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8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5093.7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属于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储液筒,储液筒上转动安装有转筒,转筒上套设有多个套环,套环上球铰安装有多个松土杆,松土杆上开设有沿松土杆轴线方向贯穿的出液孔,松土杆靠近储液筒端设有锁孔,转筒上设有多个与锁孔一一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限位滑动安装有限位套管,储液筒下方设置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转筒上位于下方的限位套管对应,松土杆靠近储液筒端连接有连接绳,转筒内通过扭簧转动安装有转轴,连接绳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本发明通过球铰安装松土杆,当松土杆在对河道底泥松土过程中碰到河道内不可见的大型坚硬石块时,能够防止松土杆前端受力较大导致损坏。

    一种连续梁墩柱托架预压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9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2209.3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墩柱托架预压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通过悬架提供支撑,牵引钢筋提供牵引,将悬架悬置在墩柱上方,使悬架固定高度,再通过千斤顶支撑在下架和悬架之间,千斤顶的输出端设置压盘,压盘与若干排列的架板底侧接触,形成较大面积的支撑,使千斤顶能输出极大的压力,此装置作为墩柱两侧托架的预压装置,相较于通过沙袋等重力物品直接施压,此装置减小了施压物品的整体重量和数量,取消施压物品的吊装作业,此预压装置一体结构,通过吊机直接吊装在墩柱上方,并通过墩顶预埋的牵引钢筋固定,直接通过千斤顶施压,即可模拟出悬浇后墩柱上桥梁对托架的压力,此装置安装拆卸方便,能尽快的实现托架预压工序,减少工期,提升效率。

    一种连续梁挂篮预压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6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97847.4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挂篮预压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通过设置千斤顶进行预压测试,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夹角支架形成支撑,在夹角支架上设置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千斤顶,通过移动滑动座以及平移梁,使千斤顶在平面进行任一位置的移动,千斤顶端部设置的楔形座与待预压面斜度相同,在保证千斤顶竖直设置的情况下,能使楔形座贴合支撑在待预压面,楔形块根据待预压面斜度进行加工制作,整体的预压装置具有一定的适配性,此预压装置,能对连续梁挂篮上的支撑斜面进行预压测试,能代替沙袋等重物直接施压,极大减少预压测试的工序难度,此装置安装相对于重物叠加的方式,装载以及卸除更加方便,并且通过平面式移动的千斤顶,能对支撑斜面的任一位置进行预压测试,以得到更全面的支撑斜面的受力数据,给接下来连续梁的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并行隧道开挖施工工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32859.4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并行隧道开挖施工工艺,所述并行隧道之间间距为3‑5米,包括以下步骤,先进行隧道掌子面超前的前行隧道的台阶开挖以及初期支护施工,并在前行隧道施工至设定距离后,进行后行隧道暗挖施工;前行隧道台阶开挖设定距离后,进行后行隧道的台阶开挖,并在先行隧道边墙开挖及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前行隧道和后行隧道中间的岩柱加固;先行隧道仰拱施工完成后,进行后行隧道的边墙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后行隧道仰拱施工完成后,进行隧道防水层和衬砌施工。

    一种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6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49012.7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涉及岩溶加固领域。该基于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岩溶地区溶洞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灰岩、溶洞和石灰岩,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勘测岩溶地区的溶洞位置;S2:完成勘测后,对勘测位置均匀打孔。本发明其将打孔深度为6~12米,对孔6~12米内进行注料填充,完成此深度溶洞的填充任务,对后续的工作提出支撑基础,达到消除溶洞的任务,提升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加固效果好,也降低了加固使用耗料,初次浇筑溶洞,二浇筑起到支撑作用,其三次浇筑后,对水泥进行平齐、隔槽,隔槽用于水资源的分流和泄洪作用,起到整体加固周期短。

    一种抗离析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855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185903.4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离析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220~300kg,粒化高炉矿渣粉50~80kg,硅灰2~5kg,铁矿粉1800~2500kg,铁矿砂700~1000kg,铁矿石2000~2500kg,第一外加剂8~15kg,第二外加剂0.01~0.05kg,聚丙烯纤维0.5~1.5kg,拌合水150~160kg。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硅酸盐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铁矿粉、铁矿砂和聚丙烯纤维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再加入拌合水、第一外加剂和第二外加剂,继续搅拌;最后加入铁矿石搅拌均匀即可。本申请制备的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可进行泵送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