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发射背光装置、背光装置驱动方法及制造下面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5720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410092217.6

    申请日:2004-11-03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场发射背光装置。背光装置包括:下衬底;以平行线交替形成在下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中至少第一电极上的发射器;与下衬底隔开预定距离的上衬底,使得上衬底和下衬底彼此面对;形成在上衬底的底面上的第三电极;以及形成在第三电极上的荧光层,其中沿第一和第二电极中至少第一电极的两边缘以预定间隔设置发射器。由于背光装置具有三极管型场发射构造,所以场发射非常稳定。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被形成在同一平面中,所以改善了亮度均匀度并简化了制造工艺。如果发射器被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以及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地施加阴极电压和栅极电压,则能够改善发射器的使用寿命和亮度。

    用于制造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83807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510079413.4

    申请日:2005-06-21

    Inventor: 韩仁泽 金夏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2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更高的均匀性形成催化剂颗粒的新方法,该催化剂用于生长碳纳米管;以及一种均匀性得到提高的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所述形成催化剂颗粒的方法包括:将催化金属前体溶液涂布到基材上;冷冻干燥涂布到基材上的催化金属前体溶液;及还原冷冻干燥的催化金属前体为催化金属。该形成催化剂颗粒的方法,在通过冷冻干燥催化剂金属前体溶液形成催化剂颗粒时,可以使催化剂颗粒的结块和/或重结晶最小化。通过该方法形成的催化剂颗粒,具有非常均匀的颗粒尺寸,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基材上。

    形成衬底的浮置结构、浮置栅电极和场致发射器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6496C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02144500.1

    申请日:2002-09-30

    Inventor: 朴永俊 韩仁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H01J3/021 H01J9/025 H01J2201/30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成衬底的浮置结构、浮置栅电极和场致发射器件的方法。形成自衬底抬高的浮置结构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膨胀引发层,该层可以由与预定反应气体的反应而产生导致体积膨胀的副产物;在所得结构上形成用于浮置结构的目标层;在所得结构上形成孔,反应气体通过该孔供给;通过该孔供应反应气体,使得该目标层因膨胀引发层与反应气体的反应所产生的副产物而自衬底部分地抬高;以及通过该孔去除副产物,使得目标层自衬底抬升的部分可以完全与衬底分离,形成浮置结构。

    半导体器件利用碳纳米管的层间布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1903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07707.5

    申请日:2007-01-29

    Inventor: 韩仁泽 金夏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利用碳纳米管的层间布线结构以及制造该层间布线结构的方法。该层间布线结构包括从催化剂层表面生长的多个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束,其中由于上部中碳纳米管的聚集,该碳纳米管束的上部比该碳纳米管束的下部具有更高的碳纳米管密度。该方法包括形成电连接到下电极的催化剂层;从该催化剂层的表面生长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聚集上部中的所述碳纳米管形成上部比下部具有更高碳纳米管密度的碳纳米管束;形成层间电介质,其覆盖该下电极,围绕该碳纳米管束,且暴露该碳纳米管束的仅上表面;以及形成上电极,其接触该碳纳米管束的所述上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