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3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71608.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重构的背光源Mura缺陷检测方法,涉及液晶屏幕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了基于图像重构的方法进行检测,在重构待检测背光源的背景图像时,利用平均池化和标准差池化来获取特征图,同时也通过池化降低图像处理的计算量,提升了运行速度;同时利用中值池化过滤离群点的影响,提升了面对各种生产环境下的鲁棒性;根据背光源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布,利用2σ准则快速巧妙地计算出重构的背景图像的底图,为了不损失Mura缺陷的特征信息,经过最近邻插值进行放大得到重构的背景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87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10199.0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02 , G09B5/02 , H04L67/025 , H04L67/1097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云端服务的开放式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包括云服务端、用户端、监控端、设备管理端;所述云服务端搭建有云数据库、云服务器管理模块、网络特性增强模块;所述用户端指PC用户端,搭建有用户通讯模块、控制算法挂载模块、实时图像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仿真研究模块;所述监控端搭建有用户信息管理监控模块、设备信息管理监控模块、监控端通讯模块;所述设备管理端搭建有管理PC机、实际被控系统、摄像头模块。可以实现多用户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实时控制实验,针对网络特性进行建模与控制算法研究;基于云端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包转发服务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对使用者的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降低对远程控制系统硬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89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94984.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 G08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G05B19/4185 , G05B19/41885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转炉炼钢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物理层、感知层、执行层、网络层和监控层;物理层为转炉装置;感知层为转炉感知机构;执行层包括控制器、顶吹压缩机、底吹压缩机、阀门和钢水加热装置;网络层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云服务器;监控层包括上位机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实时采集转炉装置的转炉初始操作变量、终点钢水温度和终点钢水碳含量;构建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和终点钢水碳含量预测模型,利用分布估计算法对转炉初始操作变量进行优化,根据最优的初始操作变量控制钢水加热装置、控制顶吹压缩机和底吹压缩机,实时监控转炉执行机构。提高了可扩展能力、提高了优化效率,增强了转炉优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61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0281.9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絮凝‑磁浮联合强化细粒铁矿回收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领域。该系统由搅拌桶Ⅰ,输矿管道Ⅰ,渣浆泵Ⅰ,输矿管道Ⅱ,底流型磁力旋流器入料管,底流型磁力旋流器溢流管,底流型磁力旋流器圆筒段和圆锥段,输矿管道Ⅲ,渣浆泵Ⅱ,输矿管道Ⅳ,搅拌桶Ⅱ,输矿管道Ⅴ,弱磁选机,强磁选机,输矿管道Ⅵ,浮选机组合。该系统通过对矿物预先选择性絮凝以及采用底流型磁力旋流器实现矿物的稳定絮凝,提高其表观粒径,有效提高矿物在浮选过程中的矿化效果;在磁选的过程中实现脱泥,避免了泥化脉石矿物恶化浮选环境;实现药剂用量降低以及选别指标提高的目标,从而实现微细粒铁矿的高效综合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3699.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颗粒增强相的Al‑Bi‑Sn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合金技术领域。所述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构成:Bi 3~20%,Sn 5~15%,Ti 0.04~0.4%,B 0.02~0.2%,余量为Al。该合金的制备方法,结合喷吹熔剂生成均匀弥散分布的TiB2颗粒,以及搅拌的作用,制备富Bi‑Sn相细小且弥散分布的Al‑Bi‑Sn难混溶合金。本发明通过喷吹熔剂和化学反应在Al‑Bi难混溶合金熔体中生成TiB2颗粒,在凝固过程中促进了富Bi‑Sn液滴形核,细化了软质的富Bi‑Sn相尺寸,同时提高了合金Al基体的硬度,增强了合金的自润滑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63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669246.1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云控制器编程功能的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包括云服务端、用户端、监控端、实际被控系统;所述云服务端搭建有控制算法库、数据库、模型辨识库、优化算法库和服务器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端搭建有参数设定模块、用户端通讯模块、控制算法上传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所述监控端搭建有用户信息管理监控模块、监控端通讯模块;所述实际被控系统搭建有执行模块、检测模块、通信模块、被控对象。实现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云控制实验,同时教师可以实现对使用者的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更为重要的是将控制算法、辨识算法以及优化算法置于“云”中,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可以快速进行各种复杂算法的运算,降低对硬件设备要求,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89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394984.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 G08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转炉炼钢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物理层、感知层、执行层、网络层和监控层;物理层为转炉装置;感知层为转炉感知机构;执行层包括控制器、顶吹压缩机、底吹压缩机、阀门和钢水加热装置;网络层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云服务器;监控层包括上位机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实时采集转炉装置的转炉初始操作变量、终点钢水温度和终点钢水碳含量;构建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和终点钢水碳含量预测模型,利用分布估计算法对转炉初始操作变量进行优化,根据最优的初始操作变量控制钢水加热装置、控制顶吹压缩机和底吹压缩机,实时监控转炉执行机构。提高了可扩展能力、提高了优化效率,增强了转炉优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630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69246.1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云控制器编程功能的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包括云服务端、用户端、监控端、实际被控系统;所述云服务端搭建有控制算法库、数据库、模型辨识库、优化算法库和服务器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端搭建有参数设定模块、用户端通讯模块、控制算法上传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所述监控端搭建有用户信息管理监控模块、监控端通讯模块;所述实际被控系统搭建有执行模块、检测模块、通信模块、被控对象。实现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云控制实验,同时教师可以实现对使用者的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更为重要的是将控制算法、辨识算法以及优化算法置于“云”中,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可以快速进行各种复杂算法的运算,降低对硬件设备要求,减少成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