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辆及感知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2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7972.X

    申请日:202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辆及感知系统,该系统包括摄像头组件和雷达组件。摄像头组件,设置于车身上,用于识别车辆周围的环境;雷达组件,设置于车身上,用于探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雷达组件包括设置于车尾的后激光雷达,后激光雷达用于识别后方障碍物及挂车,以实现挂车自动对接;摄像头组件和雷达组件互相连接,以实现多层环境感知冗余和车辆周围全视野覆盖。该系统具有全视野覆盖、多层冗余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后方障碍物及挂车的识别精度,为挂车自动对接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可显著提升无人驾驶车辆在复杂场景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车辆的横向运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842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15727.9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横向运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接收车辆中的转向助力系统发送的故障提示信息以及当前指令处理能力;判断转向助力系统的当前指令执行能力是否满足预设执行指令能力限制;若满足,则基于当前执行能力、转向助力系统的故障发生时长以及预设的退出自动驾驶时长确定车辆的横向运动轨迹;基于横向运动轨迹向转向助力系统发送第一横向运动控制指令,以指示转向助力系统执行转向控制;获取执行结果,基于执行结果和横向运动轨迹确定执行误差,基于执行误差控制转向助力系统关断转向助力,并控制车辆退出自动驾驶模式。采用本方法在转向助力系统发生失效后能够控制车辆执行横向运动。

    控制器舱
    3.
    发明公开
    控制器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165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9093.7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器舱,包括舱体、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舱体,舱体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一开口连通的安装腔,第一安装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一安装件与舱体转动连接,第一安装件用于安装第一控制器,第一安装件相较于舱体转动,以带动第一控制器的至少部分通过第一开口由安装腔转出舱体,第二安装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二安装件和舱体滑动连接,第二安装件用于安装第二控制器,第二安装件相较于舱体转动,以带动第二控制器的至少部分通过第一开口由安装腔滑出舱体,不仅简化了控制器的维修过程,而且可以快速维修控制器,减少了在漏电或起火情况下危害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的情况。

    检测系统和环卫车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6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68854.7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和环卫车,检测系统用于环卫车,检测系统中的摄像头组件用于安装于环卫车上,摄像头组件用于对环卫车的周向环境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得图像信息。雷达组件用于安装于环卫车上,能够检测环卫车周向的障碍物信息和环卫车的位置信息。控制器分别与摄像头组件和雷达组件电连接。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图像信息、障碍物信息和位置信息控制环卫车的行驶过程,以调整环卫车的行驶状态。摄像头组件对环卫车周边的环境拍摄以进行图像采集,雷达组件通过发射雷达检测环卫车周边的障碍物,并对环卫车定位。检测系统中的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图像信息、障碍物信息和位置信息,减小环卫车周围盲区,控制环卫车的避障行驶而实现环卫车的无人驾驶。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622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31649.X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后,若满足预设条件,进入主动巡航模式;在主动巡航模式中,对车辆进行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根据工况进行预警提示;根据前车行驶状况以及驾驶员操控状态确定是否继续执行主动巡航模式;纵向控制包括控制车辆在当前车道内进行定速巡航或跟随前车行驶;横向控制包括在车辆行进转弯时,修正行进方向,当前车道为车辆当前所在的车道。能够合理的进入和退出主动巡航模式,并在主动巡航模式中通过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实现自动化驾驶,实现合理利用自动化驾驶,提高自动化驾驶效率,减少驾驶员工作量,减缓驾驶员疲劳速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驾驶策略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1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72162.0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策略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监控,得到车辆的安全状态;其中,安全影响因素至少包括驾驶员因素、车辆运行状态因素和驾驶环境因素;自动驾驶状态为车辆的横向运行状态和纵向运行状态均由自动驾驶系统控制;根据安全状态,从候选驾驶策略中,选择目标驾驶策略;根据目标驾驶策略对自动驾驶状态进行调整。

    一种车辆及其远程启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3586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1087755.6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远程启动控制系统,包括监控模块、远程控制器、开关模块、车辆控制器和点火开关;监控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终端发送的远程控制信号,并根据远程控制信号发送上电控制信号至远程控制器;点火开关至少包括ON档位;远程控制器用于根据上电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导通或关闭,并根据开关模块以及ON档位的通断情况,发送上电反馈信息至监控模块;监控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上电反馈信息时,发送发动机控制信号至车辆控制器;车辆控制器用于根据发动机控制信号,控制发动机的启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远程启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没有一键启动系统装置的车辆的远程启动控制,且成本低,容易实现,能够广泛应用。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6229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031649.X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后,若满足预设条件,进入主动巡航模式;在主动巡航模式中,对车辆进行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根据工况进行预警提示;根据前车行驶状况以及驾驶员操控状态确定是否继续执行主动巡航模式;纵向控制包括控制车辆在当前车道内进行定速巡航或跟随前车行驶;横向控制包括在车辆行进转弯时,修正行进方向,当前车道为车辆当前所在的车道。能够合理的进入和退出主动巡航模式,并在主动巡航模式中通过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实现自动化驾驶,实现合理利用自动化驾驶,提高自动化驾驶效率,减少驾驶员工作量,减缓驾驶员疲劳速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一种双驱提升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94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30541.2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驱提升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其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双驱提升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前桥组件、中驱动桥组件、后驱动桥组件、提升机构、离合器组件及控制系统,后驱动桥组件具有提升状态和落下状态,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提升机构动作,当后驱动桥组件处于落下状态后,周期性地获取双驱提升车辆的第一当前车速,且当第一当前车速小于预设车速时,控制离合器组件闭合,周期性地获取双驱提升车辆的第二当前车速,当第二当前车速大于预设车速,且确定双驱提升车辆以大于预设车速的速度行驶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离合器组件断开。本发明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使用离合器组件,避免了损伤双驱提升车辆的传动系统,保证了双驱提升车辆的机械性能。

    一种新结构的8×4载货车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09664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21191.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结构的8×4载货车底盘。载货车采用第一、第二轴轴距2000mm,第二、第三轴轴距4500mm,第三、第四轴轴距1350mm;采用选装600L和400L油箱同侧布置在车架左侧;设置后处理器、尿素供给模块、电瓶贮气筒模块和油箱;第一轴前端设有横向稳定杆,横向稳定杆中间通过支架固定在U型螺栓上,两端通过吊臂固定在车架上;布置少片簧方案,调教底盘参数,第一轴及第二轴均布置有减震器,减震器上端通过支架固定在车架上,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减振器下支架上。本发明针对长途干线运输的载货车,全新布置底盘,对整车外观进行了全新造型,从整车舒适性、可靠性、轻量化、经济性、安全性、智能化以及外观等方面实现突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