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5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62615.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3B35/28 , E02D29/073 , B63B27/00 , B66D1/74 , B66D3/08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吊装宽度可调的沉管安装驳,属于沉管隧道技术领域。该吊装宽度可调的沉管安装驳包括:驳船主体,其两侧对称设有开槽,开槽设有加强梁;吊装底座,设置于驳船主体,所述吊装底座具有两个相互平行且位于开槽两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若干沿驳船主体宽度方向并排分布的销孔;起重装置,用于起吊沉管,所述起重装置与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起重装置上设有若干与销孔相适配的轴孔,轴孔内设有销轴,销轴穿设销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适应不同规格沉管的起吊间距,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沉管隧道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216185859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530017.6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运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置两个,各所述船体并列设置,各所述船体侧面能够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起重绳索,所述起重绳索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船体上,所述起重绳索能够承载处于两个所述船体侧面之间的重物。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两个船体,由起重绳索连接,起重绳索承载的沉管处于两船体之间,利用浮力分担沉管大部分的重力,同时,两船体并列设置,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进行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214169073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770277.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勇 , 梁杰忠 , 陈伟彬 , 周勇 , 陈鸣钟 , 施维奇 , 郑钦佳 , 文俊健 , 艾荣军 , 黄昌焕 , 刘荣岗 , 史朝杰 , 王伟胜 , 黄红宇 , 杨武 , 曾可欣 , 尹春辉 , 谭德银 , 滕超 , 王雪刚 , 林美鸿 , 刘志军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基床整平施工系统,矩形环状桁架;若干浮体,若干浮体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的底面,用于提供浮力;整平导向机构,整平导向机构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上,用于实现抛石整平过程中的纵向和横向位移;溜管,溜管设置在整平导向机构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上,用于对溜管输送石料;定位定向仪,定位定向仪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上,用于矩形环状桁架的定位;多个张力腿机构,多个张力腿机构沿矩形环状桁架顶面的周向设置,每个张力腿机构包括起重绞车,以及通过钢丝绳与起重绞车连接的重力锚块。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整平设备作业环境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2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99368.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遥控锚机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公共基座,绞缆筒,控制模块,电机,离合器,缆绳,推杆,第一传感器;绞缆筒的外周边缘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推杆安装于公共基座上,推杆的工作状态包括推出状态和收回状态;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推杆上的受力情况;公共基座与绞缆筒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与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绞缆筒与传动轴通过离合器相连接;缆绳的一端连接于绞缆筒的转轴上,缆绳的另一端连接锚;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电机控制绞缆筒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进而调整锚机的工作状态。该系统能够实现锚机的应急抛锚、起锚等操作,结构简单,有利于提升船舶的安全性能。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船舶技术领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47976.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勇 , 梁杰忠 , 陈伟彬 , 周勇 , 陈鸣钟 , 施维奇 , 郑钦佳 , 文俊健 , 艾荣军 , 黄昌焕 , 刘荣岗 , 史朝杰 , 王伟胜 , 黄红宇 , 杨武 , 曾可欣 , 谭德银 , 滕超 , 尹春辉 , 王雪刚 , 林美鸿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基床整平施工系统,矩形环状桁架;若干浮体,若干浮体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的底面,用于提供浮力;整平导向机构,整平导向机构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上,用于实现抛石整平过程中的纵向和横向位移;溜管,溜管设置在整平导向机构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上,用于对溜管输送石料;定位定向仪,定位定向仪设置在矩形环状桁架上,用于矩形环状桁架的定位;多个张力腿机构,多个张力腿机构沿矩形环状桁架顶面的周向设置,每个张力腿机构包括起重绞车,以及通过钢丝绳与起重绞车连接的重力锚块。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整平设备作业环境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9958.X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潜驳浅水区域的起抛锚方法,包括抛锚船,抛锚船上设置有起锚架和起重架,还包括起锚绳,起锚绳连接在德尔塔锚上,在抛锚时,将起重架变幅至工作位置,再通过起重架悬吊德尔塔锚至一定高度,并将起锚绳与起锚架的绞车钢丝绳相连接,然后起重架变幅至工作位置进行抛锚,待德尔塔锚接触水底后,移动抛锚船,使德尔塔锚全部沉入水里并锚固在水底,使德尔塔锚全部位于水底,让德尔塔锚更好的锚固在水底,在起锚时,通过起锚架能够有效拉动德尔塔锚脱离水底,再用起重架将德尔塔锚起离水底,从而便于后续半潜驳航行,避免在浅水区域,由于船底距离水底较近,传统起锚不能完全将德尔塔锚从水底拉出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1433623.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浮力沉管的出驳系统及出驳方法。一种负浮力沉管的出驳系统,包括半潜驳、安装驳、绞移固定锚块系统、若干辅助工程船舶和绞移缆绳系统,绞移缆绳系统包括前横调组、后横调组和纵移组,借助于辅助工程船舶、绞移固定锚块系统、半潜驳的塔楼和安装驳,在负浮力沉管的前端、后端分别均衡设置有至少2组缆绳组,使得负浮力沉管的前后端均能够通过各自的一主一辅的缆绳组进行实时调节,进而使得在出驳过程中任何时间均满足负浮力沉管的前端、后端位移调节时的作用力,且能够更好的调节负浮力沉管的前端、后端的横向位移,能够进一步降低负浮力沉管在出驳过程中安装驳与半潜驳塔楼之间碰撞的可能性,保证沉管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1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3623.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浮力沉管的出驳系统及出驳方法。一种负浮力沉管的出驳系统,包括半潜驳、安装驳、绞移固定锚块系统、若干辅助工程船舶和绞移缆绳系统,绞移缆绳系统包括前横调组、后横调组和纵移组,借助于辅助工程船舶、绞移固定锚块系统、半潜驳的塔楼和安装驳,在负浮力沉管的前端、后端分别均衡设置有至少2组缆绳组,使得负浮力沉管的前后端均能够通过各自的一主一辅的缆绳组进行实时调节,进而使得在出驳过程中任何时间均满足负浮力沉管的前端、后端位移调节时的作用力,且能够更好的调节负浮力沉管的前端、后端的横向位移,能够进一步降低负浮力沉管在出驳过程中安装驳与半潜驳塔楼之间碰撞的可能性,保证沉管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01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919249.8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的装船运输方法,计算出箱梁的重心位置,设计出SPMT布车及分配梁、吊装梁的布置位置,在箱梁下方地面上标识SPMT及分配梁、吊装梁的平面位置,完成SPMT承载中心与箱梁理论重心的对中,然后利用SPMT装载分配梁和吊装梁至箱梁底部,通过合理顶升以实现箱梁的平稳运输装船;此方案能够解决受力不均的问题,提高SPMT车组承载中心和箱梁重心对中的准确度和工效,提高SPMT顶升、运输箱梁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防止箱梁受扭或顶板受拉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999959.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潜驳船及其运输方法,包括设置在船体底部的压载舱和压载管路系统,压载管路系统包括主管路,主管路上连通有若干个支管路,支管路与压载舱相连通;压载管路系统还包括若干个沿主管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泵组系统,泵组系统均与主管路相联通;主管路上还安装有中间隔离阀,中间隔离阀两侧均设有泵组系统,多个泵组系统并联使用,便于通过多个泵组系统来向某个压载舱注入或排出压载水,提高压载舱的压载水调载效率,在主管路上设置中间隔离阀,便于通过中间隔离阀将主管路分成多个分组,由于中间隔离阀两侧均设有泵组系统,使每个分组都具有泵组系统,进而使每个分组的主管路和泵组系统形成快速调载模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