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18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60678.8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4G11/02 , E04G9/08 , E04G17/00 , E04G17/16 , E04G17/0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伸缩墙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模板系统、支撑系统、滑动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组合墙板模板、外侧模,组合墙板模板包括沿跨度向大小相等的两块顶模、位于两顶模侧端下方的两个内侧模,两顶模拼接处、顶模与内侧模之间分别可伸缩连接,外侧模位于内侧模外侧,并与内侧模对拉连接;内侧模的模板上设有滑动系统,内侧模与顶模之间设有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一端与顶模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系统连接,使顶模可通过支撑系统、滑动系统沿内侧模上下滑动,实现顶模之间及顶模与内模板的伸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墙、板模板可快速伸缩和展开,实现了墙、板的协同浇筑。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43866.8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寿命分析方法,包括: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气力输送模型,对待分析管道进行气固作用力求解,获得固相求解结果;根据固相求解结果,通过磨损模型计算获得待分析管道的磨损深度;根据固相求解结果,通过相对磨损模型计算获得物料颗粒与待分析管道间的累积接触能;根据累积接触能,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获得待分析管道的疲劳损伤变量;根据磨损深度及疲劳损伤变量对待分析管道进行磨损寿命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本发明考虑了疲劳损伤的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寿命预测分析,提升了管道寿命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36066.2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折叠单侧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可折叠单侧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可折叠模板支撑系统;每个可折叠模板支撑系统均包括移动系统、折叠模板系统、折叠支撑系统和对接系统,折叠模板系统展开后支撑在移动系统一侧,折叠支撑系统安装在移动系统上表面以及折叠模板系统背面,折叠支撑系统展开后支撑在折叠模板系统背面与移动系统上表面之间,对接系统设置在折叠模板系统背面的两侧,用于与相邻的可折叠模板支撑系统连接。本发明为整体预制构件,避免现场拼装,节省工期,且在非工作时为折叠状态,体积小,方便运输;在施工时极大的简化施工流程,节省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35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273459.8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4G9/10 , B28B23/02 , B28B7/00 , B28B7/38 , B28B1/04 , B28B11/24 , E04G11/08 , E04G17/00 , E04G17/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清水混凝土施工用的钢‑混组合大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钢‑混组合大模板以及大模板的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钢‑混组合大模板清水混凝土施工用钢‑混组合大模板,包括钢面板、轻质混凝土面板、固定钢筋、抛撑、锚固件,若干固定钢筋成列垂直焊接在钢面板内侧壁上,轻质混凝土面板设于钢面板内侧壁并与固定钢筋凝固在一起,轻质混凝土面板外侧壁分别通过抛撑和锚固件固定。本发明通过使用轻质混凝土面板代替全钢模板的背楞,有效减少模板质量,降低模板制作成本,另外,轻质混凝土面板作为钢面板的主要传力结构,将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向压力均匀分配,并且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刚度大的优点,显著提高模板体系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54491.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E04G11/02 , E04G11/08 , E04G9/06 , E04G17/00 , E04G17/04 , E04G17/14 , E04G19/00 , E04B2/84 , E04B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有建筑间新建结构墙板一体化成形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固定在既有建筑竖直方向上方的提升系统、固定在既有建筑竖向结构侧部的导升系统、钢模板系统、对向支撑系统,所述提升系统、所述导升系统分别与所述对向支撑系统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对向支撑系统竖向提升;所述钢模板系统包括墙模板和板模板,所述墙模板和所述板模板均与所述对向支撑系统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板模板和所述钢模板可同步浇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对向支撑架,实现了墙板的同步施工;避免了传统对拉式模板支撑的后期嵌补的工作量;整个系统轻便高效,施工进度快,节省了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73459.8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4G9/10 , B28B23/02 , B28B7/00 , B28B7/38 , B28B1/04 , B28B11/24 , E04G11/08 , E04G17/00 , E04G17/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清水混凝土施工用的钢‑混组合大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钢‑混组合大模板以及大模板的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钢‑混组合大模板清水混凝土施工用钢‑混组合大模板,包括钢面板、轻质混凝土面板、固定钢筋、抛撑、锚固件,若干固定钢筋成列垂直焊接在钢面板内侧壁上,轻质混凝土面板设于钢面板内侧壁并与固定钢筋凝固在一起,轻质混凝土面板外侧壁分别通过抛撑和锚固件固定。本发明通过使用轻质混凝土面板代替全钢模板的背楞,有效减少模板质量,降低模板制作成本,另外,轻质混凝土面板作为钢面板的主要传力结构,将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向压力均匀分配,并且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刚度大的优点,显著提高模板体系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826101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1255580.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轻质可折叠钢‑木模板组合支架体系,包括:三组可折叠钢‑木组合模板体系,包括若干空心钢模具,若干空心钢模具两侧通过可折叠卡扣连接;可折叠钢管支架体系,包括若干立杆,立杆之间连接有撑杆,立杆下部与撑杆之间通过滑动扣件连接,立杆上部与撑杆和两侧的空心钢模具之间分别通过固定扣件连接,立杆与顶部的空心钢模具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立杆底部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重量大幅降低,能够很好的实现在狭小作业面内的倒运及垂直运输;并且,可折叠模板体系安拆方便,整体稳定性好,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拼缝的出现,对施工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0167474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255566.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移动折叠楼板模板支架,包括:立杆组件,立杆组件包括若干方钢管立杆,方钢管立杆顶部安装有杆顶端头组件,方钢管立杆中部穿设有杆身活动端头组件,方钢管立杆和伸缩组件通过杆顶端头组件和杆身活动端头组件连接,方钢管立杆底部连接有杆底固定件;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两个交叉的转动杆,转动杆设于相邻两个方钢管立杆之间,两个转动杆通过转动杆销轴转动连接,转动杆两端均设有端头销轴孔;铝合金面板,铝合金面板安装于立杆组件顶部。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可移动、周转速度快,模板支架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高,可以实现楼板模板支架的快速搭设和快速拆除,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同时,提高了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826097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1255553.2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外墙模板与脚手架一体化新型钢模具,包括钢面板,钢面板一侧连接有若干钢立杆和若干纵向钢水平杆,钢立杆和纵向钢水平杆垂直连接,钢立杆和纵向钢水平杆的连接处连接有横向钢水平杆,钢面板两端均连接有三角桁架,钢立杆底部连接有预埋件,钢立杆和预埋件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对拉螺杆和后续孔洞封堵、结构找平、抹灰等工序,现浇混凝土构建全部达到清水混凝土程度,提升了建筑质量和建造精度;拥有更高的刚度、强度、耐久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对建筑新型钢模具体系进行模块化和模数化设计,实现低碳环保和绿色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221957187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23303863.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折叠模板系统,包括复合面板、折叠装置,复合面板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复合面板包括钢质承力板、位于钢质承力板两侧并夹设在钢质承力板中间的木质缓冲传力层,木质缓冲传力层端面内设有用于连接折叠装置的嵌入槽;折叠装置包括关联中心轴、模板传动轴、承力板、应力分配框,关联中心轴两侧对称设有承力板,承力板一侧与关联中心轴转动连接,另一侧与模板传动轴转动相连,模板传动轴的另一侧通过嵌入块与应力分配框连接,应力分配框、嵌入块与嵌入槽结构匹配,并插入嵌入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实现模板稳定的翻合固定,还能在长时间的运输周转中减小冲击磨损。
-
-
-
-
-
-
-
-
-