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冲压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6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553433.3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冲压模具,包括:模具基体;设置在所述模具基体表面的第一镀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镀层表面的第二镀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镀层表面的第三镀层,其中,所述第一镀层的材料包括TiCN,所述第二镀层的材料包括AlCrSiZrN,所述第三镀层的材料包括TiZrSiN。本申请提供的冷冲压模具,所述第一镀层具有高的硬度,为第二镀层和第三镀层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第二镀层可防止所述第一镀层和所述模具基体被氧化;第三镀层具有高的硬度和低的摩擦系数,在冲压作业中的磨损很低,且冲压过程中所述冷冲压模具不易发生应力集中的情况,这使得所述冷冲压模具不易变形、疲劳、断裂;此外所述冷冲压模具还具有耐氧化、耐磨损的性能,因此所述冷冲压模具寿命较长。

    一种硫化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412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31652.7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解质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所述硫化物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硫化电解质粉末、羟基聚合物粉末和硅烷偶联剂,硫化电解质粉末、羟基聚合物粉末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6~8:1~2:1~2;通过细化硫化物电解质膜的主要原料组成,含有大量硅氧基的硅烷偶联剂会与羟基聚合物粉末发生缩聚形成共价键,可以提高硫化物电解质膜的热稳定性,并且通过硅烷偶联剂可以综合提高硫化物电解质膜的耐热性、耐磨性和疏水性,进而提高硫化物电解质膜的热稳定性和空气稳定性,同时控制所采用的电解质粉末为硫化电解质粉末,从而可以综合提高硫化物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

    一种确定电堆的吹扫流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583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6794.1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电堆的吹扫流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吹扫时间和电堆的第一阻抗,第一阻抗是根据目标吹扫时间对电堆的实际阻抗进行测量得到的;根据目标吹扫时间和吹扫流量的约束信息获取电堆的第二阻抗,第二阻抗为所述电堆的预测阻抗,约束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吹扫流量的取值;根据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间的最小误差与预设阈值的关系,确定与目标吹扫时间对应的目标吹扫流量。通过本申请可以精准地获得与目标吹扫时间对应的目标吹扫流量,为进一步实现对电堆的吹扫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本申请的方法实现条件简单,使得基于本申请的方法获得的电堆吹扫优化策略具备更强的适用性。

    车辆能量回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74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78663.X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能量回收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车辆和第三车辆的驾驶状态信息,其中,第二车辆是处于第一车道且作为第一车辆当前的跟驰目标的车辆,第三车辆是处于第二车道的车辆,第一车道是第一车辆所在的车道,第二车道是与第一车道相邻的车道;基于驾驶状态信息,确定第三车辆的驾驶意图;当确定驾驶意图为换道至第一车道时,更新第一车辆的跟驰目标并进行能量回收。本申请能够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地管理能量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并最大化能量回收,从而实现针对自适应巡航过程中实现高效地能量回收。

    一种黑色金属丝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77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332410.X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精密零件加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色金属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黑色金属丝包括:芯材,以及包裹在芯材表面的复合金属层,复合金属层包括金属内层和金属外层,金属内层包覆在芯材的表面,金属外层包覆在内层的表面;金属内层的化学成分为β相铜锌合金或β′相铜锌合金,金属外层的化学成分为锌铁合金;通过在芯材表面设置包括金属外层和金属内层的复合金属层,并控制金属外层的具体材质和金属内层的具体材质,可以在芯材的表面设置非晶态结构,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抗电容效应,可以减少由于电容效应所造成的高能量释放,使放电过程形成均匀的电火花分布,可以有效的提高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精度并降低切割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一种辅助通风系统、车辆及辅助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4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345420.7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辅助通风系统,解决了目前排出行李厢内泄漏的氢气的方法无法适配于停车状态的汽车的技术问题。一种辅助通风系统应用于行李厢内设置有储氢装置的车辆,辅助通风系统包括顶盖横梁、鲨鱼鳍、单向阀和负压通风装置,顶盖横梁设置有第一通气孔;鲨鱼鳍设置于车辆的顶盖的顶端且与顶盖横梁对应,鲨鱼鳍设有与车辆的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单向阀设置于排气通道;负压通风装置可操作地加速顶盖横梁内的气体从排气通道排出。一种包括有辅助通风系统的车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辅助通风方法,应用于一种辅助通风系统。本申请能在汽车熄火状态以及行驶状态中,将行李厢内泄漏的氢气排出,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性。

    一种复合翼系统及飞行汽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59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151149.5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翼系统及飞行汽车,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汽车折叠机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复合翼系统用于飞行器,包括机翼组件和旋翼组件,机翼组件包括机翼折叠机构和两个机翼,机翼包括机翼面和四连杆机构,机翼折叠机构与四连杆机构传力连接;旋翼组件包括机臂和桨叶组件,机臂转动安装于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一根连杆上,且与连杆呈角度设置;其中,两组机翼在机翼折叠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至与飞行器平行或垂直,且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一根连杆在机翼折叠机构的驱动下至与机翼平行或垂直。通过机翼折叠机构可以驱动两组机翼转动至与与飞行器平行或垂直,通过一组机翼折叠结构,可以实现机翼和机臂的折叠,从而减少了飞行器的质量。

    车辆、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14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89002.X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车辆、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方法包括:建立车辆的侧向稳定性线性模型,侧向稳定性线性模型以附加横摆力矩为控制量,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均为与轮胎侧向力相关的状态量,轮胎侧向力与轮胎侧偏角在预设侧偏角范围内线性相关;以附加横摆力矩满足目标质心侧偏角和目标横摆角速度作为第一优化目标,并根据车辆的各个电机的附加转矩能力范围构建第一优化目标的约束条件;以各个电机的输出能量最小为第二优化目标,并根据第二优化目标以及带约束条件的第一优化目标,将附加横摆力矩分解为各个电机的附加转矩。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以最小电机能量输出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提高节能效果。

    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电池及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18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12196.6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电池及其利用方法,包括:热气提供装置、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分流装置,连接于热气提供装置、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之间,第一输送管道的第一端连接于分流装置的第一出口,第一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设置于车辆的风窗下装饰板,第二输送管道的第一端连接于分流装置的第二出口,第二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连接于车辆的空调设备的出风口;控制装置,与分流装置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热气提供装置通过第一输送管道向挡风玻璃提供热气,和/或控制热气提供装置通过第二输送管道向乘员舱提供热气。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