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37363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铁路多目标智能综合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环境下泥石流、滑坡、崩塌三类典型地质灾害对于铁路线路危险性的量化计算模型,并将车线动力学引入线路优化,提出了铁路乘车舒适度量化评估模型,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线路工程费用、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线路乘车舒适度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解,并结合边界效益法和拥挤度算法构建粒子群的多目标迭代进化机制,得到铁路线路多目标综合优化解,即优选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能提升铁路线路设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7363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铁路多目标智能综合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环境下泥石流、滑坡、崩塌三类典型地质灾害对于铁路线路危险性的量化计算模型,并将车线动力学引入线路优化,提出了铁路乘车舒适度量化评估模型,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线路工程费用、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线路乘车舒适度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解,并结合边界效益法和拥挤度算法构建粒子群的多目标迭代进化机制,得到铁路线路多目标综合优化解,即优选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能提升铁路线路设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4719.0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阶段高速铁路线路舒适度评价方法,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原始数据及待测路线的线路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所述列车的牵引参数及振动基础参数;基于牵引力算法,根据所述牵引参数和所述线路数据得到所述列车的牵引仿真结果,所述牵引仿真结果用于描述列车的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牵引仿真结果、所述振动基础参数及所述线路数据,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程得到轨道加速度数据;根据所述轨道加速度数据和预设舒适度规则对待测路线进行舒适度评价,得到所述待测路线的舒适度评价结果;本发明有助于在设计阶段减轻后续改进和调整的负担,从而提高了线路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06362.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以铁路沿线场坪的长、宽、中心点坐标、标高、旋转角度为设计变量,以土石方工程量为目标函数,并考虑多种复杂耦合的三维空间约束,建立了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方法,用于计算上述模型的目标函数;最后,为求解上述模型,提出了基于“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的窗口移动法,即在研究区域寻找铁路沿线场坪的最优选址方案,提高了场坪选址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工程实践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57881.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具体如下:S1:预测铁路全线施工建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2:预测运营管理阶段铁路线路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S3:预测铁路养护维修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4:对步骤S1‑S3的预测的碳排放量结果求和,得到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针对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生成的线路方案,根据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推动铁路绿色低碳选线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7881.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具体如下:S1:预测铁路全线施工建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2:预测运营管理阶段铁路线路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S3:预测铁路养护维修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4:对步骤S1‑S3的预测的碳排放量结果求和,得到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针对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生成的线路方案,根据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推动铁路绿色低碳选线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5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356114.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线路网智能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研究区域,采集工程信息;S2将步骤S1所述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添加网格属性;S3基于步骤S1采集的信息,构建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线路网优化模型;S4求解施工干线,所述施工干线用于连接主要施工节点与既有道路网;S5基于步骤S4得到的施工干线路径,更新网格属性;S6基于步骤S5更新后的既有道路网,求解施工支线,所述施工支线用于连接次要施工节点与既有道路网;S7基于步骤S4得到的施工干线以及步骤S6得到的施工支线,最终得到最优施工通道线路网。本发明提高了设计效率及准确性,并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306362.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以铁路沿线场坪的长、宽、中心点坐标、标高、旋转角度为设计变量,以土石方工程量为目标函数,并考虑多种复杂耦合的三维空间约束,建立了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方法,用于计算上述模型的目标函数;最后,为求解上述模型,提出了基于“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的窗口移动法,即在研究区域寻找铁路沿线场坪的最优选址方案,提高了场坪选址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工程实践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