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剪剪切自动回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766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110123022.3

    申请日:2011-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飞剪剪切自动回零控制方法,包括:校零控制步骤,在飞剪的剪切过程中,飞剪每次经过校零限位时,检测飞剪的实际位置值,计算实际位置值与校零预设值的偏差,将该偏差补偿到实际位置值上,飞剪完成最后一次剪切后于制动过程中经过校零限位时,将校零预设值作为实际位置值记录。回零控制步骤,飞剪完成最后一次剪切后,在飞剪达到预定位置时进行减速,基于飞剪的当前速度计算制动加速度,以该制动加速度对飞剪进行减速,待飞剪停止后检测飞剪的位置,如果飞剪的位置超出了预定的容差范围,对飞剪进行回零控制。本发明使得飞剪剪切完成后能快速而准确的回到初始位置。

    连退机组立式活套的紧停方法和紧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8723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126464.3

    申请日:201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连退机组立式活套的紧停方法,包括:PLC接收到紧停信号,PLC向活套的入口和出口同时按照保存的紧停斜率发送减速信号;在检测到活套的入口速度和出口速度均为0时,PLC切断活套张力控制器和活套入出口张力控制器,并向连退机组的传动变频器发送软件紧停指令,传动变频器收到软件紧停指令后执行关闭抱闸停机逻辑时序;继电回路接收到紧停信号,继电回路接通延时继电器,在延时继电器计时到达后,继电回路向传动变频器发送硬件紧停指令,传动变频器收到硬件紧停指令后执行关闭抱闸停机逻辑时序。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连退机组立式活套的紧停装置。本发明确保带钢不会从小车滑落而出现堆钢造成设备损坏并节约断带处理时间。

    飞剪剪切自动回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76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3022.3

    申请日:2011-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飞剪剪切自动回零控制方法,包括:校零控制步骤,在飞剪的剪切过程中,飞剪每次经过经过校零限位时,检测飞剪的实际位置值,计算实际位置值与校零预设值的偏差,将该偏差补偿到实际位置值上,飞剪完成最后一次剪切后于制动过程中经过校零限位时,将校零预设值作为实际位置值记录。回零控制步骤,飞剪完成最后一次剪切后,在飞剪达到预定位置时进行减速,基于飞剪的当前速度计算制动加速度,以该制动加速度对飞剪进行减速,待飞剪停止后检测飞剪的位置,如果飞剪的位置超出了预定的容差范围,对飞剪进行回零控制。本发明使得飞剪剪切完成后能快速而准确的回到初始位置。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536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010568408.0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平整机的入口当前张力;检测平整机的出口当前张力;张力控制器根据入口张力和出口张力变化,输出入口调整张力和出口调整张力;检测并跟踪焊缝位置;当焊缝位置进入平整机入口时,将平整机的入口张力和出口张力都调整为入口当前张力和出口当前张力的平均值;当焊缝位置出了平整机出口后,将平整机的入口张力调整为张力控制器产生的入口调整张力,将平整机的出口张力调整为张力控制器产生的出口调整张力。本发明还揭示了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装置。本发明利用入口和出口张力的平均值作为张力切换的过渡值,还考虑了带钢的延伸率,使得张力控制更加准确和平稳。

    连退机组立式活套的紧停方法和紧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87231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126464.3

    申请日:201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连退机组立式活套的紧停方法,包括:PLC接收到紧停信号,PLC向活套的入口和出口同时按照保存的紧停斜率发送减速信号;在检测到活套的入口速度和出口速度均为0时,PLC切断活套张力控制器和活套入出口张力控制器,并向连退机组的传动变频器发送软件紧停指令,传动变频器收到软件紧停指令后执行关闭抱闸停机逻辑时序;继电回路接收到紧停信号,继电回路接通延时继电器,在延时继电器计时到达后,继电回路向传动变频器发送硬件紧停指令,传动变频器收到硬件紧停指令后执行关闭抱闸停机逻辑时序。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连退机组立式活套的紧停装置。本发明确保带钢不会从小车滑落而出现堆钢造成设备损坏并节约断带处理时间。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5364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568408.0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平整机的入口当前张力;检测平整机的出口当前张力;张力控制器根据入口张力和出口张力变化,输出入口调整张力和出口调整张力;检测并跟踪焊缝位置;当焊缝位置进入平整机入口时,将平整机的入口张力和出口张力都调整为入口当前张力和出口当前张力的平均值;当焊缝位置出了平整机出口后,将平整机的入口张力调整为张力控制器产生的入口调整张力,将平整机的出口张力调整为张力控制器产生的出口调整张力。本发明还揭示了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装置。本发明利用入口和出口张力的平均值作为张力切换的过渡值,还考虑了带钢的延伸率,使得张力控制更加准确和平稳。

    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2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0700539.8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设备:PLC装置:与测距仪电连接,接收指令后对测距仪进行控制;非标支架:用于支承测距仪和隔热防护罩;测距仪:对辊道运输线上板坯的上下表面进行测距,测量结果反馈至PLC装置;隔热防护罩:对测距仪起到隔热保护作用;算法服务器:对测距仪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从而优化板坯的翘曲程度。本发明提供的替代传统的人工检测的方法,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并避免由于人工因素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企业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及企业检测过程中自动化程度,实现检测技术转型。

    板坯镰刀弯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69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687436.2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坯镰刀弯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PLC装置:控制高速CCD视觉装置和测速传感器对板坯进行数据采集;高速CCD视觉装置:对板坯表面特征进行拍照并成像;高温防护罩:用于封装高速CCD视觉装置,对高速CCD视觉装置进行隔热保护;测速传感器:测量板坯的运输速度,并反馈至PLC装置和高速CCD视觉装置,非标支架:对PLC装置、高速CCD视觉装置、高温防护罩以及高温防护罩起到支承作用。发明替代传统的人工检测的方法,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并避免由于人工因素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企业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及企业检测过程中自动化程度,实现检测技术转型。

    适用于立式活套的防滑落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70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25063.0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立式活套的防滑落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时钟输出步骤:当抱闸关闭、变频器无励磁输出时,输出检测控制信息;马达检测步骤:根据检测控制信息,检测马达编码器数值,输出马达编码器数值信息;马达实际速度获取步骤:根据马达编码器数值信息,实时计算出马达的实际速度,获取马达实际速度信息;速度比较步骤:根据马达实际速度信息、速度阈值参数,获取抱闸正常运行信息或者抱闸异常信息;卷扬坠落危险报警步骤:根据抱闸异常信息,获取卷扬坠落危险报警信息;卷扬坠落危险报警信息指示立式活套的防滑落控制行为。本发明能够通过检测卷扬实际速度判断抱闸异常,并通过马达出力来防止卷扬坠落。

    平衡张力辊组负荷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70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84816.6

    申请日:2019-07-01

    Inventor: 李冰 孙锐 余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衡张力辊负荷的控制方法和系统,令第一扭矩、第二扭矩输入至第二PI控制器,调节第二PI控制器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张力调节值;令张力调节值、张力设定值输入至第一PI控制器,调节第一PI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参数,得到张力辊附加速度,所述张力辊附加速度平衡张力辊负荷。所述第二PI控制器、第一PI控制器串行控制,不进行传动系统改造且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投入,解决两组张力辊之间的负荷平衡控制功能,动态调节两组张力辊的扭矩偏差,减少其中一组负荷大的马达扭矩,并增加其中一组负荷小的马达扭矩,实现两组张力辊之间扭矩的动态平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