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57881.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具体如下:S1:预测铁路全线施工建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2:预测运营管理阶段铁路线路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S3:预测铁路养护维修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4:对步骤S1‑S3的预测的碳排放量结果求和,得到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针对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生成的线路方案,根据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推动铁路绿色低碳选线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5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356114.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线路网智能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研究区域,采集工程信息;S2将步骤S1所述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添加网格属性;S3基于步骤S1采集的信息,构建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线路网优化模型;S4求解施工干线,所述施工干线用于连接主要施工节点与既有道路网;S5基于步骤S4得到的施工干线路径,更新网格属性;S6基于步骤S5更新后的既有道路网,求解施工支线,所述施工支线用于连接次要施工节点与既有道路网;S7基于步骤S4得到的施工干线以及步骤S6得到的施工支线,最终得到最优施工通道线路网。本发明提高了设计效率及准确性,并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306362.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以铁路沿线场坪的长、宽、中心点坐标、标高、旋转角度为设计变量,以土石方工程量为目标函数,并考虑多种复杂耦合的三维空间约束,建立了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方法,用于计算上述模型的目标函数;最后,为求解上述模型,提出了基于“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的窗口移动法,即在研究区域寻找铁路沿线场坪的最优选址方案,提高了场坪选址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工程实践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79442.5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47 , G06F9/50 , G06N5/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广域空间铁路线路GPU并行智能搜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综合地理信息模型并初始化数据;S2、对网格进行层次划分;S3、在GPU中并行化进行网格扫描以更新距离图,寻找可行的线路路径;S4、判断距离图中的距离值是否改变,若改变则回到S3,否则输出最终的距离图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海量的网格进行层次划分,每个线程块区域内执行串行计算,所有线程块并行计算的方式,利用了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采用GPU计算和CPU控制的协同计算架构,实现了距离变换方法在广域选线空间与精细网格中的高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17936.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方法,包括:基于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优化模型;基于坡度变化率阈值法来完成测点几何归属的初始识别;基于直曲自适应方法重构一条初始纵断面线形;基于点线一致性对初始纵断面线形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终的重构纵断面线形。本发明方案考虑了测点几何归属识别、规范约束及禁区约束等问题,基于直曲自适应方法重构一条初始纵断面线形后再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重构纵断面线形,显著提高了复杂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设计的精度与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重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0866.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N5/02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智能选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知识图谱驱动的岩溶区铁路智能选线方法。根据铁路线路相关设计规范及岩溶区处置相关规范要求构建岩溶区选线知识图谱;基于岩溶区选线知识图谱构建风险‑成本双目标线路优化模型;基于知识图谱查询功能采用铁路智能选线算法生成某一研究区域的多个备选线路;基于风险‑成本双目标线路优化模型分别求取各备选线路的双目标解算结果;基于多准则锦标赛决策对各备选线路的双目标解算结果进行优选性排序,最优双目标解算结果对应的备选线路即为最终推荐线路。本发明能够考虑多维环境因素的影响、满足多重复杂耦合约束,并能平衡难以量化且相互冲突的多元评价目标,以获取高质量线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4143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7794.3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线三维场景的快速融合建模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构建不规则地形点云数据的自适应四叉树结构;构建自适应四叉树中各节点对应的地形瓦片模型;路线三维场景的融合建模。本发明通过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密度自适应建立四叉树结构,减少了划分地形过程中点集的遍历次数;通过预设凸包消除叶节点地形瓦片边缘裂缝,并使用基于折叠代价系数的动态边序列对地形瓦片模型合并简化,最小化简化过程中地理信息的丢失量;将三维地形三角网和路线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平面投影,简化了问题,构建路线模型的延伸边界,实现路线模型与地形三角网的无缝拼接,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地形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1792.4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的初始资料;根据初始资料提取决策变量;根据决策变量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函数;根据决策变量结合水动力模型确定排水效率目标函数;由规范确定约束条件;由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得到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将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初始化,生成初始种群;使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差分进化操作,快速生成备选方案集;使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方案进行迭代优化,输出全局最优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智能协同布设一套优良的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27812.8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重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局部强约束区段的线路重构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S1:导入初始平面方案;S2:进行约束检测并生成强约束区段;S3:对初始平面方案进行优化;S4:采用强约束的震荡迭代法对一次重构的平面方案分别进行点线一致和约束条件的检测。本发明依据测点坐标,利用动态阈值法和MADS算法生成较优的既有铁路平面线位重构初始方案,并提出一种线路违约量化评估模型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约束条件分别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衡量其违约情况。通过“先难后易”的拟合策略实现平面线形重构,最后提出强约束震荡迭代方法对线形参数进行优化,确保了局部优化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118798.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50/08 , G06Q50/26 , G06Q10/0637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基于铁路站场建筑设备构件的IFC信息得到铁路站场BIM模型;得到更新后的铁路站场BIM模型;获得铁路站场施工建造阶段的碳排放总量、铁路站场运营管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和铁路站场养护维修阶段的碳排放总量;获取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该方法通过使用BIM软件对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排放计算,可以在其设计阶段就考虑低碳减排,选择低碳材料、优化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降低铁路站场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