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豆乳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57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21533.X

    申请日:2018-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11/103

    Abstract: 一种改性豆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清洗后用弱碱水浸泡,然后进行磨浆、过滤得到豆乳;(2)向豆乳中添加葡甘露聚糖,然后进行高压均质处理;(3)将均质后的豆乳进行超声微波协同处理;(4)将处理后的豆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即得改性豆乳粉;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等特点,采用糖基化改性技术结合超声微波协同处理技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豆乳粉的溶解性能,同时豆乳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一种高凝胶性大豆蛋白/β-葡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1276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253215.4

    申请日:2014-05-29

    Abstract: 一种高凝胶性大豆蛋白/β‑葡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大豆蛋白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燕麦β‑葡聚糖与水混合形成β‑葡聚糖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大豆分离蛋白得大豆蛋白/β‑葡聚糖混合液;(2)将混合液进行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向均质后的混合液中加入转谷氨酰胺酶进行超声辅助酶交联处理;(3)将酶交联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透析、浓缩、干燥得干粉,将干粉进行干热处理后即得大豆蛋白/β‑葡聚糖复合物;本方法联合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与超声辅助酶交联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β‑葡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协同干热处理技术,改善了大豆蛋白/β‑葡聚糖复合物的凝胶性及凝胶稳定性,扩大了其在食品中应用的范围。

    一种从水酶法水相中同步提取大豆多肽和大豆低聚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976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592639.9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一种从水酶法水相中同步提取大豆多肽和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属于粮油生物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挤压膨化后与水混合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2)将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两种碱性蛋白酶进行分步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游离油、水相废液以及残渣;(3)将水相废液酸沉后离心分离得沉淀和水相混合物,沉淀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大豆肽,水相混合物经纳滤、醇沉后得沉淀,将沉淀进行脱色脱盐处理后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大豆低聚糖;本方法充分利用水酶法制油所形成的水相混合体系,减少浪费,可同时得到大豆多肽和大豆低聚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蛋白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176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620825.9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一种复合蛋白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属于动植物蛋白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分离蛋白与水混合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并调节蛋白溶液pH至中性;(2)将中性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进行改性,加热改性后冷冻干燥制得改性大豆分离蛋白;(3)将猪里脊肉浸提后离心、过滤得肌原纤维蛋白,将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后溶解于含有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配成混合蛋白溶液;(4)向混合蛋白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得蛋白油脂混合溶液;(5)将蛋白油脂混合溶液均质后即得复合蛋白乳化体系;该方法制备的大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复合乳化体系的乳化能力高,且乳化稳定性好,能够在乳化肠制品中应用,降低成本,提高营养价值。

    一种生姜大豆干酪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624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53238.5

    申请日:2014-05-29

    Abstract: 一种生姜大豆干酪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浸泡后进行磨浆得豆浆,将豆浆进行超声辅助煮浆;(2)煮浆后冷却,调节豆浆温度和pH,然后加入生姜蛋白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液;(3)向酶解液中添加氯化钙,然后将酶解液灭菌、冷却后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发酵后冷藏即得生姜大豆干酪;该方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安全、酶解效率高及成本低等特点,制备的生姜大豆干酪营养价值高、具有理想的风味特性,且无豆腥味、易消化吸收。

    一种超声辅助反胶束酶解制备大豆油脂及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481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32502.7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一种超声辅助反胶束酶解制备大豆油脂及蛋白的方法属于植物油脂及蛋白的提取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的大豆清理粉碎后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得膨化产物,将膨化产物粉碎后加入溶有蛋白酶的反胶束体系进行超声辅助反胶束酶解,然后离心分离得到有机溶剂相、表面活性剂相和固相残渣;(2)将有机溶剂相旋转蒸发得到大豆油,将表面活性剂相进行反萃取后离心分离得水相;(3)将水相超滤后进行真空浓缩、冷冻干燥即得大豆蛋白;本方法在超声处理的同时进行反胶束酶解提取大豆油及蛋白,减少了酶用量,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提取工艺,提高了提取效率,制得的大豆油品质好,获得的大豆蛋白纯度高,并且具有一定生物活性。

    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改性分离蛋白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6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77057.0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改性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属于大豆蛋白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亚油酸进行一系列活化处理得到活化的亚油酸,将活化的亚油酸溶解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活化的亚油酸溶液;(2)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在NaHCO3溶液中形成蛋白溶液;(3)将亚油酸溶液与蛋白溶液混合后进行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4)向水浴加热后的混合体系中加入甘氨酸,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真空干燥即得改性分离蛋白;本发明方法利用亚油酸酰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酰化程度高达61.47%,改性后的蛋白中富含亚油酸,营养价值高,并且具有高乳化性,乳化活性为74.21m2/g,是未改性蛋白乳化活性的1.21倍。

    一种复合蛋白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176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20825.9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一种复合蛋白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属于动植物蛋白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分离蛋白与水混合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并调节蛋白溶液pH至中性;(2)将中性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进行改性,加热改性后冷冻干燥制得改性大豆分离蛋白;(3)将猪里脊肉浸提后离心、过滤得肌原纤维蛋白,将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后溶解于含有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配成混合蛋白溶液;(4)向混合蛋白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得蛋白油脂混合溶液;(5)将蛋白油脂混合溶液均质后即得复合蛋白乳化体系;该方法制备的大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复合乳化体系的乳化能力高,且乳化稳定性好,能够在乳化肠制品中应用,降低成本,提高营养价值。

    从水酶法水解液中同步提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5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2726.4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从水酶法水解液中同步提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的方法属于医药保健食品制造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碎后的大豆挤压膨化得膨化产物,将膨化产物与水混合后进行酶解,经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2)向水解液中加入酸进行酸沉,然后离心分离得沉淀和水相,将水相进行微波处理后进行纳滤得到透过液;(3)透过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得吸附物;(4)吸附物经解吸后进行丙酮萃取,得到萃取物和未萃取物,将萃取物和未萃取物分别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本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安全,可同步得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两种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提高豆乳粉速溶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370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2805.5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一种提高豆乳粉速溶性的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浸泡好的大豆按一定比例添加弱碱水进行磨浆,磨浆后进行浆渣分离得到生豆乳;(2)将生豆乳进行脉冲电场处理后加入适量乳化剂,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煮浆得熟豆乳,向熟豆乳中加入适量柠檬酸,然后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灭酶、过滤,向过滤后的豆乳中添加一定量的还原剂进行调配混匀,将调配好的豆乳均质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后经喷雾干燥、喷涂大豆磷脂油即得速溶豆乳粉;本方法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安全,该方法应用了脉冲电场技术和酶解技术,配以添加还原剂和乳化剂的协同作用,制得的豆乳粉速溶性得到了改善,同时无豆腥味和苦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