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17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10175.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挤压型材的在线淬火热处理方法,包括将纳米碳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型材挤出后所得的挤压型材依次完成在线温度监控、固溶处理、淬火处理、时效处理。通过挤压型材挤出端在线监控型材表面温度,若挤压型材表面温度低于固溶温度,通过原位感应加热系统将温度加热至固溶温度,并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固溶完成;将固溶后的挤压型材放入水槽中进行淬火处理;最后将淬火处理的挤压型材进行离线的人工或自然时效。该方法将挤压型材的成型过程与固溶、淬火热处理依次在线完成,避免了挤压型材的二次高温加热,节省了大尺寸固溶炉,同时还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70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910175.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挤压型材的在线淬火热处理方法,包括将纳米碳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型材挤出后所得的挤压型材依次完成在线温度监控、固溶处理、淬火处理、时效处理。通过挤压型材挤出端在线监控型材表面温度,若挤压型材表面温度低于固溶温度,通过原位感应加热系统将温度加热至固溶温度,并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固溶完成;将固溶后的挤压型材放入水槽中进行淬火处理;最后将淬火处理的挤压型材进行离线的人工或自然时效。该方法将挤压型材的成型过程与固溶、淬火热处理依次在线完成,避免了挤压型材的二次高温加热,节省了大尺寸固溶炉,同时还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0489744.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22C1/059 , B22F1/12 , C22C21/00 , C22C32/00 , C22C47/14 , C22C49/06 , C22C49/14 , G21C7/2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中子的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包括碳化硼颗粒、石墨化纳米碳、铝基体组成;本发明通过碳化硼颗粒屏蔽中子,通过石墨化纳米碳吸收或汇集氦泡,避免中子吸收后在铝基体中产生大量弥散或汇集长大的氦气泡,提高材料的屏蔽中子、抗辐照损伤以及力学等综合性能。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技术流程,既适用于碳化硼颗粒高体积含量铝基复合材料实现近净成形制备,也适用于中低体积含量铝基复合材料宽幅中厚板材等大规格构件产品成形加工,可用于地面乏燃料存储运输、航天器核动力飞行器等中子屏蔽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58498.2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均质金属及复合材料的热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加热系统、热压缩台、压力系统以及信号采集与控制系统;所述热压缩台和所述压力系统设置在加热系统内,所述热压缩台为设置多个工作台的多工位热压缩台,每个工作台均独立配置有压力系统和信号采集与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系统、所述热压缩台以及所述压力系统均连接所述信号采集与控制系统。加热系统为均温炉,温度按设定温度自动恒温调节,压力系统和热压缩工作台均匀分布于加热系统内,避免了试样由于非均匀组织的导电、导热性能差异引起的电流电阻加热温度场不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077568.2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内铝氧碳弥散强化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通过调控碳纳米管的长度及碳纳米管/铝复合锭坯的烧结温度,诱导碳纳米管与铝基体及原位自生氧化铝膜之间发生原位膨胀反应,从而获得晶内铝氧碳相弥散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原位反应,不仅能通过体积膨胀扩大碳纳米管的增模效应,同时能协调晶内位错运动,更好地缓解强度和塑性的倒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4784.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协同增强异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分级组装制备;所述材料同时包含微米、纳米增强体和晶粒为异质构型金属基体。制备方法为:将纳米增强体与金属粉末通过高速剪切预分散后进行低速球磨得到分散均匀且基体为碎片化超细晶粒的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与微米颗粒进行混合,实现对颗粒表面棱角等处的包覆;然后加入原始基体为粗晶的粉末进行二次混合完成均匀分散且具有分级特征的复合粉末;将所述分级复合粉末高速球磨后,成型、热变形加工制得微、纳米增强异构铝基复合材料。分级组装制备可以实现微米颗粒表面棱角的包覆,避免不良接触界面导致复合材料过早断裂;同时也使最终复合组织呈现分级特征,实现强塑性同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7568.2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内铝氧碳弥散强化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通过调控碳纳米管的长度及碳纳米管/铝复合锭坯的烧结温度,诱导碳纳米管与铝基体及原位自生氧化铝膜之间发生原位膨胀反应,从而获得晶内铝氧碳相弥散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原位反应,不仅能通过体积膨胀扩大碳纳米管的增模效应,同时能协调晶内位错运动,更好地缓解强度和塑性的倒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072147.6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小尺度机械形变诱导晶粒纳米化的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构造了金属基体与载台的复合柱体,该复合柱体中含有单独且具有一定倾角的界面。室温下对该复合柱体施加多次小尺度循环加载的压缩形变,在微米尺寸的金属基体内部成功诱导出纳米晶,使室温下单纯依靠小尺度机械形变而诱导基体纳米化成为了可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纳米晶的方法具有非均匀形变的特点,与传统晶粒细化过程中常用的大变形、高压、高温等要素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只需在室温下、常压对金属基体施加小尺度机械形变即可实现晶粒纳米化,具有操作简单易控、条件温和等优点。本发明为实际块体金属的纳米化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4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37599.5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矿物桥结构的氧化铝增强铝基叠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铝基体和增强相,所述增强相为带有二氧化硅颗粒的片状氧化铝粉末。该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片状氧化铝粉末上镀覆一层二氧化硅颗粒,形成一种带有矿物桥的片状氧化铝粉末,然后与预先制备的微纳片状铝粉充分混合均匀,再经热等静压成型、热变形加工,最终得到带有矿物桥结构的氧化铝增强铝基叠层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有效地模仿了贝壳结构中的矿物桥结构,提高了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而且所得的叠层复合材料在提高强度的同时,韧性并未降低,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37318.7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相/金属复合粉末及其块体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将纳米相粉末、金属粉末先经长时间的低速球磨使金属粉末片化,并同时使纳米相均匀分散于片化金属粉末的表面或内部,获得纳米相/金属片状复合粉末;再经短时高速球磨,使纳米相/金属片状复合粉末焊合,得到纳米相/金属颗粒状复合粉末;本发明仅需通过调整球磨速度即可解决纳米相在金属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和界面结合问题,相较传统的均速球磨,纳米相分散更均匀且界面结合强度更高,制备的材料性能更优异;同时本发明工序简单、高效,适于批量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