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41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80099767.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以及冷冻循环装置。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及集管。集管设置于上述热交换管的端部。上述多个热交换管包括在第1方向上依次并列配置的第1及第2上游侧热交换管以及在上述第1方向上依次并列配置的第1及第2下游侧热交换管。至少一个上述集管具备供上述热交换管连接的内板体、与上述内板体对置配置的外板体及设置在上述内板体与上述外板体之间的中间板体。在上述中间板体上形成有第1转换流路以及第2转换流路。上述第1转换流路使上述第1下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与上述第2上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连通。上述第2转换流路使上述第2下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与上述第1上游侧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路连通。

    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35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80074725.8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备多个翅片(41)和扁平截面形状的多个传热管(42)。翅片(41)具有:传热管插入部,在外部空气相对于热交换器的流动方向的一方的端缘部开口,形成供传热管(42)插入的插入孔;台阶部(46),在流动方向的另一方的端缘部与传热管插入部之间,形成沿重力方向延伸的厚度方向的台阶;多个突出部,在台阶部与传热管插入部之间分别对应于多个传热管(42)而形成,从翅片(41)的表面向翅片的厚度方向突出。突出部具有位于比多个传热管中所对应的第1传热管更靠下方的位置的上端部及下端部,上端部相比第1传热管的与台阶部相近的一端部,在流动方向上更远离台阶部,下端部相比第1传热管的一端部,在流动方向上更接近台阶部,且位于比相对于第1传热管在下方邻接的第2传热管更靠下方的位置。

    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34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80030199.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4)具有热交换管(30)、集管(10)和温度传感器(40)。热交换管(30)供制冷剂流通。集管(10)与热交换管(30)的端部连接。温度传感器(40)测定制冷剂的温度。至少一个集管(10)具有中间板(14)和两个端板(11、17)。中间板(14)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一个或者多个空间流路(16)。两个端板(11、17)在厚度方向上夹着中间板(14)。在集管(10)设置有将温度传感器(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空间流路(16)内的安装部(18)。

    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13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80097989.0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和集管。所述热交换管形成有供制冷剂流过的流路。所述集管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管的端部。在至少一个所述集管中形成有合流分配流路。所述合流分配流路使来自多个所述热交换管中的两个以上的所述制冷剂合流并分配至其他两个以上的所述热交换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