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5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740389.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型盾构地中对接模型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涉及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土槽,隔墙,盾构对接模型和冻结系统,试验土槽为地下基坑结构,试验土槽内设有隔墙,隔墙将试验土槽分隔为填土区和非填土区,隔墙用于阻止填土区的土和水进入非填土区,填土区内设有盾构对接模型,盾构对接模型为缩尺试验模型,盾构对接模型上设有冻结系统,冻结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冷液循环系统和冻结管,盾构对接模型上布设冻结管,冻结管通过冷液循环系统连接到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置于试验土槽的非填土区层板上。本发明设计的试验平台可以开展盾构地中对接注浆和冻结加固试验,为盾构对接施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40389.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型盾构地中对接模型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涉及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土槽,隔墙,盾构对接模型和冻结系统,试验土槽为地下基坑结构,试验土槽内设有隔墙,隔墙将试验土槽分隔为填土区和非填土区,隔墙用于阻止填土区的土和水进入非填土区,填土区内设有盾构对接模型,盾构对接模型为缩尺试验模型,盾构对接模型上设有冻结系统,冻结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冷液循环系统和冻结管,盾构对接模型上布设冻结管,冻结管通过冷液循环系统连接到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置于试验土槽的非填土区层板上。本发明设计的试验平台可以开展盾构地中对接注浆和冻结加固试验,为盾构对接施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2291.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占虎 , 魏代伟 , 李辉 , 孙敬鑫 , 徐文礼 , 梁玉强 , 王义盛 , 刘鑫 , 张雷 , 葸振东 , 秦乐 , 薛守宝 , 任艳武 , 张超 , 杨琴 , 刘福友 , 陶博文 , 卜全龙 , 田光大 , 郝玉楠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水压强透水环境下盾壳钻孔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试验箱体的一侧为弧形板,弧形板厚度与与盾壳厚度相等,试验箱体的非弧形板侧以及底板均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试验箱体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钢板固定连接,试验箱体内装有试验土体,试验土体上部放置钢板,钢板上放有压缩气囊,试验箱体顶部设有可拆卸盖板。试验装置采用气体加压,摆脱了对伺服液压装置的依赖,便于施工现场开展试验。该装置能够模拟不同地层条件、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盾壳钻孔施工、注浆施工、冻结施工,通过模拟试验在注浆过程中监测注浆在盾壳处产生的压力大小,确保盾壳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6406.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斜井进正洞的垂直顶升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开挖斜井至正洞一定距离时,开挖矩形导洞;第二步:在正洞范围内的矩形导洞中搭建长方体支架;第三步:搭建拱形支架;之后的步骤中,一边挖掘一边通过两组千斤顶的循环换位顶升完成整个正洞部分拱顶的挖掘,同时形成对正洞拱顶的独立支撑。本发明的垂直顶升开挖法摒弃了导洞爬高等传统施工工艺,另辟蹊径,改主水平开挖为主竖直开挖,减少了临时支撑用量,避免了浪费;开挖后能够保留三岔口衔接段围岩区域,基本上避免了扩挖问题,也避免了大体量混凝土回填及复杂支护结构的大量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65283.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对接帷幕注浆的原位试验方法,通过设计帷幕注浆管路布设圈数及长度实现各个管路注出的浆液完全交圈,并采用最少的帷幕注浆管路数量使围岩注浆加固范围满足设计要求,充分填充围岩水系通道,为后续开挖提供稳定无水环境,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理论计算依据,影响盾构对接段围岩加固范围,因管路间距布设过大所引起的浆液交圈质量问题,以及对对接段围岩的加固止水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等问题。同时,发明通过在注浆范围内钻孔预设传感器,实时监测注浆过程中浆液压力引起的地层压力响应及浆液水化热所导致的地层温度变化,为地层注浆加固工程针对注浆参数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8011.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地中对接多阶段主驱动止退设计方法,涉及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用于盾构地中对接对先行盾构进行主驱动止退加固,将盾构地中对接基于先行盾构和后行盾构的距离分成两阶段,一阶段沿主驱动外表面布置止退钢板,左右反扭矩油缸未拆除时,先安装上半圆弧和下半圆弧的主驱动止退钢板,二阶段主驱动左右反扭矩油缸拆除,空出位置继续布设止退钢板,为主驱动加固止退施工提供理论支持,从而确保对接过程中先行盾构机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进一步,通过对主驱动止退钢板平面尺寸的设计、焊缝范围的确定、一二阶段伸缩油缸后退力的确定、一二阶段止退钢板厚度、个数及间距的验算确定等,方案可供实际落地,适合于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470974.1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加固构造及加固体系受力计算方法,涉及盾构领域,盾构隧道管片间螺栓与纵向加固钢板共同作用使隧道结构受力更合理,从而减小环间张开量,减小隧道纵向变形,对不同直径盾构隧道均具有普适性。发明步骤:S1: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盾构隧道纵向管片影响范围,进而确定纵向加固钢板的长度;S2:根据螺栓线刚度及纵向加固钢板线刚度确定纵向加固钢板数量及纵向加固钢板宽度;S3:将纵向加固钢板与锚固钢板焊接固定;S4: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加固钢板及锚固钢板布置位置需与环间纵向螺栓相匹配;S5:盾构隧道纵向加固采用整环加固的方式,使整个环形断面刚度均匀分布,进而使隧道结构在环形断面上受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58517.2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创建稳固地层实现江底盾构对接的施工方法,涉及盾构领域,通过江中钢板桩围堰的方式对盾构对接区段回填泡沫混凝土进行盾构对接,为江底盾构平稳对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该施工方法取代了传统“注浆加冷冻”加固地层的方式,通过创建一种稳固地层,解决了对接地层高水压、自稳性差、高渗透性所带来的地层失稳等难题,通过取消冻结加固工艺,有效避免了冻胀融沉效应所带来的盾体和成型隧道变形和位移的现象,规避了冻结管路孔位开设对盾体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无需考虑冻胀力对盾体结构以及相邻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0974.1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加固构造及加固体系受力计算方法,涉及盾构领域,盾构隧道管片间螺栓与纵向加固钢板共同作用使隧道结构受力更合理,从而减小环间张开量,减小隧道纵向变形,对不同直径盾构隧道均具有普适性。发明步骤:S1: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盾构隧道纵向管片影响范围,进而确定纵向加固钢板的长度;S2:根据螺栓线刚度及纵向加固钢板线刚度确定纵向加固钢板数量及纵向加固钢板宽度;S3:将纵向加固钢板与锚固钢板焊接固定;S4: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加固钢板及锚固钢板布置位置需与环间纵向螺栓相匹配;S5:盾构隧道纵向加固采用整环加固的方式,使整个环形断面刚度均匀分布,进而使隧道结构在环形断面上受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68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186406.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斜井进正洞的垂直顶升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开挖斜井至正洞一定距离时,开挖矩形导洞;第二步:在正洞范围内的矩形导洞中搭建长方体支架;第三步:搭建拱形支架;之后的步骤中,一边挖掘一边通过两组千斤顶的循环换位顶升完成整个正洞部分拱顶的挖掘,同时形成对正洞拱顶的独立支撑。本发明的垂直顶升开挖法摒弃了导洞爬高等传统施工工艺,另辟蹊径,改主水平开挖为主竖直开挖,减少了临时支撑用量,避免了浪费;开挖后能够保留三岔口衔接段围岩区域,基本上避免了扩挖问题,也避免了大体量混凝土回填及复杂支护结构的大量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