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25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01508.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先铺法沉管基础的溶沟处理方法,属于沉管施工技术领域,该溶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挖除水下岩基表面溶沟中的填充物;采用填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方法,或者填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方法与抛石振密夯实方法相结合,填平溶沟;其中,填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方法的步骤为: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泵送至绳索抓斗内,并将绳索抓斗移动至溶沟上方,下放绳索抓斗入水,张开绳索抓斗以使绳索抓斗内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自由下落,填入溶沟中;抛石振密夯实方法的步骤为:向溶沟内抛填块石,对块石进行振密夯平。该溶沟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由于岩基内溶沟的存在而对沉管管底产生差异沉降的问题,而且施工快速便捷,施工效率高、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522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01508.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先铺法沉管基础的溶沟处理方法,属于沉管施工技术领域,该溶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挖除水下岩基表面溶沟中的填充物;采用填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方法,或者填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方法与抛石振密夯实方法相结合,填平溶沟;其中,填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方法的步骤为: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泵送至绳索抓斗内,并将绳索抓斗移动至溶沟上方,下放绳索抓斗入水,张开绳索抓斗以使绳索抓斗内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自由下落,填入溶沟中;抛石振密夯实方法的步骤为:向溶沟内抛填块石,对块石进行振密夯平。该溶沟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由于岩基内溶沟的存在而对沉管管底产生差异沉降的问题,而且施工快速便捷,施工效率高、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30090.9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桥梁主墩承台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连接件及加强板,所述第一护板及第二护板的两端均设置为弯曲状。本发明通过第一护板、第二护板、连接件、加强板及卡板的配合可实现对基坑的支护,且可在安装支护时能实现密闭结构的膨胀,使得密封结构能与弧形槽之间更为贴合,提升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衔接处的防渗性能,且在当土体对第二护板施加水平方向的压力时配合第一斜板及第二斜板的斜面对密封结构进行挤压,斜面的挤压使得对密封结构造成的挤压力更重,使得密封结构与弧形槽之间贴合的更严密,使得密封结构的防渗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68156.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一种双层桥梁上层横梁的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搭设在下层桥体上;支撑架沿横向设置多个,相邻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均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梁相连接,桥墩的顶部均与内侧相邻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梁相连接,第一连接梁以及桥墩上均装设有用于支撑上横梁的托板;施工方法包括下层桥体体系转换、支撑体系安装、上横梁一期施工、上横梁二期施工、上层桥体体系转换、支撑体系拆除。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为一体,并与桥墩连接,减轻了下层桥体的受压;上层横梁施工过程中,逐步进行混凝土浇筑和上层桥体的搭设,支撑体系传递给下层桥体的载荷逐渐增加,避免下层桥体短时间内载荷过大,增加受压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56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74965.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23/02
Abstract: 一种小干坞大尺寸多节段混凝土沉管快速预制施工方法,干坞内的施工现场的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均纵向设置且均位于第三沉管预制区的前侧,第三沉管预制区横向设置,使其与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呈品字形排列,具体施工步骤包括同步进行的第一预制路线和第二预制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预制路线同步进行,同时进行多个沉管的预制,并且第一预制路线中第一套预制模具先向远离第三沉管预制区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第一套预制模具和第二套预制模具在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三沉管预制区之间狭小的空间中相互而导致两者行进产生相互干涉,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两个预制路线同步且顺畅进行,缩短全部沉管预制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4965.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23/02
Abstract: 一种小干坞大尺寸多节段混凝土沉管快速预制施工方法,干坞内的施工现场的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均纵向设置且均位于第三沉管预制区的前侧,第三沉管预制区横向设置,使其与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呈品字形排列,具体施工步骤包括同步进行的第一预制路线和第二预制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预制路线同步进行,同时进行多个沉管的预制,并且第一预制路线中第一套预制模具先向远离第三沉管预制区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第一套预制模具和第二套预制模具在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三沉管预制区之间狭小的空间中相互而导致两者行进产生相互干涉,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两个预制路线同步且顺畅进行,缩短全部沉管预制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670541.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拆分式沉箱预制方法,其步骤为:S1.准备沉箱预制平台、纵横移和滑道,铺设底部隔离层;S2.预制下部沉箱标准层结构;S3.下部沉箱顶层施工,埋设止水带;S4.铺设竹胶板、牛皮纸隔离层;S5.预制上部临时沉箱;S6.沉箱拖运至安装位置形成临时止水围堰,本发明先预制下部沉箱,后预制上部临时沉箱,整体沉箱预制完成后,运至现场安装形成临时止水围堰,止水效果好,待围堰止水功能完成后,将临时部分沉箱起吊拆除,拆除速度效率高。拆除后,保证周边海域形成透水环境,满足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3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70705.1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房屋建筑,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该房屋建筑包括多面墙体、管网、水箱、出水管、回水管和制冷设备;管网与墙体一一对应设置,管网浇筑于墙体内且铺满整面墙体;水箱用于储存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管网相连通;回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管网相连通;制冷设备安装于出水管,用于冷却水。该具有降温功能的房屋建筑,通过埋设于墙体内的管网降温,降温方式柔和,且不占用室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7992912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2359249.4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拉式散热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拼接件和第二拼接件,所述第一拼接件和所述第二拼接件对接形成上粗下细且上端开口的空腔;把手,位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上方,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拼接件的顶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拼接件的顶端;浇筑混凝土时,将所述模具本体吊入胸墙模板内,待混凝土硬化后拔出形成用于散发混凝土水化热的上粗下细的散热孔;节省了胸墙混凝土的用量,又增加了混凝土中心散热面积,从工艺上避免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了混凝土结构预制质量,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0225222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860799.2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桩位海上施工平台,包括搭设在多个钢管桩上的平台主体,平台主体包括平台框架和铺设在平台框架顶面上的甲板;平台框架设置有多个扁担梁,扁担梁均向下插接在对应钢管桩开设的装配槽中,用以将扁担梁搭设在钢管桩上,扁担梁穿设钢管桩;钢管桩均位于同一圆周,扁担梁设置在钢管桩所处圆周的径向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台框架与钢管桩通过扁担梁与装配槽之间的插接实现连接,不仅使平台框架与钢管桩的组装拆卸方便,并且仅需将扁担梁对准并插入装配槽中,即可使平台框架与钢管桩能够准确对接,操作方便,避免组装偏差造成的重心偏移,提高平台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