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自感知轨道车辆用传感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570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00278.4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电自感知轨道车辆用传感俘能器,该传感俘能器包括:壳体:由壳体底板、侧面板和壳体顶盖构成,并且在左右侧面板上开设固定形成磁场的永磁体的凹槽;振动发电结构:包括相互整体连接的压电梁以及斜坡型金属栅,所述的斜坡型金属栅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壳体底板和壳体顶盖弹性连接,使其能够随列车振动而上下运动,进而切割磁感线发电,并且结合压电梁内的压电陶瓷层共同提供电能;储能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蓄电池、ECU模块和天线模块,所述的蓄电池分别通过导线与压电梁连接存储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振动频率可调节、更换方便、支持无线充电、检测轨道平顺度等优点。

    一种基于列车动能转化的零碳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448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00331.0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列车动能转化的零碳发电装置,安装在列车车厢底部,用以实现对列车二次加装传感器功能,该装置包括用以隔绝灰尘和水汽影响的保护壳以及设置在长方体保护壳内的动能发电结构,所述的保护壳通过阻尼弹簧固定在列车车厢底部并保持水平状态,所述的动能发电结构包括圆柱形的中空柱体、绕设在中空柱体外部的线圈以及在中空柱体内随列车运行状态进行摆动的磁制振动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从列车内接线、安全可靠、有效采集实时列车的加减速度等优点。

    一种自发电自感知轨道车辆用传感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5706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900278.4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电自感知轨道车辆用传感俘能器,该传感俘能器包括:壳体:由壳体底板、侧面板和壳体顶盖构成,并且在左右侧面板上开设固定形成磁场的永磁体的凹槽;振动发电结构:包括相互整体连接的压电梁以及斜坡型金属栅,所述的斜坡型金属栅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壳体底板和壳体顶盖弹性连接,使其能够随列车振动而上下运动,进而切割磁感线发电,并且结合压电梁内的压电陶瓷层共同提供电能;储能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蓄电池、ECU模块和天线模块,所述的蓄电池分别通过导线与压电梁连接存储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振动频率可调节、更换方便、支持无线充电、检测轨道平顺度等优点。

    一种基于列车动能转化的零碳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448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900331.0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列车动能转化的零碳发电装置,安装在列车车厢底部,用以实现对列车二次加装传感器功能,该装置包括用以隔绝灰尘和水汽影响的保护壳以及设置在长方体保护壳内的动能发电结构,所述的保护壳通过阻尼弹簧固定在列车车厢底部并保持水平状态,所述的动能发电结构包括圆柱形的中空柱体、绕设在中空柱体外部的线圈以及在中空柱体内随列车运行状态进行摆动的磁制振动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从列车内接线、安全可靠、有效采集实时列车的加减速度等优点。

    一种轨道列车轴温零碳感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562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00286.9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列车轴温零碳感知装置,该装置通过安装支架悬空固定在列车轴端,包括温度采集及发送模块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发电结构:用以通过感应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以及根据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产生电能为装置供电;第二层发电结构:通过卡扣与第一层发电结构固定连接,用以通过感应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以及根据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产生电能为装置供电,第三层发电结构:通过螺栓与第二层发电结构固定连接,用以通过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压电陶瓷薄膜的压电效应产生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需外部电源供电、拆装方便、结构紧凑、测试方便等优点。

    一种轨道车轮综合试验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25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45632.8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轮综合试验装置,包括:轮对组件:包括通过径向导轨可调节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导槽式底座、通过轴向导轨可调节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二导槽式底座、安装在设置于第一导槽式底座上部的第一轴箱上的待测试的车轮以及安装在设置于第二导槽式底座上部的第二轴箱上的轨道轮,所述的待测试的车轮和轨道轮的外表面相切且滚动接触;传动组件:用以向待测试的车轮施加试验工况的转矩;加载组件:包括伺服液压源、径向作动通道和轴向作动通道、径向伺服作动器以及轴向伺服作动器;控制组件:包括工控机,用以实现各种试验工况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重复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动静态试验两用、多种组合和变换试验等优点。

    一种轨道车轮综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373386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148287.2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轮综合试验装置,包括:轮对组件:包括通过径向导轨可调节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导槽式底座、通过轴向导轨可调节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二导槽式底座、安装在设置于第一导槽式底座上部的第一轴箱上的待测试的车轮以及安装在设置于第二导槽式底座上部的第二轴箱上的轨道轮,所述的待测试的车轮和轨道轮的外表面相切且滚动接触;传动组件:用以向待测试的车轮施加试验工况的转矩;加载组件:包括伺服液压源、径向作动通道和轴向作动通道、径向伺服作动器以及轴向伺服作动器;控制组件:包括工控机,用以实现各种试验工况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重复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动静态试验两用、多种组合和变换试验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