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6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49278.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发动机多燃烧模式瞬态切换的控制方法,所述燃烧模式包括双燃料模式和单燃料模式,所述双燃料模式包括双燃料低温燃烧模式、双燃料高温燃烧模式,所述单燃料模式包括单燃料低温燃烧模式、单燃料高温燃烧模式,所述燃烧模式根据燃油类型、供油方式、喷射方式和燃烧方式进行切换。本发明能够进行多种燃烧模式之间的切换,减小燃烧模式切换时的动力变化和扭矩波动,实现了全工况范围和燃烧过程的闭路循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169392.X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燃料充量压缩燃烧发动机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室、传感系统、控制器、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燃烧室喷射至少两种燃料以在所述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喷射系统对所述至少两种燃料的喷射,以使得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混合气形成浓度和活性分层,以在所述燃烧室内进行ICCI模式的燃烧。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灵活实现缸内混合气的浓度和活性分层,从而形成最佳的燃料活性梯度,确保发动机在各个工作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热效率和最低的排放,在机械工程领域,尤其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3600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169391.5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B69/02 , F02M61/14 , F02D41/00 , F02D41/30 , F02D41/38 , F02D41/40 , F02D41/14 , F02M25/00 , F02M37/00 , F02M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燃料智能充量压缩燃烧发动机,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汽缸及汽缸盖;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汽缸内,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的内周壁及所述汽缸盖之间划分出燃烧室;至少两套互相独立的直接喷射系统,所述直接喷射系统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向所述燃烧室中喷射燃料;气道口喷射系统,所述气道口喷射系统与进气道连通,以向所述进气道中喷射燃料,所述进气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向所述燃烧室进气;所述燃烧室内的燃烧模式属于ICCI燃烧模式。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发动机兼具有较低水平的污染物排放和较高的热效率,还具有较宽的工作负荷范围,在机械工程领域,尤其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1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3039.3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17 , F02D19/081 , F02D41/0047 , F02D41/3035 , F02D41/3094 , F02D2041/3052
Abstract: 缸内混合气成分和燃烧模式任意调制的发动机智能燃烧系统。一种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发动机智能燃烧系统,包括进气管、燃料油箱、油泵、直喷燃料高压油轨、油管、直喷燃料回油管、电控喷油器、电子控制单元、排气管、EGR气管、EGR阀。本发明可以根据发动机所处的工况来控制燃烧模式以及燃料组分,从而采用最适合当前工况的燃烧模式,以及合理调节缸内混合气的活性燃料含氧率、辛烷值、高十六烷值等宏观参数,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始终保持较好的燃烧性能以及较低的排放水平。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14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19470.4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船用重型柴油机EGR系统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锥形涡轮出气管、梭形容积腔、螺旋叶片、EGR管道、EGR阀,锥形涡轮出气管、梭形容积腔、后端排气管依次连接在一起,螺旋叶片通过螺旋叶片固定支架布置在锥形涡轮出气管内形成螺旋气道,EGR管道的进气口布置在梭形容积腔内,EGR管道的出气口布置在前端进气管内。本发明可获得较为清洁的尾气作为EGR系统的气源,降低了颗粒物对压气机及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污染。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于EGR的低压回路连接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3383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3920.6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发动机进气充量形成系统,包括进气歧管、加热管路、汽油供油系统和正庚烷供油系统等四个部分,进气歧管一侧与发动机相连,另一侧连接加热管路,汽油供油系统的喷油器与第一喷油器座相连,正庚烷供油系统的喷油器与第二喷油器座相连。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加热系统调节进气温度;在加热装置之后的管路及进气歧管内外壁面均喷涂氧化锆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降低了发动机对加热器的要求;两组喷油器对称分布于进气歧管末端,油束可以直接喷入温度较高的进气道,有利于实现燃油和空气的均匀混合;两套供油系统实时控制汽油和正庚烷的比例,调节燃料性质。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新型发动机进气充量形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27818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07981.6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柴油-汽油双燃料顺序燃烧直喷式发动机,该发动机一方面可以同时使用柴油和汽油,并且在一个循环内顺序直喷两种燃料,另外发动机可以采用高压缩比和三元催化后处理装置,使得发动机可以同时实现高热效率和低排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03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21678.4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D41/40 , F02D41/26 , F02M35/104
Abstract: 基于燃料实时设计与喷射管理的复合均质压燃发动机,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燃料实时设计与喷射管理相结合,不但可以对进入缸内的燃料的理化特性进行实时控制,还可以在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对整个混合气制备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调整燃料的理化特性,优化缸内直喷时刻、喷射压力以及气道喷射油量与缸内直喷油量的比例,实现燃烧相位和放热速率的合理调制,使得该种复合均质压缩燃烧既有与均质充量压缩燃烧相当的超低排放,又能使运行在该燃烧模式下的发动机具有全负荷范围工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93027.4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系统,包括:具有主燃烧室、预燃烧室、第一直喷装置和第二直喷装置的双燃料发动机,第一直喷装置连通主燃烧室,第二直喷装置连通预燃烧室;主燃烧室与预燃烧室之间通过连通孔连通;与第一直喷装置连通的液氨储存装置,将其储存的液氨燃料射入主燃烧室,以形成预混合气;与第二直喷装置连通的高十六烷值燃料储存装置,将其储存的高十六烷值燃料射入预燃烧室;预燃烧室内的高十六烷值燃料以射流方式进入主燃烧室形成射流火焰,以引燃主燃烧室内的预混合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点火方法。本发明极大的增强了氨的点火性能、提高了氨的利用率,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9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169477.8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燃料充量压缩燃烧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方法及装置,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感测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在所述发动机的汽缸循环期间内,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所述工作状况,调整向所述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的喷射策略;控制进气道的进气温度,所述进气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向所述燃烧室进气;调整向所述进气道内喷射燃料的喷射策略;所述喷射策略包括喷射次数、燃料喷射量、喷射时刻范围。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灵活实现缸内混合气的浓度和活性分层,从而形成最佳的燃料活性梯度,确保了发动机在各个工作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热效率和最低的排放,在机械工程领域,尤其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