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458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80099418.3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管和集管。热交换管形成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集管分别设置在上述热交换管的一方和另一方端部。上述集管具备第1主面彼此面对面地层叠的一对板体。在上述板体的至少一个的上述第1主面上形成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与上述制冷剂流路连通的空间流路。

    送风装置
    2.
    发明公开
    送风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01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80084260.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将空气从喇叭口高效地吸入、以较高的效率送风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6)具备:环状的喇叭口(7);平坦的下游侧面(19),与喇叭口(7)的下游侧端(7b)相连;以及叶轮(23),从喇叭口(7)将空气吸入并将空气向沿着下游侧面(19)的方向吹出。叶轮(23)具备:主板部(31),与下游侧面(19)实质上平行,并且以放射状展开;以及开放型的多个叶片部(32),从主板部(31)朝向下游侧面(19)及喇叭口7突出,以环状排列。多个叶片部(32)描绘的最外径比主板部(31)的最外径大。多个叶片部(32)的突出端(32a)具有与下游侧面(19)接近而配置的第一部位(45)和比喇叭口7的下游侧端(7b)更朝向喇叭口(7)的上游侧端(7a)突出的第二部位(46)。

    热交换器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41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80099767.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以及冷冻循环装置。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及集管。集管设置于上述热交换管的端部。上述多个热交换管包括在第1方向上依次并列配置的第1及第2上游侧热交换管以及在上述第1方向上依次并列配置的第1及第2下游侧热交换管。至少一个上述集管具备供上述热交换管连接的内板体、与上述内板体对置配置的外板体及设置在上述内板体与上述外板体之间的中间板体。在上述中间板体上形成有第1转换流路以及第2转换流路。上述第1转换流路使上述第1下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与上述第2上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连通。上述第2转换流路使上述第2下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与上述第1上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连通。

    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内机以及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14174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80098426.6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内机以及叶轮,能够向热交换器有效地吹送空气而抑制热交换效率降低。室内机(1)具备:热交换器(2),设置在壳体(5)内;喇叭口(7),设置于壳体(5);以及涡轮风扇(8),从喇叭口(7)吸入空气并向热交换器(2)吹送空气。喇叭口(7)的内侧端与壳体(5)的平坦的内表面连接。涡轮风扇(8)具备:主板部(31),呈放射状扩展;以及多个翼部(32),从主板部(31)突出并呈环状排列。翼部(32)为开放型,翼部(32)描绘的最大外径(D1o)大于主板部(31)的最大外径(D2),翼部32的突出端达到喇叭口(7)的内侧端。

    叶轮
    5.
    发明公开
    叶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43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80066635.4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轮,能够不在翼的基部设置圆角,而减轻轮毂部与翼部密集的部位的应力的集中。叶轮(23)具备:轮毂部(33),配置在旋转中心线(C)上;主板部(31),从轮毂部(33)突出并在与旋转中心线正交的平面上呈放射状扩展;以及多个翼部(32),向主板部(31)的一方的法线方向突出并排列成环状,多个翼部(32)为开放型,多个翼部(32)描绘的最外径(D2)大于主板部(31)的最外径(D1),翼部(32)仅与主板部(31)连接,并且具有靠近旋转中心线C的前缘(41)和远离旋转中心线(C)的后缘(42),在与主板部(31)相连的根部具有叶片侧曲部(51),所述叶片侧曲部(51)以越靠近主板部(31)前缘(41)越远离轮毂部(33)的方式弯曲。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59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80034055.7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具备热交换器、送风机和壳体。壳体构成为朝向室内开口的箱形,收纳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另外,壳体由构造体规定形态,该构造体具有不暴露于外部的内层部和与内层部相邻配置并暴露于外部的外层部。构造体构成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混合存在。第一部分在内层部和外层部具有多个空隙。第二部分以每相同体积的空隙的存在密度比第一部分低的存在密度在内层部和外层部具有空隙,配置于相比于壳体中的第一部分的配置部位被作用更大的外力的部位。

    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内机以及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14174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80098426.6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内机以及叶轮,能够向热交换器有效地吹送空气而抑制热交换效率降低。室内机(1)具备:热交换器(2),设置在壳体(5)内;喇叭口(7),设置于壳体(5);以及涡轮风扇(8),从喇叭口(7)吸入空气并向热交换器(2)吹送空气。喇叭口(7)的内侧端与壳体(5)的平坦的内表面连接。涡轮风扇(8)具备:主板部(31),呈放射状扩展;以及多个翼部(32),从主板部(31)突出并呈环状排列。翼部(32)为开放型,翼部(32)描绘的最大外径(D1o)大于主板部(31)的最大外径(D2),翼部32的突出端达到喇叭口(7)的内侧端。

    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27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223440.8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附着于导热管的液滴良好地排水的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备扁平的导热管以及与上述导热管接触的翅部。上述导热管具有宽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以及在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之间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并且,上述导热管包括:与上述宽度方向平行的上表面;与上述上表面平行的下表面;以及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位于上述上表面与上述第1端部之间且在与上述上表面及上述下表面正交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上述下表面的上方的第1曲面。上述第1曲面与上述下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接近上述第1端部而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