连接;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包括气体生成粉、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外壳、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本发明在接到多功能摄像头的碰撞信号后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向下移动,达到较低的高度,在SUV车型与行人腿部接触时,小腿支撑能够像轿车一样支撑在行人腿部的较下端位置,调整撞击后人体的运动姿态,避免行人被碾压至车底。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0003.3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N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碰防护自适应吸能的儿童座椅,它包括:椅身、底座,侧碰防撞梁、侧向传力连接支架、滑移吸能组件、铆接滑块、底座下部骨架和错误使用提醒系统,错误使用提醒系统可根据儿童座椅在车辆中放置的位置,识别侧面碰撞防护装置是否正确安装,若安装错误则发出提示,在车体变形侵入量较大的侧碰事故中,通过使用侧碰防撞梁及传力支架,将撞击力传递给儿童座椅底座中的滑移吸能装置,使儿童座椅产生侧向滑移,使儿童座椅底座吸收侧向撞击能量,增加儿童乘员生存空间,降低儿童安全座椅靠背所受的侧面撞击能量,减弱儿童乘员所受撞击,避免儿童安全座椅挤压儿童,增加儿童乘员在侧碰事故中的生存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84546.7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0N2/888 , B60R21/0134 , B60R2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避免后部碰撞伤害头颈的后排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头枕,所述的头枕包括枕部和支撑枕部的杆部,所述的座椅靠背内部骨架上固定连接腔体的外壳,所述的腔体内有气体发生器和活塞,所述的气体发生器的上端与所述头枕的杆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的活塞位于气体发生器的下端的腔体内。本发明的后排座椅动作灵敏、具有能有效的使乘员免受挥鞭伤的防鞭打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防鞭打装置动作不灵敏,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1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8263.3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IPC: B62D21/00 , B62D21/12 , B60R21/01 , B60R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脱落式汽车前副车架控制系统,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它包括:气囊控制单元、点火电流传输线束、伸缩缸、微型气体发生器,当事故发生后,气囊控制单元发出点爆信号,将气体发生剂点爆,高压气体瞬间充满活塞锁销缸体的前腔体,活塞锁销后移,在伸缩弹簧作用下,伸缩杆解锁,前副车架前端主动脱落,增加前机舱吸能空间,不受低压电的影响,保障乘员舱安全,提升严重事故中乘员生存率,增大乘员生存率,解决了在碰撞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短前悬新能源车型前部吸能空间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3153.0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可变的地图袋结构、门护板及车辆,包括地图袋本体和卷收机构,所述卷收机构包括壳体、拉带、卷簧、卷轴、壳体盖,壳体固定在地图袋本体外侧,壳体盖与壳体卡接,卷轴设置在壳体内部,卷簧一端固定在卷轴内且卷簧外端伸出卷轴,拉带一端与卷簧挂接,拉带另一端伸入地图袋本体的容腔内;地图袋本体底面及门护板本体上设置有挂点,用于挂接拉带。本发明使司机及乘客可依据存放物品尺寸大小对地图袋容腔个数及大小进行调整,以满足其对不同尺寸物品的储物需求,提升司机及乘客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