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6710.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曹济川 , 王相平 , 杜少辉 , 王绍明 , 曹航 , 张海洋 , 柏汉松 , 韩方军 , 宋洋 , 骆海涛 , 李则霖 , 戴智含 , 孙凯华 , 刘小川 , 邓奕辰 , 张政伟 , 孙占彬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罗忠 , 韩清凯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冲击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的吸能与包容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改进的Gibson理论、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MMTC等效弹性模量理论和改进的Christensen失效准则,考虑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的本构模型和冲击损伤模式,利用VUMAT子程序开发了增强蜂窝芯层的冲击损伤演化的计算程序,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圆柱壳的高速冲击有限元模型,预测了结构在高速弹体冲击作用下的损伤模式、面密度吸能和弹体剩余速度。本发明能够准确的预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吸能与包容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0157.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邓奕辰 , 王相平 , 曹航 , 宋洋 , 张海洋 , 柏汉松 , 肖正洋 , 李则霖 , 骆海涛 , 乔洲 , 孙占彬 , 李济楠 , 周勃 , 李慧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罗忠 , 马辉 , 孙伟 , 韩清凯 , 闻邦椿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负泊松比蜂窝芯的复材圆柱壳机匣的高速冲击特性计算方法。技术方案如下:获取复材圆柱壳机匣和弹丸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以及迭代初始参数;建立所述复材圆柱壳机匣的解析动力学模型;对机匣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蒙皮及负泊松比蜂窝芯应用不同的失效准则;根据解析动力学模型,求解机匣第l层破坏后的冲击速度、冲击时间和吸能特性;对解析动力学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并求解,获得所述机匣整体贯穿后的弹丸剩余速度和冲击时间。本发明在建立了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的位移场后,将材料参数进行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修正,并将芯层等效为各向异性单层材料,然后基于赫兹接触定律、渐进损伤理论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求解高速冲击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07704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326688.5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06 , B32B27/34 , B32B27/02 , B32B27/06 , B32B3/28 , B32B27/00 , B32B37/10 , B32B37/12 , F16F6/00 , H02J7/32 ,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供电且振动感知的磁流变夹层波纹圆柱壳及制备方法,设有外圆柱壳、内圆柱壳,在外圆柱壳与内圆柱壳之间设有复合材料波纹夹层,所述复合材料波纹夹层为由多个梯形折线所组成的环状,梯形折线的上底和/或下底均沿内圆柱壳的轴向设置磁流变阻尼材料单元,在内圆柱壳圆周中埋入多个自供电单元;在外圆柱壳中埋入MEMS振动传感器和集成逻辑电路;发明的优点是:内圆柱壳采集振动能并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外圆柱壳通过埋入的MEMS振动传感器和集成逻辑电路感知并检测结构振动的强弱;磁流变阻尼材料单元发挥阻尼缓冲作用,最终可以实现整体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阻尼性能的自调节无级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46569.7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层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雾化沉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表面功能梯度涂层成型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雾化沉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表面功能梯度涂层成型机,包括主体框架、多喷头混合雾化模块、涂层厚度测量模块、烘干模块和圆柱壳旋转移动模块,所述主体框架的右部为喷涂功能区、左部为烘干功能区,多喷头混合雾化模块及涂层厚度测量模块设置于喷涂功能区的顶部,烘干模块设置于烘干功能区的顶部,圆柱壳旋转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雾化沉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表面功能梯度涂层成型机,能够实现对于涂层厚度的精准把控,还能避免由人工喷涂操作对于涂层质量造成的瑕疵。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579446.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晖 , 赵亚卿 , 王子恒 , 崔晶 , 李则霖 , 王东升 , 刘洋 , 任旭辉 , 王文煜 , 吕海宇 , 许卓 , 姜世杰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韩清凯 , 闻邦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一体化测试仪及测试方法,测试仪包括混响箱、消声箱及上下箱体支撑连接台体、小号角、大功率高音号角及前置功率放大器和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可伸缩式支撑框架、蛇形可伸缩细管、激光位移传感器、多个声压传感器,本发明可同时满足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的一体化测试需求,测试指标全面,且具有高效、可移动的优点,便于在现场进行测试,客观评价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7044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771860.8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击、振动、高温激励下复材叶片服役可靠性实验装置,包括:动力提供模块,测量模块,可调角度冲击模块,夹持模块,热环境模块,弹丸回收模块,基础激励模块和台体模块;夹持模块设置于热环境模块内,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叶片试件;可调角度冲击模块用于发射弹丸冲击叶片试件;动力提供模块给可调角度冲击模块提供动力;弹丸回收模块置于热环境模块内并位于夹持模块后方以回收弹丸;热环境模块设于台体模块上,提供可调的高温测试环境;基础激励模块设置于台体模块上用于向夹持模块提供单自由度振动;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振动大小、弹丸轨迹和冲击力。该装置逼真地模拟了复合材料叶片实际工作环境,给冲击实验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00086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80998.5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风沙-热环境下无人机复材机翼动特性和损伤检测装备,包括环境模拟机构、激振机构、回转工作台、多点柔性夹具、第一减速器、第一电机、复合材料机翼、自动检测机构和悬吊机构,本发明装置能够模拟不同程度的风环境、热环境、热风环境和风沙环境,通过激光测振仪和超声波探伤仪双重检测准确定位损伤位置和动特性;本发明多点柔性夹具可以实现对复合材料的不损伤夹持,不会因为夹持造成其在夹持位置产生损伤;多点柔性夹具可以使得复合材料机翼跟随回转工作台一起旋转到合适的激振方向,确保振动激励的效果;本发明激振机构可以在不同的振动激励强度下,让待测有损伤的复合材料机翼会产生新的损伤和裂纹,帮助设计人员评价其动特性下降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43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401572.3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7/02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梁的高精度损伤定位方法,包括:建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梁的多质点集中质量模型;根据质量块划分准则确定幂指数最小值与划分质量块数量;搭建激光扫频测试系统并测试所述复合材料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向量;利用理论计算获得复合材料梁在损伤前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向量,获得复合材料梁的损伤前的刚度矩阵;利用实验测试获得的复合材料梁的固有频率、振型向量和损伤前的刚度矩阵得到残余力向量,初步确定损伤质量块的位置坐标;根据损伤位置偏差系数判别准则,判断该损伤位置是否满足定位精度要求,如果不满足则提高多质点集中质量模型的质量块划分数量,重新确定损伤质量块的位置坐标,直到损伤位置满足定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79446.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晖 , 赵亚卿 , 王子恒 , 崔晶 , 李则霖 , 王东升 , 刘洋 , 任旭辉 , 王文煜 , 吕海宇 , 许卓 , 姜世杰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韩清凯 , 闻邦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一体化测试仪及测试方法,测试仪包括混响箱、消声箱及上下箱体支撑连接台体、小号角、大功率高音号角及前置功率放大器和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可伸缩式支撑框架、蛇形可伸缩细管、激光位移传感器、多个声压传感器,本发明可同时满足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的一体化测试需求,测试指标全面,且具有高效、可移动的优点,便于在现场进行测试,客观评价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4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71869.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多点冲击激励下复材叶片热环境冲击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动力提供模块,测量模块,多点冲击模块,夹持模块,热环境模块,弹丸回收模块和台体模块;热环境模块设置于台体模块上,用于提供可调的高温测试环境;夹持模块设于热环境模块内,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叶片试件;多点冲击模块设于台体模块上,用于同时发射多颗弹丸冲击叶片试件;动力提供模块用于给多点冲击模块提供动力;弹丸回收模块置于热环境模块内并位于夹持模块后方用于回收弹丸;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振动大小、弹丸轨迹、冲击力和噪声。该装置同时实现了多点冲击激励与热激励,模拟了复合材料叶片实际工作中多点同时受到冲击的情形,给冲击实验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